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百年风流人物:载湉

主讲教师:周鼎

教师团队:共1

  • 周鼎
这门课周鼎老师带领大家历览清代诸朝天子,讲述了末代咸丰帝、同治帝以及光绪帝与慈禧的朝野纷争,权利追逐,着重对苦命的悲情皇帝载湉的一生进行了解读。这位中国第一个非正统皇子继位的天子是如何进入皇宫、如何在“亲爸爸”慈禧的威严下成为傀儡皇帝、如何伺机发动改革、如何应对朝廷的内忧外患,这些周鼎老师都将在课程中一一回答。
教师团队

周鼎

职称:讲师

单位:四川大学

部门:历史文化学院

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爱新觉罗·奕譞(1840—1891年),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被誉为“太上军机”,爵封“醇亲王”。

生母:叶赫那拉·婉贞(1841—1896年),奕譞的嫡福晋,慈禧太后的胞妹。为醇亲王诞有四子一女,后来因载湉的入宫、其余三子一女的夭折而大受打击,一度不振。

养母:

孝贞显皇后(1837—1881年),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世称东太后。光绪初期清王朝的最高掌权者,也是载湉入宫初期最为敬爱和关系最亲密的人。在光绪七年(1881年)暴崩,死因至今是谜。

孝钦显皇后(1835—1908年),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世称西太后。载湉的姨母兼伯母,在光绪全朝掌握着实权,是载湉一生悲惨命运的制造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载湉驾崩后,次日崩逝。

后妃

皇后

孝定景皇后(1868—1913年),叶赫那拉氏,名静芬,满洲镶黄旗人,亦称隆裕太后、隆裕皇后、光绪皇后。为载湉的表姐和皇后,慈禧太后之弟都统桂祥的女儿。

皇贵妃

温靖皇贵妃,即端康皇贵妃(1874—1924年),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为礼部侍郎长叙第四女。光绪十五年(1889年),与异母妹妹珍妃一同被选入宫,封为瑾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瑾妃,光绪二十年(1894年)因珍妃忤太后而受株连,降为贵人;次年复升为妃。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后,尊其为“兼祧皇考瑾贵妃”。宣统帝逊位后,小朝廷为之上徽号“端康皇贵太妃"。民国十三年(1924年)九月二十四日病逝于永和宫中,年51岁,以皇贵妃的身分葬于崇陵妃园寝,谥为温靖皇贵妃。

恪顺皇贵妃(1876—1900年),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礼部左侍郎长叙第五女。光绪十五年(1889年)与姐姐(瑾妃)被入选宫中,封为珍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珍妃,光绪二十年(1894年)因忤太后,降为贵人;次年复升为妃。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获罪于慈禧太后而被投井杀害,享年二十四岁,葬于崇陵妃园寝,谥号为恪顺皇贵妃。

人物评价

总评

在甲午战后,国家面临危机之秋,载湉的思想受到刺激,逐渐在封建主义思想营垒中发生了摇动,对他们统治人民的“祖宗之法”产生了一定的怀疑,也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了。他力图探索新的统治妙方——学习外国,“发愤为雄”,对他们统治下的中国进行一些改革以求振作,逐步成了他思想中的一个新趋向。光绪在清廷统治集团内部,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变法维新。

作为在甲午中日战后兴起的变法维新运动高潮——“百日维新”,是从光绪皇帝发布的《明定国是》上谕开始的,这已为众所公认。从而可以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和领导的变法维新运动,从宣传组织和发动到进入实际推行阶段,又是通过光绪皇帝实现的。 

在推行变法新政期间,光绪依据康、梁等改良派人士的意见和要求,通过发布上谕的方式,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这对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意义。

历代评价

《清史稿》:德宗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前国耻。已而师徒饶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意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然功名之士,险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济,言之可为于邑。洎垂帘再出,韬晦瀛台。外侮之来,衅自内作。卒使八国连兵,六龙西狩。庚子以后,怫郁摧伤,奄致殂落,而国运亦因此而倾矣。呜呼,岂非天哉。光绪驾崩后,清越四年而亡。

梁启超:然敝邦之能立与否,全系乎改革不改革;敝邦之能改革与否,又全系乎于皇上有权无权,为今日之计,若使我皇上不能复权,则如今日西后与荣禄等守旧之政策,岂复能保此积弱之国于群雄环伺之秋哉,不及数年,必受分割矣。

孙中山:夫康梁,一以进士,一以举人,而蒙清帝载湉特达之知,非常之宠,千古君臣知遇之隆未有若此者也。百日维新,言听计从,事虽不成,而康梁从此大名已震动天下。此谁为之?孰令致之?非光绪之恩,曷克臻此!

萧一山:德宗鲜始皇之雄才,行熙宁之新法,以一无能之懦夫,而欲对三次专政之宫廷老妇作干蛊,宜其百日无成,身被囚死,可怜亦复可哀!

张勋:我德宗景皇帝,时势多艰,忧勤尤亟。

庄士敦:除了口吃这一先天不足外,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同治帝。

范文澜:载湉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够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有所作为。

蔡东藩:且说光绪帝亲政,已是数年,这数年内丧师失地,一言难尽。光绪帝很是不乐,默念衰弱至此,非亟思变法不可。

蒋廷黻:康有为既然抓住皇帝来行新政,反对新政的人就包围西太后,求"太后保全,收回成命。"这时光绪虽作皇帝,实权仍在西太后手里。

钟卓安:在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基本上都力所能及地接受了康有为他们的变法主张和建议,并且正是由于他的这种努力,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高潮才得以出现。但是,有的同志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光绪皇帝不是维新派的皇帝,而是洋务派的皇帝。

喻大华:①光绪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是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在他漫长的傀儡生涯当中抓住稍纵即逝的生机吹响了变革的号角,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他伟大在哪?光绪皇帝打开了中国百年变革大潮的闸门,虽然失败了,但是闸门给打开了,他迈开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第一步,这一步迈出去了光绪就倒下去了,但是今后中国的统治者只能按照这一条路走下去,伟大就伟大在这。尤其让我们感慨的是光绪是以失败者的身份完成这个伟业。 ②光绪搞得变革很大程度上是豁出去的举动,如果成了中国就被挽救了,不成也比亡国强,所以他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用自己的失败为中国打开了必由之路。所以光绪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先驱者和独立富强大业的献身者,所以我们说他是一位失败的英雄。

阎崇年:载湉是个充满悲剧色彩的皇帝。他的一生始终笼罩在慈禧太后的权力和淫威之中。光绪皇帝一生家庭生活也是悲剧。光绪只有一后二妃,这在清朝皇帝里面是独一无二的,光绪皇帝的家庭悲剧有八个不幸。

柳安:伦敦一家英文报纸报道了光绪帝的死讯并宣称:如果这位已故皇帝所推行的改革获得成功,中国将会是另一番模样。不管这家报纸的论断正确与否。光绪帝作为封建末世的君主,他的名字是同变法与革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在政治上所遭遇的坎坷,无论对于大清皇朝,还是对于中华民族,都是不幸的。

宋德华:戊戌政变后,光绪固然失去了任何政治权力,但这并不等于他也失去了任何政治价值。相反,在整个保皇运动期间,光绪仍然是各方政治势力注视的一个焦点。

杨天石:诚然,光绪是懦弱的。但是他和西太后长期矛盾,在他处于“朕位几不保”的时候,突然勇敢起来,铤而走险,这也是不悖于常情的。

孙孝恩:在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为了抵制日益发展的民主革命运动,大肆宣扬光绪的所谓“圣德”,把光绪皇帝捧上了天,显然这是一种政治宣传。

茅海建:他改变了以往觐见中只是简言两国亲善的泛泛数语,而涉及清朝的时政,涉及对日本明治维新以及伊藤博文个人作用的赞扬,涉及与日本天皇之间的联系。所有这些在当时的清朝应当说是异常的举动。可以明显地看出,光绪帝准备与日本结成更为紧密的关系。

王也扬:光绪皇帝是值得我们纪念的。他有两点突出的事迹为历代帝王所不及。其一,他充当了把古代中国和平改造成为现代中国的尝试——戊戌变法的领导人,甚至可以说他就是一个维新党人。其二,在变法中,当大学士孙家鼐提出“若开议院,民有权而君无权”时,光绪回答:“吾欲救中国耳,若能救国,则朕虽无权何碍?”即为了国家而不惜自己的权位,说明他是一位真正无私的爱国者。

课程评价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