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导言
    • 1.1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
  • 2 第一单元 习礼仪,讲文明
    • 2.1 第一课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 2.2 第二课 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 3 第二单元 知荣辱,有道德
    • 3.1 第三课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 3.2 第四课 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 3.3 第五课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 4 第三单元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 4.1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 4.2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 4.3 第八课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 5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 5.1 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 5.2 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 6 第五单元 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 6.1 第十一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 6.2 第十二课  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
第一课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正确认识自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就要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自己,不能盲目地自我欣赏。只有在客观分析自己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评价,才能使自我得到良好的发展。

认识自我是人生的起点,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了解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做出符合自己实际的人生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人生发展道路,做自己人生的主人。一个人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程度高低,决定着他适应社会能力的强弱。

做自尊自信的人

小明上课时很怕站起来回答问题。很多时候他知道答案,但又怕自己回答不好,因而不敢举手,有时候老师指定他来回答,他会显得犹豫、畏缩。要是回答得不够准确,他会灰心、自责,暗暗地想:“看来我真的不行”。即使答对了,他心里也会不踏实,觉得自己是侥幸,愧于接受老师的好评。小明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太强了,使自己不敢表现自己。

彼得.丹尼尔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常遭到班主任菲利普太太的责骂:“你功课不好,脑袋不行,将来别想有什么出息!”彼得到26岁时还大字不识几个。有一次,一个朋友念了一篇《思考能致富》的文章给他听,彼得深受震动,从此发愤图强,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后来,他事业有成,买下了他当年打架闹事的街道,并且出了一本书,名叫《菲利普太太,你错了》。


自尊自信是正确认识自己的结果。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在接受自己、相信自己的基础上尊重自己的独特存在及尊重自己价值的一种积极心态。

5d171c8346c86008bbc08a618f90ff5a.png


提示:

环境因素(来自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家庭气氛、父母的教育方式等);

        个人的身心特征、学习成绩;
 
        人际关系、自我认识、个人对成败的归因方式等等。


珍惜人格尊严,努力塑造健康人格

问题:金晶的哪些人格魅力感动了我们?我们应该如何珍惜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5d171c8346c86008bbc08a618f90ff5a.png


提示:维护国家尊严、人格尊严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通常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人格魅力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高尚的人格是国格的支柱,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要想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我们中职学生就要值得:自己是人生的主人,是践行道德和遵守法律的主体。珍惜自己的人格相尊严,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自觉按照道德、纪律和法律的要求去做。


二、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

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个人礼仪主要表现在—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按物等方面,这是—个人的精神面貌、内在品质、文化素养、风度魅力的外在表现。


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装饰物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

在仪容仪表方面要注意干净、整洁,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言谈方面,要做到礼貌、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提倡使用敬语。服装服饰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讲究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这也是一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个人礼仪修养应按照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求,以提升个人品格修养、文化素养为基础。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

个人礼仪修养具有完善人格、调节道德修养行为的意义,遵守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不仅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而且有助于增进人际交往,传递信息,营造和谐友善的气氛。

遵守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整个国家和全民族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

5d171c8346c86008bbc08a618f90ff5a.png

结合上述事例,谈谈你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的理解。

提示:尊敬他人、关心他人


个人礼仪重在养成


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更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加强自律就是要学会克己、慎行、表里如一。

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懂得自尊自爱。一个人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算重。自爱,就是要接纳自己的优点,从而增添自信,进—步发展自己;自爱也意味着正视自己的缺点,有自知之明,时刻注意扬长避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发展自我。

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适度,即恰如其分,合乎规范,不忸怩局促,不夸张唐突。得体,即注意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把握分寸,讲究技巧,恰到好处地表情达意、为人处世。

正确站姿的要点是:头正、腰直、肩乎、挺胸、收胶。正确坐姿的要点是:安详、雅致、大方、得体。正确行姿的要点是:两肩平稳,双留前后自然摆动,上身挺直,收腹立腰,重心稍前倾。





场景一:当你在学校食堂打饭时,人非常多。你该怎样做呢?

场景二:如果你在公交车上不小心踩到了其他乘客的脚。你该怎么办?

场景三:当家里来了客人,你怎样招待他?

三、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寓言故事

风总要和太阳争执谁的力量大。风说:我可以证明我的力量是巨大的。你看,地下正走着一位身披大衣的老者,我能比你更快速地将他的大衣脱掉。于是,太阳躲进乌云里,风使出它所有的威力狂吹,但是,风吹得越大,那老者越将他的大衣牢牢抓住。最后,等到风筋疲力尽停下来时,太阳从云彩里钻了出来,对那位老者投去和气的微笑。不久,那位老者便用手将他前额的汗水拭去,并轻轻脱掉身上的大衣。太阳对风亲切地说:“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

问题思考:上述这段寓言给我们的人际交往带来什么启示?


提示:在人际交往中,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

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交往礼仪是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在我们的社会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集体主义为指导的相互服务的关系、竞争合作的关系、团结和谐的关系。

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平等互尊、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利互助。

校园礼仪有其特定的对象,主要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与学校工作人员之间的我礼仪。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友爱,学生对师长要有礼貌,衣着打扮要符合学生身份,在图书馆、食堂、宿舍等校园公共场所要遵守纪律等都是校园礼仪的要求。

家庭礼仪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用以沟通思想、增进情感而逐渐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和礼节。在家里,子女要对父母等长辈恭敬孝顺,勤问候,主动照料他们的饮食起居等,家庭所有成员之间都要互相尊重、关心和体贴。

公共场所是为大众提供服务的地方,如公园、影剧院、图书馆、商店、街道、会场等。在公共场所讲文明以,应该做到:举止大方、仪态优雅,爱护环境、注重卫生,礼貌待人、尊老爱幼,遵守公德、维护法纪。

5d171c8346c86008bbc08a618f90ff5a.png

eacd0c181afc1ede18eda90bddd9c52a.jpg

结合上述事例,谈谈对“交往礼仪重亲和”的理解。

提示:亲和能有效增进人与人的感情

交往礼仪重亲和

交往礼仪的核心是移重和友好。遵守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既是提高个人道德素质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交往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优良品德的外在表现,具有重要的亲和作用,遵守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可以拉近与交往对象的距离,取得对方的理解,以利于沟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交往礼仪,反映社会风貌和公民文明程度。遵守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提倡文明的社会风气,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讲文明、有礼貌、懂礼仪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交往礼仪表面看反映的是人际交往的方式和行为,但它却代表了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如果这种道德力量能够潜移默化地体现在全体公民身上,就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遵守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可以展示我国人民讲文明、讲礼貌、热情大方、自尊自强的良好指神面貌,有利于增进国际交往。


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首先要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作为中职学生来说,要着重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在日常交往中,我们文明的言谈举止,会使他人乐于接近;粗俗的言谈举止,会使他人疏而远之。一声亲切的称呼、一句得体的问候、一次善意的交谈等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会影响我们的交往活动。许多同学往往会因为一些不合乎礼仪规范的处世态度、习惯动作、口头掸,而使自己处于尴尬或被动的局面。

平等相待,尊重他人。在人际交往中,要真诚诗人,与人为善,要允许他人有独立进行自我判断和个人行动的自由,要容纳不同的观点、看法和行为,做到求同存异。要善解人意,为他人着想。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相互间的尊重。

顾全大局,求得和谐。人际交往,贵在和谐。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他人正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集体利益为重,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顾全大局,团结友善,和谐相处。

如果判断是非的能力、自我控制力不强,对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难以抵制,就根本谈不上践行交往礼仪。中职学生要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增强自我控制力,逐步克服一些影响成长的不良习惯。

中职生之间的交往礼仪

一、见面礼仪  学生见到老师或同学要面带笑容,问候几句,或者招呼致意等。通过见面礼仪,传递师生情谊,同学友谊。这也是与老师、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的第一步。

二、拜访礼仪  拿拜访老师举例,学生拜访老师,要注意礼节。1、选好时机,要预约;2、守时;3、得到允许后才能进入办公室或寝室;4、衣着整洁,用语合理;5、举止稳重;6、要体谅老师。

三、交谈礼仪  首先是与老师的交谈,学生向老师反映情况或找老师交谈,除了用嘴说话以外,还要善用眼神,传达思想感情。在交谈过程中,用目光注视老师是一种最起码的礼仪要求,目光随着谈话内容的发展而变化,这是交谈礼仪的延伸。交谈时要注意保持谦虚,三思而后语,听老师谈话时,一定要认真聆听,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当然,与同学交谈也应尊重对方,等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言。

四、拒绝礼仪  老师或同学提出的要求学生要尽力做到,实在不能做到时,要有勇气适时说“不”,不能一概承诺而“言而无信”。那么学生应怎样拒绝呢?1、要道明原委。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一定要寻求别人的理解,要实事求是,真心诚意地讲出拒绝的理由。2、要委婉拒绝。拒绝时,首先要尊重对方,说话要适当、得体,使用一些敬语,让他人能理解、接受。

五、电话礼仪  中职生在使用电话方面应注意如下几点:1、爱护电信设施;2、铃声一响,要尽快接话;3、接通电话,莫忘客套,要首先说“你好!”;4、控制音量,勿扰他人;5、对方找人,要热情接待。 5、自己打电话给长辈的,要先称呼对方。

六、服饰礼仪  中职生的服饰要符合学生的身份,要穿着得体。不要穿奇装异服,不穿太露太短的衣裤,这会使人产生距离感;公众场所不要穿拖鞋;不涂抹口红、画眉、染指甲、染头发,不留长发。

七、书信礼仪   主要指学生在与老师不能直接面谈时要采用书信方式,特别是当老师不在而又要告之老师情况时要留书信;书写要合常规,不乱写乱画;反映的情况要真实,不弄虚作假在

八、与异性同学交往礼仪  可以大方和异性同学交朋友,探讨学习。因为走入社会后是会碰到很多与异性相处的情况,一味的回避是无法积累到经验的,但要注意不要逾越学校规定的界限。

九、与家长一起去亲戚家拜访或参加聚会时   在这个时候多数同学会感到全是成年人,自己根本没什么话题好聊,或者无法融入大人们的社交方式。这个情况是很正常的,如果没有什么话题,你只要做到礼貌就可以了。见面时对认识的长辈主动招呼,不认识的在家长介绍后打招呼,别人有和你说话时要礼貌回复,离开时记得说再见。很简单的!

十、进出大门或电梯时  尊者(或长者)先行;吃饭落座,面对大门的位置是尊者(或长者)坐,右和中都为尊。

十一、家中来客礼仪  如果家长在家,可出来跟客人打个招呼后回自己房间;如果家长没在,主动请客人坐,倒水以示礼貌。(不认识的人可不用请进屋)可给家长打电话确认。

礼仪是人际沟通中润滑剂,它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愉快合作的良好气氛,使沟通得以顺利进行。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要重视学习人际交往中的礼仪,并在生活中不断加以实践。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中职生之间的交往

人际交往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培养和提高。

1、学习微笑。微笑是人际交往中一份永恒的介绍信。笑容是善意的象征,它可以使自己和对方明朗活跃起来,对对方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反之,脸色忧郁,刻板阴沉,别人会退避三舍。因而,在交往过程中,面带微笑,态度和蔼,语气缓和是十分重要的技能。

 2、学习倾听。学会做个能耐心且善于倾听别人诉说的听众,对交往来说很重要。在交往中,有些同学往往不注意“倾听”,对对方的话不耐心听,从头到尾只说自己的事情,随意打断并插入自己的意见,夸夸其谈,自我陶醉,很明显,这样的行为,这样的同学是难以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的。

 3、学习赞美。任何人都希望他人的认同和赞赏,从而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赞美的话语最能激起别人的自尊心,这也是每个人都追求的,因而在交往中宜多注意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势,给予真诚的称赞与肯定,从而激发释放与你交往的热诚,获得别人的好感。当然,赞美也得注意方式方法,以免弄巧成拙,特别要防止虚伪的谄媚之辞

4、找到与别人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兴趣是成为朋友的开始。

5、在别人生日或者一些特殊的日子发条短信或者别的方式表示祝贺。

6、多跟别人帮一些小忙。要明白一个道理,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有一天你碰到困难时,才发现自己储存了这么多的人情。

7、要慢慢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再象小学生一样只跟自己喜欢的人交朋友,不喜欢的人就话都不讲,这是很幼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