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石瑛 李艳梅 姜琳琳 黄亮 韦洪发

目录

  • 1 第一章 绪论
    • 1.1 新时代 新征程
    • 1.2 民族复兴 青年担当
    • 1.3 为什么要学习“基础”课?
  • 2 第二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 2.1 为人之思:人的本质
    • 2.2 何谓人生观
    • 2.3 人应该怎样生活?(上)
    • 2.4 人应该怎样生活?(下)
    • 2.5 让人生充满意义(上)
    • 2.6 让人生充满意义(下)
    • 2.7 反对错误人生观(上)
    • 2.8 反对错误人生观(下)
    • 2.9 人应该追求什么?(上)
    • 2.10 人应该追求什么?(下)
  • 3 第三章 坚定理想信念
    • 3.1 理想 信念 人生
    • 3.2 马克思是对的
    • 3.3 理想的“远”与“近”
    • 3.4 当理想照进现实
    • 3.5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 3.6 理想的“大”与“小”
    • 3.7 将最美的青春留给梦想
  • 4 第四章 弘扬中国精神
    • 4.1 精神图腾
    • 4.2 国魂与国梦
    • 4.3 爱国赤子心
    • 4.4 爱国“新”论
    • 4.5 国家兴亡 我的责任
    • 4.6 既有创新禀赋 何不乘势而为
    • 4.7 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
  • 5 第五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 5.2 当代中国为什么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 5.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 5.6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 5.7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 第六章 明大德守功德严私德
    • 6.1 道德从哪里来
    • 6.2 道德有什么用
    • 6.3 传承优秀文化基因
    • 6.4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 6.5 明大德
    • 6.6 守公德
    • 6.7 严私德
    • 6.8 为中国梦而奋斗
    • 6.9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 7 第七章 尊法学法用法
    • 7.1 法律的历史
    • 7.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 7.3 我国宪法的由来
    • 7.4 如何理解“宪法至上”
    • 7.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7.6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 7.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一)
    • 7.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二)
    • 7.9 走好法治斑马线
    • 7.10 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
    • 7.11 依法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
    • 7.12 权利无界?
  • 8 阅读
    • 8.1 阅读
道德从哪里来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公民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规范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包括道德核心、道德原则、道德的基本要求和一系列的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

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它不仅体现了道德的先进性与道德的广泛性的统一,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道德的统一。

“爱国守法”是公民对国家的最首要的道德义务。公民应当热爱国家、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维护国家的尊严,保守国家的机密,敢于同一切危害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行为作斗争,把对国家的一切义务和责任看成是自己的天职。“守法”是公民道德的最低层次的要求。公民应当维护法律确定的最基本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尽法律所规定的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爱国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公民通过爱国守法去实践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

“明礼诚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规范。在我国,无论在何种场合,无论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公民彼此都应该讲文明、讲礼貌、讲诚实、讲信用。我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公民能否明礼,关系到世界对我们国家的形象和文明程度的评价,因此,“明礼”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它是公民道德人格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在经济活动中要诚信,杜绝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信守诺言,忠诚待人。

“团结友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的基本规范。每一个公民,不论民族、年龄、职业,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公民之间应该彼此团结,相互友爱,建立起一种和睦亲爱的关系。现实中,对他人友善的人也必然会得到他人的友善。团结是力量的源泉。能否团结、友善,关系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幸福,也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兴衰。要做到团结友善,就必须怀着友好的愿望,抱着彼此平等的心理相互对待,就必须对已严、对人宽,就必须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然,团结友善必须是在正义原则之下的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是公民对待生活、对待自身的道德规范。作为一个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劳动的义务,应当懂得没有勤奋就不会有社会财富的道理,推崇勤劳,反对懒惰和游手好闲。公民还应该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应当自强不息,不断进取,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凡事尽量依靠自己而不依赖他人。

“敬业奉献”是公民对待职业活动的道德规范。每一个公民都要从事一定的职业,职业是公民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对待职业或事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出有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