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石瑛 李艳梅 姜琳琳 黄亮 韦洪发

目录

  • 1 第一章 绪论
    • 1.1 新时代 新征程
    • 1.2 民族复兴 青年担当
    • 1.3 为什么要学习“基础”课?
  • 2 第二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 2.1 为人之思:人的本质
    • 2.2 何谓人生观
    • 2.3 人应该怎样生活?(上)
    • 2.4 人应该怎样生活?(下)
    • 2.5 让人生充满意义(上)
    • 2.6 让人生充满意义(下)
    • 2.7 反对错误人生观(上)
    • 2.8 反对错误人生观(下)
    • 2.9 人应该追求什么?(上)
    • 2.10 人应该追求什么?(下)
  • 3 第三章 坚定理想信念
    • 3.1 理想 信念 人生
    • 3.2 马克思是对的
    • 3.3 理想的“远”与“近”
    • 3.4 当理想照进现实
    • 3.5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 3.6 理想的“大”与“小”
    • 3.7 将最美的青春留给梦想
  • 4 第四章 弘扬中国精神
    • 4.1 精神图腾
    • 4.2 国魂与国梦
    • 4.3 爱国赤子心
    • 4.4 爱国“新”论
    • 4.5 国家兴亡 我的责任
    • 4.6 既有创新禀赋 何不乘势而为
    • 4.7 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
  • 5 第五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 5.2 当代中国为什么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 5.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 5.6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 5.7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 第六章 明大德守功德严私德
    • 6.1 道德从哪里来
    • 6.2 道德有什么用
    • 6.3 传承优秀文化基因
    • 6.4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 6.5 明大德
    • 6.6 守公德
    • 6.7 严私德
    • 6.8 为中国梦而奋斗
    • 6.9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 7 第七章 尊法学法用法
    • 7.1 法律的历史
    • 7.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 7.3 我国宪法的由来
    • 7.4 如何理解“宪法至上”
    • 7.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7.6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 7.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一)
    • 7.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二)
    • 7.9 走好法治斑马线
    • 7.10 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
    • 7.11 依法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
    • 7.12 权利无界?
  • 8 阅读
    • 8.1 阅读
精神图腾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红船——中共一大纪念船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就是在这条游船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

建国后,南湖引起了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注。早在1959年初,当时的嘉兴县委在筹建南湖的革命纪念馆过程中,曾经就建南湖纪念馆的事情通过中央有关部门向毛主席作过汇报。当时,国家文物局明确提出:南湖建革命纪念馆的中心,是“船”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到底是条什么船。然而,由于历经多年,当年十分普通的这种游览船到解放后几乎已无迹可寻。为此,筹建领导小组进行广泛调查访问,向包括老船主、老渔民、老游客以及原南湖边的茶馆、酒肆、客栈、旅店的老板伙计等各式人等,征集了大量线索,并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了模型,送到中央办公厅。毛主席提议请董老好好看看,因为他的记性特别好。董老仔细察看后,基本作了肯定,同时指出:当年开会是一条极普通的游船,因为怕引起人们注意。另外,游船后面还带一条小船。随后,又征询了当年在船头望风的李达夫人王会悟的意见,并请她作了补充。由此,筹建领导小组确定:这是一条单夹弄丝网船,船后带一只拖梢船。

仿制的这艘单夹弄丝网船,船身全长约16米,宽3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中舱放一方桌,桌上摆设茶具,周围放着椅凳,前舱搭有凉棚,房舱设有床榻,后舱置有橱灶等物,船艄系一小拖梢船,为当时进城购物接人等所用。1959年国庆节,这条仿制的纪念船正式对外展出。当地群众则亲切地称之为“红船”。久而久之,“红船”就成了这条纪念船的代名词。之后,“红船”就一直停泊在南湖烟雨楼前湖心岛东南岸边的水面上,向人们展示着当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生动历史场景。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在视察南湖时,仔细察看了纪念船的内外,并非常激动地说:“这条船仿制得很象,很成功。”随后,他又欣然提笔,赋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濛访旧踪。

中共一大南湖会议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此时,以李大钊和陈独秀为首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分别在北京、上海等地相约建立共产党组织,并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积极响应。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各地党组织派出代表参会的有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以及受陈独秀派遣的包惠僧,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共产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柯尔斯基列席会议。7月30日晚,一大会场遭法租界巡捕搜查。经代表们商定,8月2日,中共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在嘉兴南湖一条画舫上举行。李汉俊、马林、尼柯尔斯基、陈公博未出席。

中共一大南湖会议讨论通过了党的《纲领》和关于工作任务的决议草案,规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和组织形式,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会议决定暂不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只设立中央局作为中央的临时领导机构。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选举陈独秀担任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负责宣传工作。

中共一大的胜利闭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