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导言
    • 1.1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
  • 2 第一单元 习礼仪,讲文明
    • 2.1 第一课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 2.2 第二课 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 3 第二单元 知荣辱,有道德
    • 3.1 第三课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 3.2 第四课 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 3.3 第五课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 4 第三单元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 4.1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 4.2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 4.3 第八课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 5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 5.1 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 5.2 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 6 第五单元 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 6.1 第十一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 6.2 第十二课  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正式课本自拍版: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体活动,而有集体活动就需要有纪律约束。



纪律和自由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自由离不开严明的纪律。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下的自由,纪律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没有这种强制性,自由也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纪律是对自由的保障。真正的自由是在纪律许可范围内行使权利的自由,纪律只是约束违反纪律的人和行为,只要不违反纪律,每个人都会获得充分的自由。

纪律保证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

纪律是维护我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在社会生活中,每个单位或集体都需要制定各自的纪律规则,时所属成员提出要求,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工作取得更好的效益。就整个社会来说,也需要用各种纪律约束每一个人的行为,协调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建立各种正常的秩序,使人们能顺利地生产、学习、工作和学习。

学校生活必须有纪律。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制定的有关《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管理规定》等都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纪律规则。遵守学校纪律是维护正常的教学和校园秩序的重要保证。 


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与纪律等行为规则相比,法律具有四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通约束力;四是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法律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依法行为,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无论是在家庭、学校生活中,还是在社会生话中,法律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国现行的法律数量很多,内容广泛,涉及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规定人们应该享有什么权利、履行什么义务,使人们明确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从而对人们的行为起到规范的作用。


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体现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具。 

2014年8月香港演员房祖名、台湾演员柯震东等人在北京一洗浴中心吸食大麻被北京警方查获 ,遭行政居留14天 。

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则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倘若没有纪律和法律的规范,各项秩序就无从保证,人们生存、发展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

遵纪守法是具体的,必须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从细处着眼,防微杜渐;遵纪守法又是长期的,要持之以恒,贯穿始终;遵纪守法还是自觉的,要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

守纪的人,应该是一个值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人。守纪离不开平时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的长期学习和锻炼。



二、维护杜会主义法制尊严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做到:


第一,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二,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第四,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司法制度,确保司法公正。

第五,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完善监督制约体系。

第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总之,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

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

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包括:

第一,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二,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任何公民都要给予平等对待,从而保证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已经载人我国宪法之中。

在我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奠定基础,可以为我国公民同特权现象作斗争提供法律武器,可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和尊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包括中职学生在内的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

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

从国家角度来说,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既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索。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应当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第一,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一个人只有掌握法律知识,才会增强维护法律权威的自觉性。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第二,积极宣传法律知识。使人们了解、熟悉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良好风尚。

第三,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违法犯罪行为既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也是对法律权威的蔑视。斗争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事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包括事中和事后制止、捡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