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绪论
    • 1.1 第一节  概述
      • 1.1.1 中药药剂学的性质
      • 1.1.2 中药药剂学的任务
      • 1.1.3 中药药剂学在中医药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 1.1.4 中药药剂学常用名词术语
    • 1.2 第二节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
      • 1.2.1 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 1.2.2 现代中药药剂学的主要成就
      • 1.2.3 中药药剂学的研究应用现状
    • 1.3 第三节  药物剂型的分类
      • 1.3.1 按物态分类
      • 1.3.2 按制备方法分类
      • 1.3.3 按分散系统分类
      • 1.3.4 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
      • 1.3.5 按发展历程分类
    • 1.4 第四节 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 1.4.1 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来选择剂型
      • 1.4.2 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剂型
      • 1.4.3 根据原方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选择剂型
      • 1.4.4 根据生产条件与“五方便”的要求
    • 1.5 第五节 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
      • 1.5.1 药典
      • 1.5.2 局颁、部颁药品标准
      • 1.5.3 药品管理法规
  • 2 第二章 中药调剂
    • 2.1 第一节  概述
      • 2.1.1 中药调剂的含义
      • 2.1.2 中药调剂的特点
      • 2.1.3 中药调剂的范畴
    • 2.2 第二节  处方
      • 2.2.1 处方的概念与种类
      • 2.2.2 医师处方的内容和特点
      • 2.2.3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 2.3 第三节  中药处方的调配
      • 2.3.1 处方的调配程序
      • 2.3.2 中药“斗谱”的排列原则
    • 2.4 第四节  中药学的配伍变化及其现代研究
      • 2.4.1 配伍用药的目的
      • 2.4.2 中药学的配伍变化
    • 2.5 第五节  中药饮片形式的沿革
      • 2.5.1 传统中药饮片
      • 2.5.2 新型中药饮片
  • 3 第三章 制药卫生
    • 3.1 第一节 概述
      • 3.1.1 制药卫生的含义
      • 3.1.2 中药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 3.1.3 预防中药制剂污染的措施
    • 3.2 第二节 制药环境的卫生管理
      • 3.2.1 中药制药环境的基本要求
      • 3.2.2 洁净室的净化标准
      • 3.2.3 空气洁净技术与应用
    • 3.3 第三节 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
      • 3.3.1 灭菌方法
      • 3.3.2 无菌操作方法
      • 3.3.3 F与F0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用
    • 3.4 第四节 防腐与防虫
      • 3.4.1 防腐与防虫措施
      • 3.4.2 防腐剂
  • 4 第四章 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 4.1 第一节 粉碎
      • 4.1.1 粉碎的含义与目的
      • 4.1.2 粉碎的基本原理
      • 4.1.3 常用的粉碎方法
      • 4.1.4 粉碎原则
      • 4.1.5 粉碎设备
      • 4.1.6 粉体学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 4.2 第二节 筛析
      • 4.2.1 筛析的目的
      • 4.2.2 药筛和粉末的分等
      • 4.2.3 影响过筛的因素
      • 4.2.4 过筛与离析的器械
    • 4.3 第三节 混合
      • 4.3.1 混合的含义与目的
      • 4.3.2 混合机理
      • 4.3.3 混合方法
      • 4.3.4 混合机械
      • 4.3.5 影响混合的因素
    • 4.4 第四节  制粒
      • 4.4.1 制粒的含义与目的
      • 4.4.2 制粒的原理
      • 4.4.3 制粒的方法与设备
  • 5 第五章  散剂
    • 5.1 第一节 概述
      • 5.1.1 一、散剂的含义与特点
      • 5.1.2 二、散剂的分类
    • 5.2 第二节 散剂的制法
      • 5.2.1 一、一般散剂的制法
      • 5.2.2 二、特殊散剂的制法
    • 5.3 第三节 散剂的质量检查
  • 6 第六章   浸提、分离与纯化、浓缩与干燥
    • 6.1 第一节 概述
      • 6.1.1 一、浸提、分离与纯化的目的
      • 6.1.2 二、浓缩与干燥的目的
      • 6.1.3 三、中药成分与疗效
    • 6.2 第二节  浸提
      • 6.2.1 一、浸提过程
      • 6.2.2 二、影响浸提的因素
      • 6.2.3 三、常用浸提溶剂
      • 6.2.4 四、浸提辅助剂
      • 6.2.5 五、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
    • 6.3 第三节  分离与纯化
      • 6.3.1 一、分离
      • 6.3.2 二、纯化
    • 6.4 第四节  浓缩
      • 6.4.1 一、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
      • 6.4.2 二、浓缩方法与设备
    • 6.5 第五节  干燥
      • 6.5.1 一、干燥的基本原理
      • 6.5.2 二、影响干燥的因素
      • 6.5.3 三、干燥方法与设备
  • 7 第七章  浸出制剂
    • 7.1 第一节  概述
      • 7.1.1 一、浸出制剂的含义
      • 7.1.2 二、浸出制剂的特点
      • 7.1.3 三、浸出药剂的种类
    • 7.2 第二节  汤剂
      • 7.2.1 一、汤剂的含义
      • 7.2.2 二、汤剂的特点
      • 7.2.3 三、汤剂的制法与影响质量因素
      • 7.2.4 四、煎煮过程对药效的影响
    • 7.3 第三节  中药合剂(含口服液)
      • 7.3.1 一、中药合剂的含义
      • 7.3.2 二、中药合剂的特点
      • 7.3.3 三、制备方法
      • 7.3.4 四、质量要求
    • 7.4 第四节  糖浆剂
      • 7.4.1 一、糖浆剂的含义
      • 7.4.2 二、糖浆剂的特点
      • 7.4.3 三、糖浆剂的分类
      • 7.4.4 四、糖浆剂的制法
      • 7.4.5 五、质量检查与讨论
    • 7.5 第五节  煎膏剂
      • 7.5.1 一、煎膏剂的含义
      • 7.5.2 二、煎膏剂的特点
      • 7.5.3 三、煎膏剂的制法
      • 7.5.4 四、煎膏剂的质量检查
    • 7.6 第六节  酒剂与酊剂
      • 7.6.1 一、酒剂与酊剂的含义
      • 7.6.2 二、酒剂与酊剂的特点
      • 7.6.3 三、药酒和酊剂的制法
      • 7.6.4 四、药酒与酊剂的质量检查
    • 7.7 第七节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 7.7.1 一、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含义和特点
      • 7.7.2 二、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方法
      • 7.7.3 三、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质量检查
    • 7.8 第八节  茶剂
      • 7.8.1 一、茶剂的含义
      • 7.8.2 二、茶剂的特点
      • 7.8.3 三、茶剂的分类
      • 7.8.4 四、质量检查
    • 7.9 第九节  浸出制剂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 7.9.1 一、长霉发酵
      • 7.9.2 二、浑浊沉淀
      • 7.9.3 三、成分水解
  • 8 第八章  液体药剂
    • 8.1 第一节  概述
      • 8.1.1 一、液体药剂的含义与特点
      • 8.1.2 二、液体药剂的分类
      • 8.1.3 三、液体药剂常用溶剂
    • 8.2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 8.2.1 一、表面活性剂的含义、组成与特点
      • 8.2.2 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 8.2.3 三、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 8.2.4 四、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
    • 8.3 第三节  溶解度与增加溶解度的方法
      • 8.3.1 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 8.3.2 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 8.4 第四节  真溶液型液体药剂
      • 8.4.1 一、概述
      • 8.4.2 二、溶液剂
      • 8.4.3 三、芳香水剂与露剂
      • 8.4.4 四、甘油剂
      • 8.4.5 五、醑剂
    • 8.5 第五节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
      • 8.5.1 一、概述
      • 8.5.2 二、胶体溶液的性质
      • 8.5.3 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
      • 8.5.4 四、胶体溶液的制法
    • 8.6 第六节  乳状液型液体药剂
      • 8.6.1 一、概述
      • 8.6.2 二、乳剂形成理论
      • 8.6.3 三、常用的乳化剂与选用
      • 8.6.4 四、乳剂的稳定性
      • 8.6.5 五、乳剂的制法
    • 8.7 第七节  混悬液型液体药剂
      • 8.7.1 一、概述
      • 8.7.2 二、影响混悬剂稳定性的因素
      • 8.7.3 三、混悬剂的稳定剂
      • 8.7.4 四、混悬剂的制法
    • 8.8 第八节  其他液体药剂
    • 8.9 第九节  液体药剂的质量检查
      • 8.9.1 一、口服溶液剂、口服乳剂、口服混悬剂的质量要求
      • 8.9.2 二、口服溶液剂、口服乳剂、口服混悬剂的质量检查
  • 9 第九章  注射剂
    • 9.1 第一节  概述
      • 9.1.1 一、注射剂的含义
      • 9.1.2 二、注射剂的特点
      • 9.1.3 三、注射剂的分类
      • 9.1.4 四、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 9.2 第二节  热原
      • 9.2.1 一、热原的含义与组成
      • 9.2.2 二、热原的基本性质
      • 9.2.3 三、注射剂热原的污染途径
      • 9.2.4 四、除去注射剂中热原的方法
      • 9.2.5 五、热原与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
    • 9.3 第三节 注射剂的溶剂
      • 9.3.1 注射用水
      • 9.3.2 注射用非水溶剂
    • 9.4 第四节 注射剂的附加剂
      • 9.4.1 一、增加主药溶解度的附加剂
      • 9.4.2 二、帮助主药混悬或乳化的附加剂
      • 9.4.3 三、防止主药氧化的附加剂
      • 9.4.4 四、调整渗透压的附加剂
      • 9.4.5 五、抑制微生物增殖的附加剂
      • 9.4.6 六、调整pH的附加剂
      • 9.4.7 七、减轻疼痛的附加剂
    • 9.5 第五节 注射剂的制法
      • 9.5.1 一、注射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 9.5.2 二、中药注射用半成品
      • 9.5.3 三、注射剂的容器与处理
      • 9.5.4 四、注射剂的配液与滤过
      • 9.5.5 五、注射剂的灌封
      • 9.5.6 六、注射剂的灭菌与检漏
      • 9.5.7 七、注射剂的印字与包装
    • 9.6 第六节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
      • 9.6.1 一、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项目与方法
      • 9.6.2 二、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问题讨论
      • 9.6.3 三、中药注射剂的指纹图谱
    • 9.7 第七节 输液剂与血浆代用液
      • 9.7.1 一、输液剂的含义
      • 9.7.2 二、输液剂的特点与分类
      • 9.7.3 三、输液剂的制法
      • 9.7.4 四、输液剂质量问题讨论
      • 9.7.5 五、血浆代用液
    • 9.8 第八节 粉针剂与其他注射剂
      • 9.8.1 一、粉针剂
      • 9.8.2 二、混悬液型注射剂
      • 9.8.3 三、乳状液型注射剂
    • 9.9 第九节 眼用液体制剂
      • 9.9.1 一、概述
      • 9.9.2 二、眼用液体制剂的作用机制
      • 9.9.3 三、眼用液体制剂的附加剂
      • 9.9.4 四、眼用溶液剂的制法
      • 9.9.5 五、眼用液体制剂的质量检查
  • 10 第十章  外用膏剂
    • 10.1 第一节  概述
      • 10.1.1 一、外用膏剂的含义
      • 10.1.2 二、外应膏剂的特点
      • 10.1.3 三、外用膏剂的分类
      • 10.1.4 四、药物精皮吸收机制与影响因素
    • 10.2 第二节  软膏剂
      • 10.2.1 一、概述
      • 10.2.2 二、基质
      • 10.2.3 三、软膏剂的制法
      • 10.2.4 四、软膏剂的质量检查
      • 10.2.5 五、眼膏剂
    • 10.3 第三节  膏药
      • 10.3.1 ​一、概述
      • 10.3.2 二、黑膏药
      • 10.3.3 三、白膏药
      • 10.3.4 四、膏药的质量检查
    • 10.4 第四节  贴膏剂
      • 10.4.1 一、橡胶膏剂
      • 10.4.2 二、凝胶膏剂
      • 10.4.3 ​三、贴剂
      • 10.4.4 ​四、贴膏剂的质量检查
    • 10.5 第五节  凝胶剂、糊剂和涂膜剂
      • 10.5.1 一、凝胶剂
      • 10.5.2 二、糊剂
      • 10.5.3 三、涂膜剂
  • 11 第十一章  栓剂
    • 11.1 第一节  概述
      • 11.1.1 一、栓剂的含义
      • 11.1.2 二、栓剂的特点
      • 11.1.3 三、栓剂的分类
      • 11.1.4 四、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 11.2 第二节  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
      • 11.2.1 一、基质的要求
      • 11.2.2 二、基质的种类
      • 11.2.3 三、栓剂的附加剂
      • 11.2.4 四、栓剂基质与附加剂的选用
    • 11.3 第三节  栓剂的制法
      • 11.3.1 一、一般栓剂的制法
      • 11.3.2 二、特殊栓剂的制法
    • 11.4 第四节  栓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
      • 11.4.1 一、栓剂的质量检查
      • 11.4.2 二、栓剂的包装与贮藏
  • 12 第十二章  胶剂
    • 12.1 第一节 概述
      • 12.1.1 一、胶剂的含义
      • 12.1.2 二、胶剂的分类
    • 12.2 第二节 胶剂的原辅料选择
      • 12.2.1 一、原料的选择
      • 12.2.2 二、辅料的选择
    • 12.3 胶剂的制法
    • 12.4 胶剂的质量检查
  • 13 胶囊剂
    • 13.1 第一节 概述
      • 13.1.1 一、胶囊剂的含义
      • 13.1.2 二、胶囊剂的特点
      • 13.1.3 三、胶囊剂的分类
    • 13.2 第二节 胶囊剂的制法
      • 13.2.1 一、硬胶囊的制法
      • 13.2.2 二、软胶囊的制法
      • 13.2.3 三、肠溶胶囊的制法
    • 13.3 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贮藏
      • 13.3.1 一、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贮藏
        • 13.3.1.1 二、胶囊剂常见质量问题
        • 13.3.1.2 三、胶囊剂的包装、贮藏
  • 14 丸剂
    • 14.1 第一节 概述
      • 14.1.1 一、丸剂的含义
      • 14.1.2 二、丸剂的特点
      • 14.1.3 三、丸剂的分类及制法
    • 14.2 第二节 水丸
      • 14.2.1 水丸的含义与特点
      • 14.2.2 水丸的赋形剂
      • 14.2.3 水丸的制法
    • 14.3 第三节 蜜丸
      • 14.3.1 一、蜜丸的含义与特点
      • 14.3.2 二、蜂蜜的炼制
      • 14.3.3 三、蜜丸的制法
      • 14.3.4 四、蜜丸常见质量问题与解决措施
      • 14.3.5 五、水蜜丸
    • 14.4 第四节 浓缩丸
      • 14.4.1 一、概述
      • 14.4.2 二、浓缩丸的制法
    • 14.5 第五节 糊丸与蜡丸
      • 14.5.1 一、糊丸
      • 14.5.2 二、蜡丸
    • 14.6 第六节 滴丸
      • 14.6.1 一、滴丸的含义与特点
      • 14.6.2 二、滴丸的制法
      • 14.6.3 三、滴丸的质量评价与影响滴丸质量的因素
    • 14.7 第七节 丸剂的包衣
      • 14.7.1 一、包衣的目的
      • 14.7.2 二、包衣种类
      • 14.7.3 三、丸剂包衣的方法
    • 14.8 第八节 丸剂的质量检查、包装与贮藏
      • 14.8.1 一、丸剂的质量检查
      • 14.8.2 二、丸剂的包装与贮藏
  • 15 颗粒剂
    • 15.1 第一节 概述
      • 15.1.1 一、颗粒剂的含义与特点
      • 15.1.2 二、颗粒剂的分类
    • 15.2 第二节 颗粒剂的制法
      • 15.2.1 一、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 15.2.2 二、水溶性颗粒的制法
      • 15.2.3 三、酒溶性颗粒的制法
      • 15.2.4 四、混悬颗粒的制法
      • 15.2.5 五、泡腾颗粒的制法
    • 15.3 第三节 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 16 片剂
    • 16.1 第一节 概述
      • 16.1.1 一、中药片剂的含义与特点
      • 16.1.2 二、片剂的分类
      • 16.1.3 三、中药片剂的类型
    • 16.2 第二节 片剂的辅料
      • 16.2.1 一、稀释剂与吸收剂
      • 16.2.2 二、润湿剂与黏合剂
      • 16.2.3 三、崩解剂
      • 16.2.4 四、润滑剂
    • 16.3 第三节 中药片剂的制法
      • 16.3.1 一、湿法制粒压片法
      • 16.3.2 二、干法制粒压片法
      • 16.3.3 三、粉末直接压片法
      • 16.3.4 四、片剂成型机制与影响因素
      • 16.3.5 五、压片时可能发生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
    • 16.4 第四节 片剂的包衣
      • 16.4.1 一、片剂包衣的目的、种类与要求
      • 16.4.2 二、片剂包衣的方法与设备
      • 16.4.3 三、片剂包衣物料与工序
    • 16.5 第五节 片剂的质量检查
    • 16.6 第六节 片剂的包装与贮存
  • 17 气体药剂
    • 17.1 第一节 气雾剂
      • 17.1.1 一、概述
      • 17.1.2 二、气雾剂的组成
      • 17.1.3 三、气雾剂的处方设计
      • 17.1.4 四、气雾剂的制法
      • 17.1.5 五、气雾剂的质量检查
      • 17.1.6 六、气雾剂的贮藏
    • 17.2 第二节 喷雾剂与粉雾剂
      • 17.2.1 一、喷雾剂
      • 17.2.2 二、粉雾剂
      • 17.2.3 三、喷雾剂与粉雾剂的质量检查
  • 18 其他剂型
    • 18.1 第一节 膜剂
    • 18.2 第二节 海绵剂
    • 18.3 第三节 丹药
    • 18.4 第四节 烟剂、烟熏剂、香囊剂
    • 18.5 第五节 离子导入剂与沐浴剂
    • 18.6 第六节 锭剂、糕剂、钉剂、线剂、条剂、灸剂、熨剂与棒剂
  • 19 第十九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
    • 19.1 第一节 概述
    • 19.2 第二节 药物制剂新技术
      • 19.2.1 一、包合技术
      • 19.2.2 二、固体分散技术
      • 19.2.3 三、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技术
      • 19.2.4 四、纳米乳与亚微乳的制备技术
      • 19.2.5 五、纳米粒的制备技术
      • 19.2.6 六、脂质体
    • 19.3 第三节 药物制剂新剂型
      • 19.3.1 一、缓释、控释制剂
      • 19.3.2 二、迟释制剂
      • 19.3.3 三、前体药物
      • 19.3.4 四、靶向制剂
  • 20 第二十章 中药制剂稳定性
    • 20.1 第一节 概述
    • 20.2 第二节 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提高稳定性的方法
      • 20.2.1 一、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 20.2.2 二、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
    • 20.3 第三节 中药制剂的稳定系考察方法
      • 20.3.1 一、中药制剂稳定性考察要求
      • 20.3.2 二、中药制剂稳定性考察项目
      • 20.3.3 三、中药制剂稳定性考察方法
      • 20.3.4 四、中药制剂稳定性试验应注意的问题
    • 20.4 第四节 包装材料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 21 第二十一章 中药制剂的配伍变化
    • 21.1 第一节 概述
    • 21.2 第二节 药剂学的配伍变化
      • 21.2.1 一、物理的配伍变化
      • 21.2.2 二、化学的配伍变化
      • 21.2.3 三、注射剂的配伍变化
    • 21.3 第三节 药理学的配伍变化
    • 21.4 第四节 预测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 21.5 第五节 配伍变化的处理原则与方法
  • 22 第二十二章 中药新药药学部分研究
    • 22.1 第一节 概述
      • 22.1.1 一、新药含义的演变
      • 22.1.2 二、药品的注册申请分类
      • 22.1.3 三、中药、天然药物的注册申请分类及说明
    • 22.2 第二节 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
      • 22.2.1 一、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意义与指导思想
      • 22.2.2 二、中药新药的选题
      • 22.2.3 三、中药新药的制剂设计
      • 22.2.4 四、中药新药的制备工艺研究
    • 22.3 第三节 中药制剂的评价
  • 23 第二十三章 药物体内过程
    • 23.1 第一节 生物药剂学概论
      • 23.1.1 一、生物药剂学的含义与研究内容
      • 23.1.2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 23.1.3 三、影响药物制剂疗效的因素
    • 23.2 第二节 药物动力学概论
      • 23.2.1 一、药物动力学概述
      • 23.2.2 二、药物动力学常用术语
      • 23.2.3 三、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
第一节 概述

1、开始上课看的视频 

2、观看网络课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观看网址:

http://www.icourses.cn/web/sword/portal/shareDetails?cId=5791#/course/chapter

3、看完网络视频后看的视频




学习要求


1.掌握 常用的灭菌方法和主要防腐剂的正确用法。


2.熟悉 制药卫生的意义和基本要求,预防药剂污染的主要环节。


3.了解 制药环境卫生的要求与管理、无菌操作法和无菌检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