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艺术美学

主讲教师:李超德

教师团队:共1

  • 李超德
从课程的性质来看,艺术美学注重体验和修养,课程内容丰富充实,脉络清晰明确。本课程围绕何为艺术与艺术的死亡,美学与艺术的关系,中国传统美学等多个专题展开,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发展着的审美观念,让学生能够去感悟生活点滴中的艺术美感。
教师团队

李超德

职称:教授

单位:苏州大学

部门:艺术学院

艺术美学名词概述


最高的理性活动是包括一切理念的审美活动,真和善只有在审美中才能接近,而美把真的科学知识和善的道德行为综合实现于艺术之中,因此,艺术高于哲学。正是在审美直观中,而不是在数理逻辑的推演中,哲学家才领悟到了宇宙的奥秘。

它提出“构造说”,认为宇宙是作为一个绝对的宇宙精神。正是由于这种绝对的驱使,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仅仅成了满足他们天赋本质中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而这种“天才”(灵感)乃是“上帝的绝对性的一个片断”。在这种灵感,亦即审美直观中,作者突破了有限的感性形式的束缚乃与无限的宇宙本体相汇合,把握到了“整个生存的根本”。也由此推出艺术与美的本质在于体现了“绝对同一性”的真与善、必然与自由、实在与理想、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在美学史上艺术哲学有艺术按照从感性过渡到精神、精神性逐步超越物质性的方向形成一个依次的类别系统的原则。并把艺术分为实在的与理想的两大系列:实在系列包括音乐、建筑、绘画和雕刻,而理想的系列则包括文学的各种形式:抒情诗、史诗和戏剧。在每个系列中最后都将趋于统一。

艺术美学思想对以后的黑格尔等美学家及流派影响深远。

艺术美学的定义

文艺美学(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and art)是研究文学艺术这种社会现象的特殊的审美性质和特殊的审美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有:文艺作品这一独特形态的精神产品的审美的价值、功能和结构,它的各种不同的审美属性为何在不同艺术门类中加以体现以及艺术美与生活美之间的相互关系;文艺创作这一特殊的审美创造活动的主要因素:中间环节和运行历程以及艺术家如何通过审美理想的中介,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美的形象体系;文艺作品如何被欣赏者所接受,激起其美感以及如何运用文艺手段时群众进行审美教育的问题。

艺术美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称为艺术哲学。其美学思想是建立在其“同一哲学”基础上的。它从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出发,强调美和艺术是绝对的象征和体现,声称艺术哲学是对源自“绝对”的艺术作本质的探讨,认为“在艺术哲学划定的哲学的特殊领域里,我们可以看到永恒的美和一切美的原型。”在谢林看来,最高的理性活动是包括一切理念的审美活动,真和善只有在审美中才能接近,而美把真的科学知识和善的道德行为综合实现于艺术之中,因此,艺术高于哲学。正是在审美直观中,而不是在数理逻辑的推演中,哲学家才领悟到了宇宙的奥秘。它提出“构造说”,认为宇宙是作为一个绝对的宇宙精神。正是由于这种绝对的驱使,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仅仅成了满足他们天赋本质中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而这种“天才”(灵感)乃是“上帝的绝对性的一个片断”。在这种灵感,亦即审美直观中,作者突破了有限的感性形式的束缚乃与无限的宇宙本体相汇合,把握到了“整个生存的根本”。也由此推出艺术与美的本质在于体现了“绝对同一性”的真与善、必然与自由、实在与理想、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在美学史上艺术哲学有艺术按照从感性过渡到精神、精神性逐步超越物质性的方向形成一个依次的类别系统的原则。并把艺术分为实在的与理想的两大系列:实在系列包括音乐、建筑、绘画和雕刻,而理想的系列则包括文学的各种形式:抒情诗、史诗和戏剧。在每个系列中最后都将趋于统一。

艺术美学思想对以后的黑格尔等美学家及流派影响深远。 艺术是美,美也是艺术:从哲学上来看。艺术美学就是要比美丽还美丽的一种存在。说白了,就是把所有的东西向美的方面发展,直到比美更胜一筹!然后美是需要学才能掌握的,所以说为什么现今那么多人从事了艺术学方面的工作,也就是看法与众不同吧,也就是比众人看得更远,说得新颖了,也就成了焦点。

艺术与审美


时间造就了人类历史,历史造就了人类文明。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表达方式之一承载的不仅仅是所谓“自然的人化”,更折射出了人类审美心理的演变。那么从历史的维度看待艺术变迁和人类审美观,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按照一种划分方法,我们大致将人类艺术历史划分为三大时期:古典、现代、后现代。在古典主义时期,审美观趋向于虚静与高雅,顿悟与精神。虚静,其实反映一种与当时较为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一种生活状态,从这种生活状态中可以看到古典主义时期人们的生活旨趣和心理。因此,追求传统西方哲学中的绝对精神和最高价值就成为那个时期艺术领域的最高境。从柏拉图的“理念”、阿奎那的“上帝”、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可见一斑。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康德提出的“无功力审美”以及美的崇高和优雅,黑格尔更是开宗明义的指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不难看出,在古典主义大师的眼中,美,不过是一种形而上的最高价值的哲学境界在凡间的外化和显现。

现代主义时期,历史赋予了美新的含义。从上面这幅画中我们是否感受到一种难以言状的怪异、凄凉、压抑情绪。无疑,这幅世界名画带给我们了审视现代主义的空间。在这幅《呼喊》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扭曲了的人,她身后的背景也被画家勾勒出的畸形色彩所笼罩着。就像我们从这幅画里看到的这样,现代主义带给人的是一种莫名的压抑感、荒诞感、焦虑感。正如杰姆逊所说,现代主义用大胆想象营造出来的乌托邦世界,表现的正是现实世界的矛盾。而艺术正可以作为折射人内心的镜子。

从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当然不是法国那几位大师级人物的事情。但是,一个中心意义缺失、符号价值被无限放大从而导致符号与现实界限模糊的世界,迅猛而又无声息的降临在地球上。我们可以看看安迪沃霍的这幅作品。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能量在上面这幅画中展现出来。艺术不在是古典主义时期贵族的专利,也不是文人墨客们赏玩的精神游戏,在当今这个艺术与大众文化融合,商品经济和科技入侵艺术的时代。艺术最终消解了,伴随着中心意义的丧失,艺术的价值被碎片化的“散落”在人间。艺术也得以从古典主义的神坛走下了,走向更多元和更广阔的地带,然而这种“散落”究竟带给人类怎样深层的影响,时间将给予答案。

参考资料

课程评价

课程章节
1
艺术美学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