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原理

谭家万

目录

  • 1 船体形状
    • 1.1 型线图
    • 1.2 船舶尺度
    • 1.3 主尺度比
    • 1.4 船型系数
  • 2 船体计算的近似积分方法
    • 2.1 梯形法
    • 2.2 辛氏第一法则
    • 2.3 辛氏第二法则
  • 3 浮性
    • 3.1 浮体的平衡条件与船舶浮态
    • 3.2 船舶的重量及船舶重心的计算
    • 3.3 船舶排水量的计算
    • 3.4 正浮状态下船舶排水量和浮心坐标曲线
    • 3.5 邦金曲线和费尔索夫图谱
    • 3.6 平行沉浮及每厘米吃水吨数
    • 3.7 舷外水密度的改变对吃水量的影响
    • 3.8 储备浮力和载重线标志
  • 4 稳性
    • 4.1 船舶稳性的基本概念
    • 4.2 船舶的三种平衡状态
    • 4.3 船舶等容微倾的倾斜轴
    • 4.4 稳心半径
    • 4.5 初稳性方程
    • 4.6 初稳性高度的计算
    • 4.7 船内重物的垂向移动对稳性的影响
    • 4.8 船内重物的横向移动对稳性的影响
    • 4.9 船内悬挂重物对稳性的影响
    • 4.10 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
    • 4.11 装卸重物后船舶初稳性的计算思路
    • 4.12 直壁假设的初稳性高度计算
    • 4.13 任意位置装卸重物对初稳性影响的计算思路
    • 4.14 大倾角稳性的特点
    • 4.15 静稳性曲线图的特征
    • 4.16 复原力臂计算
    • 4.17 横倾力矩的计算方法
    • 4.18 横倾力矩的性质
    • 4.19 船舶静平衡
    • 4.20 船舶动平衡
    • 4.21 动稳性曲线图及其应用
    • 4.22 最小倾覆力矩的影响因素
  • 5 吃水差
    • 5.1 船舶航行对吃水和吃水差的要求
    • 5.2 船舶纵稳性
    • 5.3 船内重物纵向移动对吃水差的影响
    • 5.4 装卸重物对吃水差的影响
    • 5.5 少量装卸重物对吃水差的影响
    • 5.6 舷外水密度改变对吃水差的影响
    • 5.7 船舶进坞时船底受力计算
    • 5.8 船舶搁浅位置及船底受力计算
  • 6 船舶的分舱与破损稳性
    • 6.1 可浸长度
    • 6.2 船舶稳性的计算方法
    • 6.3 船舶分舱
  • 7 船体强度
    • 7.1 船体强度概念
    • 7.2 总纵弯曲力矩和切力的计算
    • 7.3 影响弯矩和剪力的因素
    • 7.4 船体剖面模数
    • 7.5 总纵弯曲应力与总纵剪切应力
    • 7.6 最大弯矩的近似计算公式与移载对船中弯矩的影响
可浸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