中国茶道

朱海燕

目录

  • 1 茶道概述
    • 1.1 周知识介绍
    • 1.2 茶的本质
    • 1.3 茶道的内涵
    • 1.4 中日茶道的异同
    • 1.5 拓展资料:【茶艺•茶道•茶文化】
    • 1.6 第一章习题
  • 2 茶道之源
    • 2.1 周知识介绍
    • 2.2 茶道萌芽
    • 2.3 茶道出世
    • 2.4 茶道大行
    • 2.5 茶道衍变
    • 2.6 拓展资料:【中国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 2.7 第二章习题
  • 3 茶叶品质
    • 3.1 周知识介绍
    • 3.2 认识六大茶类
    • 3.3 茶叶选购技巧
    • 3.4 茶叶贮藏保管
    • 3.5 拓展资料:【名茶鉴赏】
    • 3.6 第三章习题
  • 4 茶道实践
    • 4.1 周知识介绍
    • 4.2 茶器选配
    • 4.3 用水讲究
    • 4.4 茶道礼仪
    • 4.5 拓展资料:【紫砂壶选购与养护】
    • 4.6 第四章习题
  • 5 茶道技术
    • 5.1 周知识介绍
    • 5.2 绿茶冲泡技术
    • 5.3 红茶冲泡技术
    • 5.4 乌龙茶冲泡技术
    • 5.5 黑茶烹饮技术
    • 5.6 黄茶与白茶冲泡技术
    • 5.7 拓展资料: 【调饮茶冲泡技术】
    • 5.8 第五章习题
  • 6 茶道与中国传统文化
    • 6.1 周知识介绍
    • 6.2 儒家“中庸和谐”与茶道
    • 6.3 道家“天人合一”与茶道
    • 6.4 释家“茶禅一味”与茶道
    • 6.5 拓展资料:【茶道的核心思想——“和”】
    • 6.6 第六章习题
  • 7 茶道与文学艺术
    • 7.1 周知识介绍
    • 7.2 茶诗《七碗茶歌》
    • 7.3 茶词《品令•咏茶》
    • 7.4 茶画《事茗图》
    • 7.5 《红楼梦》与茶道
    • 7.6 拓展资料:【丰子恺茶画赏析】
    • 7.7 第七章习题
  • 8 茶道与健康生活
    • 8.1 周知识介绍
    • 8.2 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
    • 8.3 茶与人体健康
    • 8.4 科学饮茶常识
    • 8.5 拓展资料:【多元化的茶产品开发】
    • 8.6 第八章习题
  • 9 阅读
    • 9.1 阅读
  • 10 问卷调查
    • 10.1 问卷调查
儒家“中庸和谐”与茶道




克己复礼是孔子一生的追求,礼乐文化更是儒家文化最重要的特点,礼就是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则包括音乐和舞蹈。礼乐的起源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同步的。

中 华“礼乐文化”的形成背景,是以天地自然的和谐代表着“乐”的精神,天地自然的秩序代表着“礼”的精神。当“和谐”(乐的精神)“有序”(礼的精神),则 天下太平。从人类的历史文明的发展来说,不是一开始就是“礼乐”并重,或礼重于乐;而是先有“乐”,随着礼仪的不断建立与规范,逐渐发展为“礼乐”并重。 人民所熟知的礼就是周礼,是周公制定的。

陆 羽在茶经中创建了符合潮流的品茶礼仪规范。明确了儒家文化在茶道中的主道地位。强调“德”是礼的灵魂。“敬”是礼的基础。明确“茶性俭,行俭德之人”的茶 道本质。以此追求“中和”的最高理想境界,陆羽倡导的“和谐”茶道精神。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思想。因此传承有序。生生不息,千百年来。演绎了无数 精彩华章。

 接下来我们就茶道的“中和”展开讨论:

朱熹《中庸章句》曾这样注解:“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就是“和”,此“和”在中国人心中即“天下之大道”。

“和”指不同事物或对立事物的和谐统一,它涉及世间万物,也涉及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又扩展到极为广泛的文化范畴,其内涵极为丰富。陆羽在创立茶道时,就将“和谐”思想深深灌注。

在 继后不胜列举的茶文化著述中彼彼皆是对“和谐”思想的推崇:宋代宋子安《冬溪试茶录·序》:“疑山川至灵之卉,天地始和之气”,郭祥正《谢君仪寄新茶》: “北苑藏和气,生成绝品茶。岂宜分旅馆,只合在仙家。点处成云蕊,看时变雪花。琳琅得新句,又胜玉川夸”。北宋文人晁补《次韵苏翰林五日扬州古塔寺烹 茶》:“中和似此茗,受水不易节。”。

纵 观古今茶事活动,无不都是围绕“和谐”意境的营造而进行的,煮水时讲究“水火相济味最美”的融和之美;投茶时表现为“执权投茶量适中”的中和之美;泡茶时 体现“不急不缓调太和”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时表现为“奉茶有礼尊长者”的明礼之伦;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的谦和之礼;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 方面表现为“返朴归真去虚华”的俭德之行。

天与人、人与人、人与境、茶与水、茶与具、水与火,以及情与理,各种关系相互之间的协调融和是茶事活动的最高审美追求,在中国的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


  

儒 家以高度的入世精神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饮茶,以茶修身,以茶励志,以茶品味人生,使茶成为“修齐治平”的人格与道德修养方式。茶是一种中正平和之物,品茶 能平和人的心情,茶的审美境界能消除人的烦恼,因而人们将茶视为“玉骨冰肌”的佳人,“苦口森严”的大丈夫、“坚贞高洁”的“茶君子”,人们在茶事活动 中,修炼品格,以达到“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

茶与君子何以相提并论?

这是因为,首先,茶性无邪,这就决定了茶的“君子性”,其形貌风范为人景仰。茶出自山川,长于山野,天然自成,从采摘到烘焙到烹煮取饮均须十分洁净,韦应物赞茶:“洁性不可污”。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更是一言中的:“君子爱茶,因为茶性无邪”。

其 次,茶有清心清神,祛病健身之功,对人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弊,故茶自古有君子之誉。苏东坡《叶嘉传》称茶“风味恬淡,清白可爱。”可为主“粉身碎骨”。欧阳 修《双井茶》:“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色香味”将茶喻为“坚定不移”的君子,人之“常德” 就要像建溪龙凤团茶那样, 经得起时间考验, 不会改变高雅的品质与气质。欧阳修借茶的品性之洁, 表明人类的高尚情操,真可谓用心良苦。杨万里直言君子如茶:“故人气味茶样清”,乾隆论茶,特别赞许茶所蕴涵着的君子风度和人格之美。其《虎跑泉》诗云: “溯润寻源忽得泉,淡如君子洁如仙。余杭第一传佳品,便拾松枝烹雨前”。茶性之清苦、淡泊、洁静、高雅,可谓“淡如君子洁如仙”者,正是中国人共同追求的 一种理想完美人格。

因此,茶被人们当成“君子”品性的参照物,茶事活动成为自我反省、陶冶心志、修炼品性和完善人格的过程。

如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仙山灵草温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此 诗借以“壑源茶”为本体,塑造了茶佳人形象:外表脱俗清丽,更为重要的是心灵的纯洁、情操的高尚,胸襟的宽广和气度的脱俗。而佳人又何尝不是作者对自己人 格的诉求呢?因此,诗人有感而发,吐出肺腑之赞“从来佳茗似佳人”,此时诗人和茶成为了精神上互相沟通的生命体,得到心灵的洗涤。

明 代朱权在《茶谱》序中说:“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 矣。”唐人裴汶所言“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力致和”。宋徽宗《大观茶论》说,茶因禀有山川之灵气,因而能“袪襟涤滞,导清致和”。都是言明饮 茶饮茶可以使人清醒,可以怡神,可以修身,可以修德。可见,高雅、深邃、清心、宁神的饮茶过程就是一个精神调节和自我修养过程,让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在 潜移默化中陶冶自已的情操,达到伦理道德的修养。

儒 家认为:要达到中庸和谐,礼的作用不可忽视。孔子就说过:“礼之用,和为贵。”礼是中国古代调整人际关系的根本和行为规范,是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礼包括 两个方面的:一是对自身的追求;二是如何对待别人。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礼的精神自律与待人,整个社会就会处于非常和谐融洽的状态。由于儒家的重视和提倡, 中国人特别看重礼,言行举止都希望并力图讲礼,合礼。人们总是自觉地以礼来要求或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体现其礼仪教化,力图 通过礼,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礼所追求的是和谐,而茶的属性所能产生的效果就是和谐,因而讲究“礼”便成了中国茶道的一个重要内容。

客 来敬茶,自古以来是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礼俗。晋代王蒙的“茶汤敬客”、陆纳的“茶果待客”、桓温的“茶果宴客”,等都说明了“客来敬茶”的由来已久。自唐 中后期以来,饮茶礼俗逐渐渗透到中华大地各阶层、各民族的各个生活领域。中国人因茶相交,以茶相敬,通过茶饮这一媒介交朋结友,对于增强团体的合作精神与 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寻常百姓家,以茶礼示恭敬之心;宫廷中,以茶礼顺君臣之序;婚嫁中,以茶礼寓坚贞之情;祭祀中,以茶礼表虔诚之 意……各种饮茶礼仪,无一不折射出其“和乐”文化的价值与内涵。

当然,最为普及和常见的还是日常的以茶待客,宋代杜耒的《寒夜》极有代表性: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作 者以清新淡雅的笔调勾画了一幅以茶待客的场景:客人来了,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客人呢?能在这寒冷的夜晚能登门拜访的客人,一定是与主人有共同雅兴,情谊致深 的好友,所以能与主人寒夜煮茗,围炉清谈,不在乎有酒没酒。这不正说明,“美酒千杯难成知已,清茶一盏也能醉人。”的那份清香隽永的君子情谊吗?

最妙的是,主客夜间在火炉前,火炉炭火刚红,壶中热水滚滚,明月照在窗前,窗外透进了阵阵寒梅的清香,这日日所见的月色也较平常不一样了,是因为有宛如梅花一样高洁的朋友到来,此刻,知已、梅花、明月、清茶,营造了一种与平常大不一样的温馨气氛,一切是如此“和谐”。

此 外,中国人强调真心知已的往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其中所说的“水”就是“茶水”。“君子之交淡如水”诠释的是朋友之间的友谊是一种相互的信任和生活所 带来的平淡后的宁静与幸福,“淡”是生活的味道,也是时间验证的朋友味道;最主要的是“淡”如茶水,而不是汹涌的波涛,真正的朋友之间不一定是风起云涌, 更需要的是能够和气、平安、健康、快乐、珍惜、信任、象茶水一样“苦而回甘,淡而隽永”的友谊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