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技巧

赵永忠

目录

  • 1 有效沟通的概说
    • 1.1 人际沟通是交流信息的过程
    • 1.2 人际沟通是有目的的活动
    • 1.3 沟通有多种形式
  • 2 有效沟通的一般规律
    • 2.1 沟通中潜在的需要
    • 2.2 信息是一个结合体
    • 2.3 信息的意义因人而异
    • 2.4 信息可以表达不同程度的礼貌
  • 3 有声语言的有效沟通
    • 3.1 自信地交流
    • 3.2 保持良好情绪,避免以偏概全
    • 3.3 区分事实与推论,按照事实描述
    • 3.4 真诚赞美和谨慎评价
    • 3.5 不断学习,动态评价
  • 4 非语言信息的有效沟通
    • 4.1 身体姿势
    • 4.2 表情交流
    • 4.3 眼神交流
    • 4.4 身体接触
    • 4.5 空间信息
    • 4.6 衣着和身体饰物
  • 5 有效沟通中的倾听
    • 5.1 引言
    • 5.2 移情倾听和客观倾听
    • 5.3 表层倾听和深层倾听
    • 5.4 积极倾听和消极倾听
  • 6 发现身边的的陌生贵人
    • 6.1 我们需要陌生贵人
    • 6.2 与身边贵人的沟通障碍
    • 6.3 与身边贵人的有效沟通
  • 7 阅读
    • 7.1 阅读
人际沟通是有目的的活动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沟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客观世界、了解身边的人。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学习的格言。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要

呼吸


  
食物睡眠
  
生理平衡
  
分泌 

  如果这些需要(除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第二层次:安全上的需要

人身安全 健康保障 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 道德保障 工作职位保障
  

家庭安全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第三层次: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友情 爱情 性亲密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

自我尊重 信心 成就 

对他人尊重

被他人尊重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

道德
  
创造力
  
自觉性
  
问题解决能力
  
公正
  
接受现实能力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我们通过沟通活动影响了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沟通既满足自己交往的需要,又达到影响他人的效果。 

有学者认为,所有的人际沟通活动都具有劝说性质。

我们每个人都从内心希望自己是一个健谈的人,可是有的人见熟人话痨,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却找不着话题,特别尴尬。

求职面试的时候,人家几乎都会问你一个问题:你有什么爱好?关注的就是你的沟通能力。


《情商》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在书中说:

若要获得成功,复杂地思考、沟通和社交技能,通常比传统的智商或职业技能更重要。 

 



沟通不仅是消磨时间,还可以调整我们的行为和心态,在紧张中得到休息。

有人跟你聊天,再远的路程也不觉寂寞。沟通内容是丰富的,谈天说地,思古论今,既消磨了时间,又调整了你的行为和心态,在紧张的生活环境中得到休息、得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