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一)膜剂的含义
膜剂(Films)系指将饮片用适宜方法加工后与适宜的成膜材料制成的膜状剂型。
(二)膜剂的特点
1. 生产工艺简单,易于自动化和无菌生产。
2. 药物含量准确、质量稳定。
3. 使用方便,适于多种给药途径。
4. 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制剂。
5. 多层膜剂可避免配伍禁忌和各成分间的相互干扰。
6. 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运输和贮存。
但膜剂载药量小,不适用于药物剂量较大的制剂。
(三)膜剂的分类
膜剂通常厚度为0.2mm左右,不超过1mm,外观有透明的和不透明的,面积按临床应用部位不同而有差别,膜剂常用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
1. 按组成结构 可分为:①单层膜剂临床应用较多;②多层膜剂:如复方养阴生肌双层膜,底层为缓释层,外层为速释层;③夹心膜剂:即在两层不溶性的高分子膜中间,夹着含有药物的药膜,通过不同材料的膜来控制药物释放速度,这种膜剂属于控释膜剂。
2. 按给药途径 可分为:①口服膜剂:如丹参膜、万年青苷口服膜,经口服后通过胃肠道吸收,起全身作用;②口腔用膜剂:包括口含膜、舌下膜、口腔贴膜等,如白及地榆膜贴于口腔溃疡处或脓肿处,起消炎和愈合溃疡创面的作用;③眼用膜剂:用于眼结膜囊内,起杀菌、消炎、缩瞳、麻醉等作用,可以克服滴眼剂药液流失严重,维持时间短的缺陷,如毛果芸香碱眼用膜剂;④耳鼻喉用膜剂:如白及、麻黄膜用于治疗干性鼻炎出血,复方辛夷花药膜可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⑤阴道用膜剂:如用于宫颈糜烂的复方黄连膜、复方蛇床子膜;终止妊娠的芫花萜引产药膜等;⑥皮肤用膜剂:外用既覆盖皮肤和粘膜创伤、烧伤或炎症表面,又可起到杀菌、消炎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如灼创贴膜剂。除以上给药途径的膜剂外,还有应用较少的无菌植入膜剂等。
二、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与辅料
(一)成膜材料的要求
成膜材料既是药物的载体,又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是膜剂重要的组成部分。理想的成膜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①生理惰性,无毒、无刺激,不与药物发生作用,能被机体代谢或排泄,外用应不妨碍组织的愈合过程,不过敏,长期使用应无致畸、致癌等不良反应;②无不适臭味,性能稳定,不降低主药药效,不干扰含量测定;③成膜、脱膜性能好,成膜后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④用于口服、腔道、眼用膜剂的成膜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能逐渐降解、吸收或排泄;外用膜剂应能按照设计要求完全释放药物;⑤价格低廉,来源丰富。
(二)常用的成膜材料
常用的成膜材料有天然和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1. 天然的高分子成膜材料
常用的天然成膜材料有明胶、虫胶、阿拉伯胶、琼脂、白及胶、海藻酸、玉米朊、纤维素等,特点是无毒、无刺激性,可降解或溶解,但相对合成材料,易滋生微生物,成膜性能较差,故需加入适量防腐剂并常与其他成膜材料合用。这里具体介绍两种:
白及胶( Hyacinth bletilla ) 是天然药物白及根茎内所含的大量黏液质,本身具有止血、消炎、收敛的药理作用,用它作防治口腔、鼻腔溃疡的成膜材料具有较好的效果。制成的膜剂具有较好的柔韧性,有一定机械强度,遇水可以迅速膨胀形成保护膜层。
胶原(Collagen) 胶原可从动物皮中大量制得,目前已有把药物加在胶原中制成膜剂的报道。由于胶原具有被生物降解的特性,有缓释作用,且无残留,使用方便,因而胶原作为成膜材料,是有一定发展前景的。
2. 合成的高分子成膜材料
常用的合成高分子成膜材料有聚乙烯醇、纤维素衍生物类、聚乙烯氨基缩醛衍生物、聚乙烯胺类、聚乙烯吡咯烷酮、丙烯酸共聚物等。均成膜性能优良,成膜后的抗拉强度和柔韧性较好。
聚乙烯醇(Poly vinyl alcohol ,PVA) 聚乙烯醇在成膜性、膜的抗拉强度、柔软性、吸湿性和水溶性等方面都优于其他材料,在膜剂中最为常用。目前国内使用的聚乙烯醇,以05-88和17-88两种规格较多。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本品成膜性能良好,膜强度大,EVA为膜材可通过调节药膜厚度,改变膜致孔剂含量及接触面,制成释放速度不同的延效药膜,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常用于制备眼、阴道、子宫等控释膜剂。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 HPMC为白色粉末,在60℃以下的水中膨胀溶解,能溶于乙醇;无化学活性,与主药无反应,能形成强度大、柔软的薄膜。
(三)其他辅料
1. 增塑剂
增塑剂能使膜剂柔韧性增强,并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常用的增塑剂有甘油、三醋酸甘油酯、乙二醇、山梨醇等。
2. 着色剂、遮光剂和填充剂
常用着色剂为食用色素;遮光剂常用二氧化钛(Ti02);制不透明膜剂时常需加入碳酸钙(CaCO3)、二氧化硅(SiO2)、淀粉、糊精、滑石粉等作为填充剂。
3.矫味剂
蔗糖、甘露醇、甜蜜素等常用作口服型膜剂的矫味剂。
4.表面活性剂
常用聚山梨酯-80、十二烷基硫酸钠、豆磷脂等。
三、膜剂的制备
(一)膜剂的处方组成
主药 | 0~70%(g/g) |
成膜材料(PVA等) | 30%~100% |
着色剂(色素或二氧化钛) | 0~2% |
增塑剂(甘油等) | 0%~2% |
表面活性剂(吐温-80、豆磷脂等) | 1%~2% |
填充剂(CaCO3、SiO2等) | 0%~20% |
脱膜剂(液体石蜡、甘油、硬脂酸) | 适量 |
(二)膜剂的制法
膜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涂膜法、挤压法、延压法等,目前国内制备中药膜剂多采用涂膜法。
1.配制膜材浆液 取成膜材料加适宜的溶剂浸泡,使其充分溶胀,可于水浴上加热,溶解、滤过,即得均匀的浆液。
2.加药及辅料可分为:①药物如为亲水性者,可直接与辅料加入浆液中,搅拌使溶解;②药物如为疏水性者,需研成极细粉末再与甘油、吐温-80等润湿剂研匀,再混悬于浆液中;③对于含药的乳浊液,应在其它药物、附加剂与胶浆混匀后,再加入胶浆中,以免不易分散均匀;④挥发性药物应待胶浆温度降至50~60℃时加入,以免受热损失。
3.消泡 消泡的目的是提高膜剂的外观质量,否则制得的药膜会带有许多空洞而影响成品外观,可采取保温法、热匀法、减压法三种方法消泡。
4.涂膜与干燥 将加入药液的膜浆,倾倒在涂有脱膜剂的平板上,用固定厚度的推杆涂铺成膜,经自然干燥或低温加热除去溶剂,脱膜即得。大量生产可用涂膜机进行。
5.脱膜 直接影响到药膜的外观质量。膜脱得好,可得到一张完整的药膜;反之,则膜容易被撕裂或外观不规则。
6.分剂量与包装 干燥、脱膜后的膜剂,经含量测定计算出单剂量的分格长度,热烫划痕或剪切,包装于纸盒中。
四、膜剂的质量检查
1.外观 膜剂的外观应完整光洁,厚度一致,色泽均匀,无明显气泡。
2.重量差异 除另有规定外,每片重量与平均重量相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膜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的1倍。
3.含量测定 取规定量的药膜,剪碎,按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含量测定,应符合规定。
4.定性检查 取规定量的药膜,剪碎,按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方法对有关药物进行定性鉴别,应符合规定。
5.稳定性实验 经光照、高温、高湿加速实验或在室温下留样观察一段时间,其含量、外观、微生物检查等均应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