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产科学

沈留红

目录

  • 1 兽医产科学说课和课程实录
    • 1.1 新农科背景下兽医产科学智慧教学改革
    • 1.2 完整的一节课堂实录
    • 1.3 2023年说课
    • 1.4 2023年实录
  • 2 第一章  绪论+课程安排(1学时)
    • 2.1 1.1 兽医产科学的基本含义
    • 2.2 1.2 产科学研究内容
    • 2.3 1.3 兽医产科学进展
    • 2.4 1.4 如何学好兽医产科学
  • 3 第二章 动物生殖激素(2学时)
    • 3.1 2.1 生殖激素概述
    • 3.2 2.2 生殖激素的基本作用特点
    • 3.3 2.3 生殖激素的分类
    • 3.4 2.4 生殖激素的运转
    • 3.5 2.5 各种生殖激素的生理作用
    • 3.6 2.6 各种生殖激素的临床应用
    • 3.7 2.7生殖激素的作用原理
  • 4 第三章 发情与配种(2学时)
    • 4.1 3.1 生殖功能的发展阶段和发情周期
      • 4.1.1 3.1.1 初情期(Puberty)、性成熟(Sexual maturity) 和配种年龄或初配年龄 (Breeding age)、绝情期 (Menupanse)
      • 4.1.2 3.1.2发情周期及其表现 ( Oestrous cycle)
      • 4.1.3 3.1.3 发情周期的分期
    • 4.2 3.2 母畜的异常发情
    • 4.3 3.3 发情控制
    • 4.4 3.4 各种母畜发情的特点及发情鉴定
    • 4.5 3.5 发情周期的调节
    • 4.6 3.6 动物发情诊断方法
  • 5 第四章 受精(2学时)
    • 5.1 4.1 精子的发生及精液的理化性状
    • 5.2 4.2 精子的发生和形成、精子的形态和结构
    • 5.3 4.3 精子的活动力(活动型式、精子运动的特性)
    • 5.4 4.4 精子发生的调控
    • 5.5 4.5 精子的代谢活动(糖酵解、呼吸作用、蛋白质代谢)
    • 5.6 4.6 外界条件对精子存活的影响
    • 5.7 4.7 精液生理
    • 5.8 4.8 配子的运行
    • 5.9 4.9 受精过程
    • 5.10 4.10 原核发育和融合
    • 5.11 4.11 卵的激活
    • 5.12 4.12 异常受精
  • 6 第五章 妊娠(2学时)
    • 6.1 5.1 妊娠期及胎儿数目
    • 6.2 5.2 妊娠识别
    • 6.3 5.3 妊娠时母体的变化
    • 6.4 5.4 妊娠诊断(意义和方法)
  • 7 第六章 分娩(Parturition)(2学时)
    • 7.1 6.1 启动分娩的因素
    • 7.2 6.2 决定分娩过程的因素
    • 7.3 6.3 分娩的预兆和过程
    • 7.4 6.4 分娩过程
    • 7.5 6.5 诱导分娩和接产
    • 7.6 6.6 接产
    • 7.7 6.7 难产的处理原则
    • 7.8 6.8 假死胎儿的急救
    • 7.9 6.9 产后期
    • 7.10 6.10 围产期的管理
  • 8 第七章 妊娠期疾病(5学时)
    • 8.1 7.1 流产
    • 8.2 7.2 胎水过多
    • 8.3 7.3 孕畜截瘫
    • 8.4 7.4 孕畜浮肿
    • 8.5 7.5 阴道脱出
    • 8.6 7.6 绵羊妊娠毒血症
  • 9 第八章 分娩期疾病(5学时)
    • 9.1 8.1 产道及子宫损伤(Trauma of The Birth Canal and Uterus)
    • 9.2 8.2 阴道及阴门损伤
    • 9.3 8.3 子宫颈损伤
    • 9.4 8.4 子宫破裂
    • 9.5 8.5 胎衣不下(Retention of Placenta,中医叫胎衣停滞)
    • 9.6 8.6 子宫内翻及脱出(Inversion and Prolapse of the Uterus)
    • 9.7 8.7 子宫复旧不全或子宫弛缓(Uuerine inertia)
    • 9.8 8.8 生产瘫痪
    • 9.9 8.9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
  • 10 第九章 产后期疾病(5学时)
    • 10.1 9.1 产道及子宫损伤(Trauma of The Birth Canal and Uterus)
    • 10.2 9.2 阴道及阴门损伤
    • 10.3 9.3 子宫颈损伤
    • 10.4 9.4 子宫破裂
    • 10.5 9.5 胎衣不下
    • 10.6 9.6 子宫内翻及脱出
    • 10.7 9.7 子宫复旧不全或子宫弛缓
    • 10.8 9.8 生产瘫痪
    • 10.9 9.9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
  • 11 第十章 不孕不育(2学时)
    • 11.1 10.1 不育的检查
    • 11.2 10.2 不育的原因及分类
    • 11.3 10.3 防制不育的综合措施
    • 11.4 10.4 母畜不孕的原因及分类
    • 11.5 10.5 卵巢疾病
    • 11.6 10.6 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
  • 12 第十一章 新生仔畜疾病(2学时)
    • 12.1 11.1 新生仔畜的生物学特点和护理
    • 12.2 11.2 新生仔畜窒息(asphxiation, suffocation)又称为假死
    • 12.3 11.3 脐炎(omphalitis)
    • 12.4 11.4 胎粪停滞
    • 12.5 11.5 新生仔畜溶血病(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onates)
  • 13 第十二章 乳房疾病(2学时)
    • 13.1 12.1 乳腺解剖生理概述
    • 13.2 12.2 乳腺疾病
    • 13.3 12.3 乳房创伤
    • 13.4 12.4 乳头管狭窄及闭锁
    • 13.5 12.5 漏乳和血乳
    • 13.6 12.6 酒精阳性乳
    • 13.7 12.7 人工诱导泌乳
  • 14 第十三章 专题报告(2学时)
    • 14.1 13.1 人工授精的意义和方法
    • 14.2 13.2 提高母牛受胎率的方法和目前奶牛场繁殖目标
    • 14.3 13.3 发情控制
    • 14.4 13.4 胚胎工程及相关技术
2.1 生殖激素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