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计算机基础
    •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 1.2 数据编码
    • 1.3 计算机系统
  • 2 计算机操作基础
    • 2.1 操作系统认知
    • 2.2 Windows 7基础知识
    • 2.3 Windows 7基本操作
      • 2.3.1 鼠标操作
      • 2.3.2 桌面简介
      • 2.3.3 窗口和对话框
      • 2.3.4 菜单和工具栏
      • 2.3.5 启动和退出应用程序
      • 2.3.6 剪贴板的使用
    • 2.4 Windows资源管理器
    • 2.5 Windows 7控制面板
    • 2.6 Windows 7输入法的设置和使用
  • 3 WORD 2010使用
    • 3.1 普通文档的制作
      • 3.1.1 文档的创建和保存
      • 3.1.2 字符和段落格式的设置
      • 3.1.3 字符的查找和替换
      • 3.1.4 水印背景的制作
      • 3.1.5 课后习题
    • 3.2 文档的版式编排
      • 3.2.1 设置页面
      • 3.2.2 插入艺术字
      • 3.2.3 设置分栏格式
      • 3.2.4 设置边框和底纹
      • 3.2.5 插入文本框
      • 3.2.6 插入图片
      • 3.2.7 设置脚注、尾注和批注
      • 3.2.8 设置页眉、页脚和页码
      • 3.2.9 打印文档
      • 3.2.10 课后习题
    • 3.3 长文档的排版
      • 3.3.1 样式的创建与应用
      • 3.3.2 创建目录
      • 3.3.3 课后习题
    • 3.4 文档表格处理
  • 4 EXCEL 2010使用
    • 4.1 EXCEL基础知识
      • 4.1.1 引言
      • 4.1.2 EXCEL启动与退出
      • 4.1.3 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相关知识
    • 4.2 EXCEL基本操作
      • 4.2.1 工作簿操作
      • 4.2.2 工作表操作
      • 4.2.3 行列的操作
    • 4.3 数据的录入
      • 4.3.1 一般数据录入
      • 4.3.2 序列数据录入
      • 4.3.3 列表数据的录入
      • 4.3.4 单元格批注
    • 4.4 表格的美化
      • 4.4.1 表格字体及对齐格式
      • 4.4.2 表格的边框和底纹
      • 4.4.3 自动套用及条件格式
    • 4.5 EXCEL公式的使用
    • 4.6 EXCEL函数使用
    • 4.7 EXCEL中的数据图表
    • 4.8 数据的筛选
    • 4.9 数据的排序、分类汇总
      • 4.9.1 数据的排序
      • 4.9.2 分类汇总
  • 5 Power Point 2010
    • 5.1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 5.1.1 PowerPoint的工作环境
      • 5.1.2 创建演示文稿
    • 5.2 演示文稿的充实与美化
      • 5.2.1 创建幻灯片
      • 5.2.2 修饰幻灯片
      • 5.2.3 动画设置
      • 5.2.4 幻灯片切换
      • 5.2.5 幻灯片的放映及保存
  • 6 网络基础知识
    •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 6.2 IP地址及其分类
    • 6.3 Internet简单应用
EXCEL公式的使用

1. 公式的概念

以“=”开始,用运算符连接运算数构成的一个等式。通过公式可以对表格中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最终返回我们需要的结果。

2. 公式的组成

公式的组成运算符和运算数。 

运算数:常数、单元格地址、函数,字符,数字等。

       =5*10-20            常数运算                    

       =A6+B1              对单元格A6和B1中的值相加

       =SQRT(10+A2)        使用Excel函数,SQRT表示求开方根

 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文本运算符和关系运算符 

运算优先级:%、^、*和/、+和-、&、比较运算符(括号可以改变优先级)

3.公式使用举例

下面我们来写几个公式看下公式的具体使用

=8^3*25%   表示8的立方再乘以0.25,结果为128
=5*8/2^3-B2/4  若单元格B2的值是12,则结果为2
=”计算机” & ”电脑” 运算结果是”计算机电脑”
= A1 & A2   

把单元格A1和A2中的文本进行连接而生成一个新的文本

= B2<42  比较结果为TRUE   (设B2的值是12)
= B2>=32 比较结果为FALSE
= B2<12  比较结果为FALSE
= A3+80  

假设A3为日期型数据,则A3+80表示日期A3加上80天


4. 公式的复制

当在一个单元格中输入一个公式后,Excel会自动加以运算,并将运算结果存放在该单元中。我们可以通过拖动填充柄的方法对该单元格中的公司进行复制,如果复制的公司中参加运算数有单元格地址时,在公司过复制程中,公式中引用的单元格地址会发生变动,单元格地址的变动会带动公式所在单元格的值也随之变动。使用公司的复制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得到结果。

5. 单元格地址的表示方式

为什么在复制公式的过程中单元格地址会发生变动呢?

这跟单元格地址引用有关,下面我们来看下单元格地址的表示。 EXCEL中单元格地址有三种表示方式:

1)相对地址:表示方法:以列标和行号组成,如A1,B2,C3。

使用相对地址表示法,在公式 复制时,若引用公式的单元格地址发生变动,公式中的相对地址会随之变动。例:我们前面的例子就是使用了单元格相对地址引用。

2)绝对地址:表示方法:在列标和行号前加上都加上 “$”符号,如$A$1,$B$2等。

使用绝对地址表示法,在公式复制时,公式中的绝对地址保持不变。$符号的作用就是让公式在复制时行列不随单元格的位置改变。例:

3)混合地址:它是上述两种地址的混合使用,即在一个单元格地址中即有相对地址又有绝对地址。 

表示方法:在需要绝对引用的列标或行号前加上$符号。可以把$符号加在列标前,如$A1(绝对列相对行),或者把$ 符号加在行号前,A$1(相对列绝对行) 。一个形象的比喻,可以把$符号看做是一把锁,放在列标前面,就把列标锁住,放在行号前面,就把行号锁住。

公式复制时,公式中相对行和相对列部分会随引用公式的单元格地址变动而变动,而绝对行和绝对列部分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