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TRIZ概述
    • 1.1 企业的寿命在变短
    • 1.2 产品时代
    • 1.3 产品利润的缩窄
    • 1.4 产品利润的重要拐点
    • 1.5 不同阶段的创新活动
    • 1.6 产品生命周期带来的创新难题
    • 1.7 研发工程师的使命
    • 1.8 中国工程师的短板
    • 1.9 技术创新
    • 1.10 你不了解的阿奇舒勒
    • 1.11 国外TRIZ案例:三星
    • 1.12 国内TRIZ应用概况
  • 2 TRIZ解决问题流程——傻瓜版
    • 2.1 TRIZ基本逻辑
    • 2.2 TRIZ的基本逻辑——示例
    • 2.3 TRIZ不适用的场景
    • 2.4 TRIZ解决问题范式
    • 2.5 TRIZ流程傻瓜版
    • 2.6 TRIZ解决问题案例
  • 3 技术矛盾
    • 3.1 什么是技术矛盾
    • 3.2 识别技术矛盾的口诀
    • 3.3 什么是通用工程参数
    • 3.4 什么是矛盾矩阵
    • 3.5 技术矛盾解决问题举例1:冰箱
    • 3.6 技术矛盾解决问题举例2:电视机外壳
    • 3.7 匹萨盒子应用原理
  • 4 发明原理
    • 4.1 发明原理应用示例1:反向作用
    • 4.2 发明原理应用示例2:分割原理
    • 4.3 发明原理应用示例3:抽取原理
    • 4.4 发明原理应用示例4:局部质量
    • 4.5 发明原理应用示例5:非对称
    • 4.6 发明原理应用示例6:组合合并
    • 4.7 发明原理应用示例7:预先作用
    • 4.8 一维变多维
  • 5 物理矛盾
    • 5.1 什么是物理矛盾
    • 5.2 如何识别物理矛盾
    • 5.3 如何解决物理矛盾——分离、满足和绕过
    • 5.4 解决物理矛盾——空间分离
    • 5.5 解决物理矛盾——时间分离
    • 5.6 解决物理矛盾——关系分离
    • 5.7 解决物理矛盾——系统级别的分离
    • 5.8 解决物理矛盾——如何判断使用哪种形式的分离
  • 6 功能分析
    • 6.1 TRIZ流程简化版
    • 6.2 什么是功能
    • 6.3 组件分析
    • 6.4 组件分析注意事项
    • 6.5 相互作用分析
    • 6.6 表格式功能模型
    • 6.7 图式功能模型
    • 6.8 功能分析:皮肤缝线
  • 7 因果链分析(一)
    • 7.1 工程师别告诉我你有逻辑
    • 7.2 问题分析的标准答案
    • 7.3 鱼骨图,你的主心骨在哪里?
    • 7.4 五个why你怎么老是跑偏
    • 7.5 如何判断一个问题是否分析得完整
    • 7.6 因果链分析,希望你不再掉链子
    • 7.7 捡起掉下的因果链
  • 8 因果链分析(二)
    • 8.1 因果链分析示例
    • 8.2 因果链分析细节技巧
    • 8.3 因果链分析实战常用技巧
    • 8.4 识别关键问题
    • 8.5 因果链分析实战案例
  • 9 裁剪法
    • 9.1 什么是裁剪法
    • 9.2 裁剪组件的选择
    • 9.3 裁剪规则
    • 9.4 裁剪模型和裁剪问题
    • 9.5 裁剪法案例1:雨伞
    • 9.6 裁剪法案例2:皮肤缝线
    • 9.7 裁剪法案例3:吹瓶工艺模具冷却
  • 10 框外思考
    • 10.1 什么是框外思考
    • 10.2 思维惯性分类
    • 10.3 四个黄金问题
    • 10.4 四个黄金问题在技术领域的应用
    • 10.5 四个黄金问题与因果链结合使用
    • 10.6 应用案例
  • 11 技术进化趋势
    • 11.1 技术进化趋势
    • 11.2 向超系统进化的趋势
    • 11.3 动态性进化趋势
    • 11.4 MPV的主要价值参数
    • 11.5 使用技术进化趋势进行预测的方法
  • 12 综合运用
    • 12.1 TRIZ综合流程
    • 12.2 案例分析:Pizza盒子
    • 12.3 因果链分析
    • 12.4 问题模型和解决方案
  • 13 阅读
    • 13.1 阅读
什么是技术矛盾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世界上第一台机械电视

1880年,法国人莱布朗克提出使一个镜面在两个不同轴线上以不同速度振动,形成往返直线扫描,从而对图像进行分解和再现。

                         人类第一台电视机


1883年,德国人尼普科夫提出了圆盘扫描法;

1897年,德国的布劳恩发明阴极射线管以显示快速变化的电信号;

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


电子管电视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

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电视机中的画面

1925年,苏格兰的贝尔德公开展示了他制造的一台机器,成功地传送了人的面部活动,分辨率为30线,重复频率为每秒5帧。从此,电视开始了它神奇的发展历程。

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

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1935年,贝尔德与德国公司合作,成立了第一家电视台,每周播放三次节目。1936年;英国播送当时全世界最清晰的公共电视节目;

1939年,美国播出固定的电视节目。人们的生活从此与电视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联系。1938年,德国人弗莱彻西格提出三枪三束彩色显像管设想;1949年,美国首次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三枪三束彩色显像管;1957年研制出全玻璃壳彩显管;1964年研制出全玻壳矩形显像管;1969年研制出黑底显像管使亮度提高了一倍;1968年,日本索尼公司研制成一枪三束彩显管;1972年,美国研制成功自动校正会聚误差彩显管。至此,彩色电视的发展进入成熟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电视事业发展超过英国:从1949年到1951年,电视机数目从1百万台跃升为1千多万台,1960年全美电视台高达780座,电视机近三千万台,约有87%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同时期英国只有190万台电视机,法国3万台,加拿大2万,日本4千台。1993年底,美国98%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其中99%为彩色电视机。

                          中国第一台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