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单元    数据库系统导论
    • ● 任务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 ● 任务1.2  设计E—R 图
    • ● 任务1.3   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
    • ● 任务1.4   练习与作业
    • ● 教与学参考资源
  • 第2单元   认识SQL SERVER数据库
    • ● 任务2.1 数据库应用场景
    • ● 任务2.3  SQL  Server 数据库安装
    • ● 任务2.4 SQL Server 的管理
    • ● 任务2.5  使用SSMS连接数据库
    • ● 教与学参考资源
  • 第3单元  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 ● 任务3.1 创建数据库
    • ● 任务3.1(2)  命令创建数据库
    • ● 任务3.2 管理数据库
    • ● 任务3.2(2) 查看、收缩数据库
    • ● 教与学参考资源
  • 第4单元 创建和管理数据库表
    • ● 任务4.1 SQL Server常用数据类型
    • ● 任务4.2  创建数据表
    • ● 任务4.3  命令创建表
    • ● 任务4.4 实施完整性约束
    • ● 教与学参考资源
  • 第 5 单元   查询数据表
    • ● 任务5.1 单表数据查询
    • ● 任务5.2 多表数据查询
    • ● 任务5.3 嵌套查询
    • ● 任务5.4 合并查询结果
    • ● 教与学参考资源
  • 第6单元  管理表中数据
    • ● 任务6.1   添加数据
    • ● 任务6.2  修改数据
    • ● 任务6.3  删除数据
    • ● 习题与训练
    • ● 教与学参考资源
  • 第7单元  使用索引和视图
    • ● 任务7.1  使用索引
    • ● 使用T-SQL创建索引
    • ● 任务7.2  使用视图
    • ● 使用T-SQL语句创建视图
    • ● 教与学参考资源
  • 第8单元 Transact-SQL语言编程
    • ● 任务8.1   声明和使用变量
    • ● 任务8.2   流控语句
    • ● 任务8.3   常用系统函数
    • ● 任务8.4   创建自定义函数
    • ● 教与学参考资源
  • 第9单元  事务和锁
    • ● 任务   9.1     事务
    • ● 事务的基本操作
    • ● 任务9.2    锁
    • ● 死锁及避免方法(例)
    • ● 教与学参考资源
  • 第10单元  创建和管理存储过程
    • ● 任务10.1 存储过程及优点
    • ● 任务10.2 创建和执行存储过程
    • ● 任务10.3   存储过程参数和返回值
    • ● 任务10.4 修改、删除、 重新编译存储过程
    • ● 教与学参考资源
  • 第11单元 创建和管理触发器
    • ● 任务1 触发器的作用和分类
    • ● 任务2 触 发器的创建与执行
    • ● 任务3 创建级联触发器
    • ● 任务4 修改、删除触发器
  • 第12单元 创建和使用游标
    • ● 任务1  游标的作用及使用步骤
    • ● 任务2  创建基本游标
    • ● 任务3  使用变量保存游标数据
    • ● 任务4  使用循环环提取游标数据
  • 第13单元 SQL Server用户管理
    • ● 任务1数据库安全管理概述
    • ● 任务2SQL Server 安全机制
    • ● 任务3 账号、角色及权限管理
    • ● 任务4数据库完整性管理
    • ● 任务5 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
    • ● 任务6   数据的导入与导出
  • 第14单元  综合应用案例
    • ● 概述
    • ● 需求分析
    • ● 概述设计-逻辑设计- 物理设计
    • ● 编写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 学生做项目成果展示
    • ● 项目一  设计《我班同学数据库》
    • ● 项目二  设计《(Teaching)教学数据库》
    • ● 项目三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开发项目
    • ● 项目四 《华夏-宿舍管理系统》设计开发
    • ● 项目五   综合实训大作业
    • ● 综合实训团队项目大作业
    • ● 学生完成项目摘录展示
  • 总复习与综合训练
    • ● 总复习
    • ● 综合训练一
    • ● 综合训练二
    • ● 综合训练三
    • ● 综合训练四
    • ● 综合训练五
    • ● 简答综合训练
  • 在线专题测验
    • ● 自检自测一
    • ● 自检自测二
  • 拓展   数据库管理工具平台  Navicat
    • ● 关于Navica
    • ● Navicat 的系统需求
    • ● Navicat 的用户界面
    • ● Navicat 创建数据库对象
    • ● 在Navicat创建的SQL 程序脚本
    • ● 在Navicat创建的SQL  server 脚本(2)
    • ● 综合实训(1)
    • ● 综合实训(2)
  • 技术拓展   (MYSQL)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 ● MYSQL技术
  • 教与学图片剪影
    • ● 教学团队
    • ● 学生学习实训
    • ● 活动与交流
概述设计-逻辑设计- 物理设计

二、 概念设计

      对用户要求描述的现实世界(可能是一个工厂、一个商场或者一个学校等),通过对其中信息的分类、聚集和概括,建立抽象的概念数据模型。这个概念模型应反映现实世界各部门的信息结构、信息流动情况、信息间的互相制约关系以及各部门对信息储存、查询和加工的要求等。 

    所建立的模型应避开数据库在计算机上的具体实现细节,用一种抽象的形式表示出来。以扩充的实体—(E-R模型)联系模型方法为例,第一步先明确现实世界各部门所含的各种实体及其属性、实体间的联系以及对信息的制约条件等,从而给出各部门内所用信息的局部描述。第二步再将前面得到的多个用户的局部视图集成为一个全局视图,即用户要描述的现实世界的概念数据模型。  

1、概念设计的目标:是产生反映企业组织信息需求的数据库概念结构,即概念模式。概念模式独立于数据库逻辑结构,也独立于支持数据库的DBMS。

          概念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概念设计的方法

设计概念结构通常有四种方法:

自顶向下:即首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然后逐步细化。

自底向上:即首先定义各局部应用概念结构。然后将它们集成起来,得到全局概念结构。

 逐步扩张:首先定义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结构,然后将它们向外扩充,以滚雪球的方式逐步生成其他概念结构,直至总体概念       结构。

混合策略:即将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用自顶向下策略设计 一个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以它为骨架集成自底向上策略 中设计的各局部概念结构。

       无论哪种方式,都以E_R模型为工具来描述概念结构。

概念设计的步骤(分三步)

(1)进行数据抽象,设计局部概念模式;

 (2)将局部概念模式综合成全局概念模式;

  (3)评审。 

三、逻辑设计 

   逻辑设计的目的是把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全局ER模式转换成与选用的具体机器上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包括数据库模式和外模式)。 

四、物理设计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指数据库存储结构和存储路径的设计即将数据库的逻辑根型在实际的物理存储设备加以实现,从而建立一个具有较好性能的物理数据库,该过程依赖于给定的计算机系统。

在这一阶段,设计人员需要考虑数据库的存储问题,即所有数据在硬件设备上的存储方式管理和存取数据的软件系统数据库存储结构,以保证用户以其所熟悉的方式存取数据以及数据在各个位置的分布方式等。

物理设计就是根据所选择的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对逻辑模型进行存储结构设计。

它涉及的内容包含以下4方面:

1. 定义数据库、表及字段的命名规范;

2. 选择合适的存储引擎;

3. 为表中的字段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4. 建立数据库结构。

定义数据库、表及字段的命名规范

数据库、表及字段的命名要遵守可读性原则

数据库、表及字段的命名要遵守表意性原则

数据库、表及字段的命名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这三者的关系

—

由上到下,先要概念设计,接着逻辑设计,再是物理设计,一级一级设计。

三者一环扣住一环,缺一不可,概念设计是前提,逻辑设计是纽扣,将概念设计和物理设计紧密联系起来,物理设计的结果就是传说中的“物理数据库”也就是最后的结果。

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