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导论
    • 1.1 职涯三人行研讨
    • 1.2 职业生涯规划定位
    • 1.3 职业生涯规划的技术
    • 1.4 从“职业”到“生涯”
    • 1.5 系统生涯规划模型
    • 1.6 生涯发展的阶段观(上)
    • 1.7 生涯发展的阶段观(下)
    • 1.8 生涯的广泛性
    • 1.9 本章三人行小结
  • 2 生涯价值定位
    • 2.1 自我探索概述
    • 2.2 价值观概述
    • 2.3 八种职业价值观的内涵
    • 2.4 八种职业价值观删除练习
    • 2.5 角色榜样练习
    • 2.6 整合价值观练习
    • 2.7 价值观与职业选择
    • 2.8 本章三人行小结
  • 3 环境资源探索与开发
    • 3.1 生涯愿景探索
    • 3.2 拓展理解的“职业世界”
    • 3.3 学群分类和兴趣分类
    • 3.4 从HPF来了解职业发展
    • 3.5 信息对称化
    • 3.6 趋势行动(上)
    • 3.7 趋势行动(下)
    • 3.8 “路径依赖”与“资源诅咒”
    • 3.9 基于HPF的生涯人物访谈
    • 3.10 本章三人行小结
  • 4 自我探索
    • 4.1 技能探索
      • 4.1.1 把握自己的技能
      • 4.1.2 把握环境资源的KST
      • 4.1.3 上大学与大学之外的比较
      • 4.1.4 大学阶段的知识学习目标(上)
      • 4.1.5 大学阶段的知识学习目标(下)
      • 4.1.6 大学阶段的知识学习策略
      • 4.1.7 充分表达专业知识的策略
      • 4.1.8 技能呈现的依据与目标
      • 4.1.9 品质培养的目标
      • 4.1.10 提升品质的策略
      • 4.1.11 企业在选人的时候会关注什么
      • 4.1.12 技能的提升策略
    • 4.2 兴趣探索
      • 4.2.1 澄清职业兴趣的内涵
      • 4.2.2 兴趣的自我反思练习
      • 4.2.3 兴趣的自我反思总结
      • 4.2.4 环游兴趣岛介绍
      • 4.2.5 兴趣岛分享练习
      • 4.2.6 理解兴趣的六种类型(上)
      • 4.2.7 理解兴趣的六种类型(下)
      • 4.2.8 兴趣与职业选择(上)
      • 4.2.9 兴趣与职业选择(下)
      • 4.2.10 兴趣的发展性(上)
      • 4.2.11 兴趣的发展性(下)
      • 4.2.12 与兴趣有关的生涯困惑(上)
      • 4.2.13 与兴趣有关的生涯困惑(下)
    • 4.3 本章三人行小结
  • 5 决策流程与决策风格
    • 5.1 决策的意义
    • 5.2 理解决策
    • 5.3 决策风格
    • 5.4 信息加工金字塔—沟通(C)、分析(A)、综合(S)
    • 5.5 综合(S)-发现目标的方法(一)
    • 5.6 综合(S)-发现目标的方法(二)
    • 5.7 信息加工金字塔-评估(V)
    • 5.8 信息加工金字塔-执行(E)
    • 5.9 决策质量评估
    • 5.10 本章三人行小结
  • 6 职业素养
    • 6.1 思维力
      • 6.1.1 思维力
      • 6.1.2 症状解之简化策略
      • 6.1.3 症状解之战略区隔
      • 6.1.4 症状解之目标侵蚀
      • 6.1.5 杠杆解之回归基本点
      • 6.1.6 杠杆解之拓宽的思考边界
      • 6.1.7 杠杆解之延迟效应
      • 6.1.8 杠杆解的问题解决应用
    • 6.2 自我效能
      • 6.2.1 理解自我效能感
      • 6.2.2 自我效能感来源及影响
      • 6.2.3 提升自我效能的方法
    • 6.3 沟通与演讲
      • 6.3.1 沟通的本质
      • 6.3.2 积极倾听
      • 6.3.3 倾听的技巧
      • 6.3.4 有效表达
      • 6.3.5 演讲是什么
      • 6.3.6 演讲如何开场
      • 6.3.7 演讲中间部分注意的问题(一)
      • 6.3.8 演讲中间部分注意的问题(二)
      • 6.3.9 演讲的结尾
    • 6.4 本章三人行小结
  • 7 就业指导
    • 7.1 求职策略
      • 7.1.1 求职准备:硬件——就业力
      • 7.1.2 就业力之生涯认同
      • 7.1.3 就业力之个人适应力
      • 7.1.4 就业力之社会与人力资本
      • 7.1.5 求职中的渠道开拓
      • 7.1.6 求职中的人际资源开拓
      • 7.1.7 知彼:招聘者的思考
    • 7.2 求职中的职业化礼仪
      • 7.2.1 求职中的职业化
      • 7.2.2 简历中呈现的职业化礼仪
      • 7.2.3 仪容仪表礼仪
      • 7.2.4 求职中的仪态
      • 7.2.5 面试沟通中的职业化礼仪
      • 7.2.6 面试中的“影响”力
      • 7.2.7 面试中的非语言礼仪
      • 7.2.8 模拟面试与分析
    • 7.3 简历指导
      • 7.3.1 初步了解简历
      • 7.3.2 简历第一步:形象专业
      • 7.3.3 简历第二步:人岗匹配(上)
      • 7.3.4 简历第二步:人岗匹配(中)
      • 7.3.5 简历第二步:人岗匹配(下)
      • 7.3.6 简历第三步:会讲故事
    • 7.4 面试指导
      • 7.4.1 面试前的准备
      • 7.4.2 面试形式之多对一
      • 7.4.3 无领导小组讨论
      • 7.4.4 面试常见问题应对小技巧分享
      • 7.4.5 面试后的行动以及求职中的心理调适
    • 7.5 本章三人行小结
  • 8 职业生涯行动
    • 8.1 生涯支持资源
    • 8.2 教练的理念
    • 8.3 人生的长度
    • 8.4 人生的宽度
    • 8.5 人生的高度(一)
    • 8.6 人生的高度(二)
    • 8.7 人生的温度
    • 8.8 教练的总结
    • 8.9 本章三人行小结
  • 9 职业测评
    • 9.1 如何用好职业测评工具
      • 9.1.1 职业测评的解读
      • 9.1.2 职业测评使用详解
      • 9.1.3 职业测评案例分析
      • 9.1.4 测评使用答疑
从“职业”到“生涯”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祖籍宋国夏邑 (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 ,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授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即《诗》、《书》、《》、《》、《》、《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出处

论语·为政》:曰:‘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还要根据“道”来理解,孔子在《易传》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道是无形的,器是有形的。器即器物,所有有形的物质都是器,不单指器皿;而道,是所有器物所存在、运动、发展的总规律,是无形的。但是,道器不离,无形的规律的道,恰好就存在于有形的器物之中。

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在孔子看来,只有悟道,特别是修到天道与本心为一,才有信仰,才有驾驭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即便讲应用,也是强调以不变应万变!一旦明道,即阳明先生讲的致良知,则可以持经达变,抱一应万,待人接物事事可为!君子不器,并不是说可以脱离实际,忽略现实,因为阴阳一体,道器不离,悟道总是在器中,悟道后还是在器中运用!

《论语》在这里讲到了君子,什么是君子呢?下面提到: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儒家孔孟思想,经常提到君子,什么是君子?将来我们还要讨论到的,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在这里不发挥。我们这里只讲子贡问“君子”,孔子是怎么答复他的?孔子说,把实际的行动摆在言论的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先做,用不着你说,做完了,大家都会跟从你,顺从你。古今中外,人类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多半爱吹牛,很少见诸于事实;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所以,孔子说,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

涵义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是这样写的——?,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道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我们前面讲到的,过去的历史,对于人才,有三个基本的原则,便是才、德、学。有些人的品德是天生的——品德往往大半出于天性——但没有才能。我们知道有品德的人,可以守成,教这种人到大后方坐镇,好得很;教他设法打开一个局面,冲出去,那他办不到,他没有这个才,他只有守成之才,没有开创之才。所以守成之才,偏重品德。而才德两个字很难兼全的,但有一个东西可以补救,那就是学,用学问来培养那所缺的一面。有些人虽然天生有才有德,但还是须要学问来培养的。

学问

讲到学问,就须两件事,一是要学,一是要问。多向人家请教,多向人家学习,接受前人的经验,加以自己从经验中得来的,便是学问。但“学而不思则罔”,有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那么就是迂阔疏远,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了,没有用处。如此可以作学者,像我们一样——教书,吹吹牛,不但学术界如此,别的圈子也是一样,有学识,但没有真思想,这就是不切实际的“罔”了。

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学则殆”。他们有思想,有天才,但没有经过学问的踏实锻炼,那也是非常危险的。许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为,自己误以为那便是创作,结果陷于自害害人。

尤其是目前的中国青年,身受古今中外思潮的交流、撞击,思想的彷徨与矛盾,情绪的郁闷与烦躁,充分显示出时代性的紊乱和不安,因此形成了青少年们的病态心理。而代表上一代的老辈子人物,悲叹穷庐,伤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大有日暮途穷,不可一日的忧虑;其实童稚无知,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人间,宛如一张白纸,染之朱则赤,染之墨则黑,结果因为父母的主观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涂涂抹抹,使他们成了五光十色,烂污一片,不是把他们逼成了书呆子,就是把他们逼成太保,还不是真的太保。我经常说,真太保是创造历史的人才。所以老一辈人的思想,无论是做父母的,当教师的,或者领导人的,都应该先要有一番自我教育才行。尤其是搞教育、领导文化思想的,更不能不清楚这个问题。

所以青少年教育的问题,首先要注意他们的幻想,因为幻想就是学问的基础。据我的研究,无论古今中外,每一个人学问、事业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少年时期的这一段,从少年时期的这一段,从少年的个性就可以看到中年老年的成果。一个人的一生,也只是把少年时期的理想加上学问的培养而已,到了中年的事业就是少年理想的发挥,晚年就回忆自己中少年那一段的成果。所以我说历史文化,无论中外,永远年轻,永远只有三十岁,没有五千年,为什么呢?人的聪明智慧都在四十岁以前发挥,就是从科学方面也可以看到,四十岁以后,就难得有新的发明,每个人的成就都在十几岁到二三十岁这个阶段,人类在这一段时间的成果,累积起来,就变成文化历史。人类的脑子长到完全成熟的时候,正在五六十岁,可是他大半像苹果一样,就此落地了。所以人类智慧永远在这三四十的阶段作接力赛,永远以二三十年的经验接下去,结果上下五千年历史,只有二三十年的经验而已。所以人类基本问题没有解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宇宙从哪里来的?人生究竟如何?还是没有绝对的答案。因此,有了思想,还要力学。上面所说,有了学问而没有思想则“罔”,没有用处;相反的,有了思想就要学问来培养,如青少年们,天才奔放,但不力学,就像美国有些青少年一样,由吸毒而裸奔,以后还不知道玩出什么花样。所以思想没有学问去培养,则“殆”,危险

孔子说:“君子不器。” (《为政篇》)

依据《系辞传》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古人多是在“道”(德)与 “器”对举的意义上理解这句话。如朱熹《论语集注》就在“德体器用”的基础上将之解释为:“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用今人的话来作解释,所谓君子,首先是作为一个兼具理性与感性的人而存在,他应该具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

怎样看待孔子的多能(多才多艺)?孔子认为自己多能只是因少时贫贱,为谋生才不得不多学几项手艺啊。孔子认为这些手艺、技艺只是谋生手段,因而是“鄙事”,所以君子也就不必强求自己“多才多艺”。由此,就不能由“君子不器”得出君子必须多才多艺的结论。孔子曾问弟子赐这样一个问题:“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赐对此作了肯定回答并反问到:难道不是这样啊?孔子回答说:“非也!予一以贯之。” 重要的不是多,而是要有个一贯处。这个一贯处就是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

如果“君子不器”表明君子既不能拘于一才一艺,也不必多才多艺,那么孔子想要表明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子牢在这场对话最后补充了孔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吾不试,故艺”,朱子对此的解释是:“言由不为世用,故得以习于艺而通之。” 朱子在此的解释与他将“不器”解释为“用无不周”表达的是同样一个意思,因而这里面凸现的依然是个道体器用的关系。

至此,可以得出结论说:“君子不器”乃是说一个君子不能拘于一才一艺,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多才多艺,而是要通于艺、游于艺。而“器”呢?器就是指那些非君子拘于一才一艺,或某几种技艺和技能,“这里的‘器’就是指脱离了原发境域的技艺;它堕落为有某种固定形式、并因而难于彼此沟通的谋生技巧和艺能。

<论语>中有句话叫“君子不器”,意思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