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功能及其分类
      • 1.2.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 1.2.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和应用
      • 1.2.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1.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 1.3.1 拓扑结构的定义和网络模式分类
      • 1.3.2 总线型拓扑结构
      • 1.3.3 星形拓扑结构
      • 1.3.4 环形拓扑结构
      • 1.3.5 树形拓扑结构
      • 1.3.6 网状型拓扑结构
    • 1.4 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 1.5 知识点题目汇总
    • 1.6 本章思维导图
  • 2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 2.1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 2.2 数据通信的基本结构
      • 2.2.1 数据通信系统
      • 2.2.2 数据编码方式
      • 2.2.3 多路复用
      • 2.2.4 差错校验(选学)
    • 2.3 数据传输方式
      • 2.3.1 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 2.3.2 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
      • 2.3.3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 2.3.4 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
    • 2.4 数据交换技术
      • 2.4.1 电路交换
      • 2.4.2 报文交换
      • 2.4.3 分组交换
      • 2.4.4 信元交换
    • 2.5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 2.6 知识点题目汇总
    • 2.7 本章思维导图
  • 3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3.1 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 3.1.1 网络体系结构
      • 3.1.2 网络协议
    • 3.2 OSI参考模型7层功能及其关系
      • 3.2.1 OSI参考模型及层次结构
      • 3.2.2 OSI/RM的各层功能
    • 3.3 TCP/IP协议及其功能
      • 3.3.1 TCP/IP协议及层次模型
      • 3.3.2 TCP/IP各层协议
    • 3.4 常用网络协议
      • 3.4.1 IP、TCP协议
      • 3.4.2 应用层常用协议
    • 3.5 IP地址的含义、分类和分配
      • 3.5.1 IP地址含义、表示、结构和管理机构
      • 3.5.2 IP地址分类
      • 3.5.3 特殊的IP地址
      • 3.5.4 网关地址和IP管理机构
    • 3.6 子网的概念和子网掩码
      • 3.6.1 子网掩码
      • 3.6.2 子网概念及子网应用
      • 3.6.3 VLAN
      • 3.6.4 相关练习答案
      • 3.6.5 子网应用公开课
        • 3.6.5.1 课前预习任务
        • 3.6.5.2 IP地址技术发展视频
    • 3.7 知识点题目汇总
    • 3.8 本章思维导图
  • 4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 4.1 传输介质的种类及特点
      • 4.1.1 传输介质种类及同轴电缆
      • 4.1.2 双绞线
      • 4.1.3 光纤及无线介质
    • 4.2 双绞线的制作与连接方法
    • 4.3 光纤的制作与连接方法
      • 4.3.1 光纤的制作与连接
    • 4.4 常见网络设备及应用
      • 4.4.1 调制解调器和防火墙(*)
      • 4.4.2 中继器和集线器
      • 4.4.3 网卡
      • 4.4.4 网桥和交换机
      • 4.4.5 路由器和无线路由器
    • 4.5 交换机功能及基本应用(参4.4.4)
    • 4.6 路由器功能及基本应用参(参4.4.5)
    • 4.7 知识点题目汇总
    • 4.8 本章思维导图
  • 5 网络操作系统
    • 5.1 网络操作系统
      • 5.1.1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 5.1.2 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
    • 5.2 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
      • 5.2.1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
      • 5.2.2 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
    • 5.3 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 5.3.1 Web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 5.3.2 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 5.3.3 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 5.3.4 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 5.4 LINUX资料
    • 5.5 本节思维导图
  • 6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组建
    • 6.1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技术
      • 6.1.1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和体系结构
      • 6.1.2 局域网的基本技术
    • 6.2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及其工作原理
    • 6.3 以太网标准和以太网组网的基本方法
      • 6.3.1 局域网标准和以太网发展和组网
      • 6.3.2 虚拟局域网(VLAN)
    • 6.4 常用网络命令(Ping、ipconfig等)的使用
      • 6.4.1 ping命令
      • 6.4.2 ipconfig命令
    • 6.5 无线网络的基本知识
      • 6.5.1 无线网络的基本知识
    • 6.6 网络设置和实现家庭网络共享上网
      • 6.6.1 网络设置和实现家庭网络共享上网
    • 6.7 知识点题目汇总
    • 6.8 本章思维导图
  • 7 Internet基础
    • 7.1 Internet发展过程、基本概念、常用术语和基本服务
      • 7.1.1 Internet发展过程
      • 7.1.2 基本概念、常用术语和基本服务
    • 7.2 Internet的功能
      • 7.2.1 电子邮件服务
      • 7.2.2 WWW服务
      • 7.2.3 文件传输及其他服务
    • 7.3 域名系统及常见域名
      • 7.3.1 域名系统及常见域名
    • 7.4 URL的含义
      • 7.4.1 URL的含义
    • 7.5 常用的Internet接入技术
      • 7.5.1 常用的Internet接入技术
    • 7.6 知识点题目汇总
    • 7.7 本节思维导图
  • 8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 8.1 网络安全概述
      • 8.1.1 网络安全的概念
      • 8.1.2 常见网络安全威胁及对策
    • 8.2 网络安全管理
      • 8.2.1 网络安全管理的概念
    • 8.3 网络安全防范
      • 8.3.1 个人网络安全防范
      • 8.3.2 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数字证书、防火墙技术
    • 8.4 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
      • 8.4.1 常见的网络故障诊断工具
      • 8.4.2 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 8.5 本节思维导图
  • 9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大纲
    • 9.1 2019-2020学考笔试大纲
    • 9.2 2020级始学考笔试大纲
    • 9.3 简答题题库整理复习
  • 10 2-1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指导上-知识复习)
    • 10.1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 10.2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
    • 10.3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10.4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设备
    • 10.5 第五章网络操作系统
    • 10.6 第六章计算机网络组建
    • 10.7 第七章Internet基础
    • 10.8 第八章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 10.9 各章电子版
  • 11 试题答案汇总
    • 11.1 1复习备考(陈国升版)课后综合练习
      • 11.1.1 第一章单元过关答案
      • 11.1.2 第二章单元过关答案
      • 11.1.3 第三章单元过关答案
      • 11.1.4 第四章单元过关答案
      • 11.1.5 第五章单元过关答案
      • 11.1.6 第六章单元过关答案
      • 11.1.7 第七章单元过关答案
      • 11.1.8 第八章单元过关答案
      • 11.1.9 2019年真题答案
      • 11.1.10 综合模拟测验(一)答案
      • 11.1.11 综合模拟测验(二)答案
      • 11.1.12 综合模拟测验(三)答案
      • 11.1.13 综合模拟测验(四)答案
      • 11.1.14 综合模拟测验(五)答案
    • 11.2 4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指导用书(陈安娜版答案)
      • 11.2.1 第一章答案
      • 11.2.2 第二章答案
      • 11.2.3 第三章答案
      • 11.2.4 第四章答案
      • 11.2.5 第五章答案
      • 11.2.6 第六章答案
      • 11.2.7 第七章答案
      • 11.2.8 第八章答案
      • 11.2.9 2019学业水平考试答案
      • 11.2.10 2019质检考试答案
      • 11.2.11 2020学业水平考试答案
      • 11.2.12 2020质检考试答案
      • 11.2.13 模拟试题一
      • 11.2.14 模拟试题二
      • 11.2.15 模拟试题三
      • 11.2.16 模拟试题四
    • 11.3 2-1复习指导(上)答案
      • 11.3.1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 11.3.2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
      • 11.3.3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11.3.4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设备
      • 11.3.5 第五章网络操作系统
      • 11.3.6 第六章计算机网络组建
      • 11.3.7 第七章Internet基础
      • 11.3.8 第八章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 11.4 2-2复习指导(下)答案
      • 11.4.1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测试卷
      • 11.4.2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测试卷
      • 11.4.3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测试卷
      • 11.4.4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设备测试卷
      • 11.4.5 第五章网络操作系统测试卷
      • 11.4.6 第六章计算机网络组建测试卷
      • 11.4.7 第七章Internet基础测试卷
      • 11.4.8 第八章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测试卷
      • 11.4.9 阶段试卷1-4单元(一、二)
      • 11.4.10 阶段试卷5-8单元(三、四)
      • 11.4.11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一)
      • 11.4.12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
      • 11.4.13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三)
      • 11.4.14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四)
      • 11.4.15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五)
      • 11.4.16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六)
      • 11.4.17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七)
      • 11.4.18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八)
      • 11.4.19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九)
      • 11.4.20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十)
    • 11.5 5-2网络技术学习指导(第4版)王协瑞答案
      • 11.5.1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 11.5.2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 11.5.3 第3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 11.5.4 第4章 结构化布线系统
      • 11.5.5 第5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 11.5.6 第6章  Internet基础
      • 11.5.7 第7章 网络安全与管理
    • 11.6 考试仿真模拟卷10套(鹭江出版社)-编写组
      • 11.6.1 第一套答案
      • 11.6.2 第二套答案
      • 11.6.3 第三套答案
      • 11.6.4 第四套答案
      • 11.6.5 第五套答案
      • 11.6.6 第六套答案
      • 11.6.7 第七套答案
      • 11.6.8 第八套答案
      • 11.6.9 第九套答案
      • 11.6.10 第十套答案
    • 11.7 考试精品练习8套-综合模拟考试卷(黄培忠)
      • 11.7.1 第一单元过关
      • 11.7.2 第二单元过关
      • 11.7.3 第三单元过关
      • 11.7.4 第四单元过关
      • 11.7.5 第五单元过关
      • 11.7.6 第六单元过关
      • 11.7.7 第七单元过关
      • 11.7.8 第八单元过关
      • 11.7.9 第一套答案
      • 11.7.10 第二套答案
      • 11.7.11 第三套答案
      • 11.7.12 第四套答案
      • 11.7.13 第五套答案
      • 11.7.14 第六套答案
      • 11.7.15 第七套答案
      • 11.7.16 第八套答案
    • 11.8 (刘丽双)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指导
      • 11.8.1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 11.8.2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 11.8.3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11.8.4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 11.8.5 第五章 网络操作系统
      • 11.8.6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组建
      • 11.8.7 第七章 Internet 基础
      • 11.8.8 第八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 11.8.9 模拟测试卷(一)
      • 11.8.10 模拟测试卷(二)
      • 11.8.11 模拟测试卷(三)
      • 11.8.12 模拟测试卷(四)
      • 11.8.13 模拟测试卷(五)
    • 11.9 6计算机网络基础周测月测综合卷答案
      • 11.9.1 周测1
      • 11.9.2 周测2
      • 11.9.3 周测3
      • 11.9.4 月考1
      • 11.9.5 周测5
      • 11.9.6 周测6
      • 11.9.7 周测7
      • 11.9.8 月考2
      • 11.9.9 周测9
      • 11.9.10 周测10
      • 11.9.11 周测11
      • 11.9.12 月考3
      • 11.9.13 周测13
      • 11.9.14 周测14
      • 11.9.15 周测15
      • 11.9.16 月考4
      • 11.9.17 综合试卷(一)
      • 11.9.18 综合试卷(二)
      • 11.9.19 综合试卷(三)
      • 11.9.20 综合试卷(四)
  • 12 5-2网络技术学习指导(第4版)王协瑞
    • 12.1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 12.2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 12.3 第3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 12.4 第4章 结构化布线系统
    • 12.5 第5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 12.6 第6章  Internet基础
    • 12.7 第7章 网络安全与管理
    • 12.8 第8章 网络新技术简介
    • 12.9 附录
  • 13 5-1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第4版)王协瑞
    • 13.1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 13.2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 13.3 第3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 13.4 第4章  结构化布线系统
    • 13.5 第5章 计算机网络设备
    • 13.6 第6章  Internet基础
    • 13.7 第7章  网络安全与管理
    • 13.8 第8章  局域网组建实例
第6章  Internet基础
  • 1 6.1  In...
  • 2 6.2  In...
  • 3 6.3 Internet...
  • 4 6.4  In...
  • 5 6.5 Internet...
  • 6 小结和习题
  • 7 习题答案

6章  Internet基础

Internet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已延伸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人们从Internet的应用中真正体会到了“资源共享”的意义。本章介绍 Internet 的基本技术和相关应用。

6.1  Internet概述

Internet 的全称是Internetwork,中文称为因特网。Internet是集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全球性计算机互联网,它是由世界范围内各种大大小小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全球性计算机网络。然而仅把Internet看作一个计算机网络,甚至只是一群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都是不全面的,因为计算机网络只是简单的传载信息的载体,Internet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在于信息本身,应该把它视为一个庞大的、实用的、可享受的信息源。

Internet上,使用者的地位是平等的。Internet用户不仅是信息资源的使用者,还可以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

6.1.1  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

1. Internet 的产生

Internet是各种新兴技术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为了保证其计算机系统在遭受敌方打击时不致全部瘫痪,投巨资由 BBN公司负责研究各个计算中心之间的通信方法。1969年,BBN 提出了被称为网络控制协议(Network Control ProtocolNCP)的分组交换网络协议,并且开发出对计算机进行网络控制的信息报文处理器(Information Message ProcessorIMP)。随后,分别位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研究所及犹他州立大学的四台大型计算机被首先连接起来,建立了全球第一个实验性计算机通信网络,即ARPANET

在总结第一阶段建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开始第二代网络协议的设计工作。在1972年的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上,与会代表就不同计算机和网络间的通信协议达成一致,并在1974年诞生了两个Internet基本协议,即Internet协议和传输控制协议,这两个协议合称为TCP/IP协议。所有连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只要各自遵照这个协议,就能通过网络传送任何以数字方式存在的文件或命令。1980年前后,ARPANET所有的主机都转向了TCP/IP协议。随着TCP/IP协议的标准化,ARPANET的规模不断扩大,不但美国内有许多网络与ARPANET相连,而且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通过远程通信线路采用TCP/IP协议将本地的计算机与网络连接进入 ABPANET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联入 ARPANET上的主机不断增多,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TCP/IP协议也最终成为计算机网络互联的核心技术。

1977年,连接在ARPANET上的节点已达57个,连接各类计算机100多台。在ARPA 网发展的同时,美国一些机构也开始建立自己的面向全国的计算机广域网,这些网络大多使用与ARPANET相同的IP协议。1983年,ARPANET被分成军用与民用两部分,其中民用部分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管理。该基金会将美国各地的计算机中心连接起来,并在1986年建起NSFNET,连接范围包括美国所有的大学和研究机构。NSFNET从一开始就采用TCP/IP协议,并采取层次结构,整个网络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三个层次:各大学的主机接人校园网,校园网联人地区网,地区网联人主干网,主干网通过高速通信线路与NSFNET连接。NSFNET以后又逐渐和全球各地原有的计算机网络相连,把Internet拓展到了全球范围。

在美国发展NSFNET的同时,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在建设与NSFNET兼容的网络,例如欧洲为研究机构建立的EBONEEuropenet等。这些网络的发展都为Internet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2.Internet的发展

虽然很久以前,人类就对计算机网络发生了兴趣,但Internet真正走向商业化、全球化,则是发生在最近几年的事情。在近几年,Internet已迅速发展成为信息最多、功能最强、覆盖面最大的全球性计算机网络。

1991年,时任美国国会参议员的戈尔率先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又在1993年宣布正式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genda of ActionNII),并在1994年投入启动资金5400万美元。伴随着这个宏大计划的展开,Internet开始为人们所熟悉。它也被看作是信息时代来临的标志,受到了全世界的热切关注。

除美国外,世界其他国家也开始意识到发展Internet的紧迫性。1993年,欧盟委员会主席德洛尔在关于"发展和就业"的一份白皮书中提出了建立欧洲"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当时计划在5年内投资330亿法郎发展欧洲的“信息高速公路”。19941020日,在欧洲运营计算机网络达10年之久的两大组织“欧洲网络机构协会”和“欧洲学术科研网”决定合并,成立泛欧科研教育网络协会。这也预示着“欧洲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的到来。

1994年开始,Internet开始由以科研教育服务为主向商业性计算机网络转变。一批以提供搜索引擎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公司(例如YahooInfoseek 等)诞生,这就好比是给人们打开了网络的“黑匣子”,丰富的网络资源终于能被有序地检索和阅览。同时,世界上几乎所有著名的国际公司都纷纷在网上建起自己的商业站点,并把公司的局域网联入Internet,开展起多种形式的网上服务。于是Internet被迅速地推进到各行各业,变得家喻户晓。

199411月,美国网景公司推出了其划时代的产品——Internet浏览器 Netscape Navigator 1.0,这又一次极大方便了人们在网上的搜索和浏览,因而激起了一次用户上网的高潮。据估计,仅仅在这个浏览器推出的一年内,全球Internet用户数就激增了一倍,达到3 000万人。

199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不再向Internet提供资金,Internet从此完全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1996年和1997年,由于各国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Internet在全球的拓展更加迅猛。经过多年的发展,Internet 已经成为连通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数千万台主机和数亿用户的网际网。

6.1.2  Internet的特点

Internet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

1Internet是开放的,Internet的开放性首先体现在它所采用的互联技术上。前面已经介绍过,TCP/IP协议是Internet的技术基础,而这一技术从发源之初,其设计目标就是为所有的计算机寻找一种能相互连接、交流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这些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就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直接交换。

另外,Internet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对用户的平等接纳及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上。在Internet上,任何人都是平等的,网络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这里没有社会地位的区分,也没有种族差异,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和其他用户进行通信沟通。

2Internet 对用户是透明的。假如一个中国的Internet用户想给美国的一个朋友发送电子邮件,他只需要知道收件人的邮箱地址,除此之外,无须了解他自己所使用的计算机是如何与对方的机器沟通的,而对方又是使用何种类型的计算机,更不需要了解他所发送的数据是经过什么样的通信线路进行传送的。也就是说,Internet上的用户可以只关心结果而不是过程,这种特性就是所谓的透明性。

由于Internet的发展和应用不能建立在每个用户都成为专家的基础之上,所以Internet的透明性对普通用户而言,不仅意味着方便,而且是必需的。

3Internet是一种自律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网络。在Internet上没有人约束你如何表达你的思想,这完全依赖用户自己,依靠所谓"网络道德"的制约。"自律"被视为Internet用户需要遵守的法律。

Internet是一个自我管理的网络体系。首先,Internet本身不属于某个国家或组织,Internet上的计算机属于Internet用户自己,由用户自己负责维护、升级。Internet上的数据通信线路属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电信部门,也不属于统一的实体。没有全球统一的官方组织规定这些设备的规格和使用,Internet这一体系完全是建立在民间的。其次,在Internet上广泛使用的一些网络标准,是由民间组织机构负责制定的。这些规则并不具备强制力,用户是否采用完全根据用户自己的意愿。

Internet上的许多技术是在自由、公开的环境中自我发展起来的,例如美国加州大学开发的TCP/IPCERN开发的WW等技术都向公众开放,供用户共享,任何一个Internet用户可以自由选用。正是这种公开,导致技术本身的优胜劣汰,最终能够形成共识并被广泛采用的技术就成为Internet不可缺少的技术,使Internet得到发展。

4Internet 的服务方式是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工作模式,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是一个逻辑概念,这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式,其优点主要在于系统的客户端应用程序和服务器部件分别运行在不同的计算机上,系统中每台服务器都可以适应各部件的要求,这对于硬件和软件的变化显示出极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而且易于对系统进行扩充和缩小。

5Internet是一种交互式的信息传播媒体,就其发展以及网络上的资源而言,它已经超越了一般的计算机网络或者是信息处理系统的范畴,它更多类似于一种综合性、交互式的信息传播媒体。在Internet上,用户可以主动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同时也可以利用Internet 将自己的愿望进行反馈,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Internet 的交互性使得用户成为整个传播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参与者。

6.1.3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早在1986年,中国的有关学术部门就开始努力将Internet引人中国,但是最早建成的学术网络只是和Internet进行电子邮件交换,并不能算真正的Internet的一部分。到19945 19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为第一个正式接人Internet的中国内地机构。

199410月,由国家计委投资,国家教委主持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开始启动。该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科研的基础设施,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把全国大部分高等学校和一部分中学连接起来,推动这些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和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从而极大地改善我国大学教育和科研的基础环境,推动我国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

19954月,中国科学院启动京外单位联网工程(即“百所联网”工程)。其目标是在北京地区已经入网的30多个研究所的基础上把网络扩展到全国24个城市,实现国内各学术机构的计算机互联并和Internet相连。在此基础上,网络不断扩展,逐步连接了中国科学院以外的一批科研院所和科技单位,成为一个面向科技用户、科技管理部门及与科技有关的政府部门服务的全国性网络,取名"中国科技网"CSTNET)。

19961月,由原邮电部建设的Internet接入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的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全国范围内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CHINANET是原邮电部门经营管理的基于Internet网络技术的中国公用Internet网,是中国Internet 的骨干网。通过接入国际 Internet,而使 CHINANET成为国际 Internet 的一部分。通过CHINANET的灵活接入方式和遍布全国各个城市的接入点,用户可以方便地接入国际Internet,享用Internet上的丰富资源和各种服务。

19969月,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连入美国的256 kbps专线正式开通。中国金桥信息网宣布开始提供Internet服务,主要提供专线集团用户的接人和个人用户的单点上网服务。

1997年,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实现了四个互联网的互联互通。由此,Internet的应用在我国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2008年,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全面优化,资源保有量稳步增长,资源应用水平显著提升,互联网应用更加丰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我国网民规模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互联网模式不断创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速以及公共服务线上化步伐加快,成为国民规模增长推动力。

当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服务迅速普及,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新的应用模式不断涌现,Internet 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并引领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Internet 的产生和发展已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持续膨胀和新型网络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现有的Internet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方面,现有的Internet可扩展性差,卫地址空间不够,将来会需要大量的公有地址(比如信息家电、移动终端、工业传感器、自动售货机、汽车等对地址的需求),IPv4无法为急剧增长的用户群提供服务;另一方面,新的分布式多媒体在线应用(比如对服务质量和安全高度敏感的端到端实时语音及视频应用),对Internet 的影响以及引出的问题已超出了目前IPv4所能解决的范围。这就需要一个新的网络体系结构,提供更高、更完善的网络性能,包括更高的带宽、更高的服务质量(QoS)、可移动性和网络安全性、智能化的网络管理模式等。另外,无处不在的信息与通信服务方式,都需要通过探索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下一代InternetInternet Ⅱ)应运而生。下一代Internet由大学高级Internet发展联盟(UCAID)干1998年提出,有170所大学参加,致力于发展 IPv6、多终点传输、服务质量技术、数字图书馆及虚拟实验室等应用。其中IPv6通过采用128位的地址空间替代IPv432 位地址空间来扩充Internet的地址容量,使得IP地址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不再成为限制网络规模的因素,同时在安全性、服务质量及移动性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IPv6解决的不仅仅是IP地址空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推动业务创新,使Internet能够承担更多的任务,为以IP为基础的网络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IPv6为基础核心协议的下一代网络,将成为国家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并带动国民经济,从基础教育、科研、医疗、能源、交通、金融、环保、工业到家电产业等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在人类社会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的网络将提供无处不在的信息与通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