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
主讲教师:孙宝国
教师团队:共1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世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实践和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与理论的高度概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课程内容涵盖了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背景、意义和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产生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程,涉及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新闻事业的根本性质、党性和人民性及其关系、舆论导向、正面宣传、新闻真实、新闻传播权利与社会责任、新闻法治与道德规范、传播新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国际传播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从而建构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和知识体系。本课程是上海师范大学新闻学硕士研究生、都市传播学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既带有鲜明的思想性、政治性和实践性,又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等基本理论为支撑。 本课程获立2023年度上海师范大学课程(研究生教育)思政示范课程项目、2023年度上海师范大学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一流研究生教育项目。
职称:教授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部门:影视传媒学院
职务:党委副书记、院长
孙宝国,1968 年生,历史学博士,高级编辑,教授(三级),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三届全国十佳广播电视理论人才,国家公派英国利物浦大学访问学者(2018年9月-2019年9月)。
1994-2004年在吉林电视台工作,先后担任编导、记者、制片人;2004-2016年先后在吉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和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工作,先后担任吉林省北方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吉林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调度中心副主任、吉林省北方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吉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宣传管理处处长、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宣传处处长兼电视剧处处长。2014年10月-2015年7月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第二期领导干部实用英语强化培训班学习。曾兼任吉林省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吉林省广播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吉林省电影家协会理事、吉林省传播学会理事、吉林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北方学术研究基地副秘书长、中国广播影视报刊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广播影视报刊协会广播电视期刊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1997年晋升编辑职称(中级),2001年破格晋升主任编辑职称(副高),2006年破格晋升高级编辑职称(正高)。
2016年到上海师范大学工作,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学博士生导师、新闻学硕士生导师、新闻与传播硕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与新媒体重点学科带头人、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带头人、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聘任委员会主任、就业创业工作小组组长。2017年9-12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英语高级班学习。2017年12月-2020年11月兼任东北师范大学“东师学者”教学名师。2018年2-3月在中央党校第80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学习。现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上海市教育评估院评审专家,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能力考察测试专家,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专家,上海高校教材工作专家,上海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理事,上海戏曲学会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广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2021年获上海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称号,2021年获上海师范大学记大功奖励,2022年获上海市事业单位记功奖励。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吉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主持的普通本科课程《新闻学概论》先后被认定为2020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2021年度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度上海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年度上海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出版专著11部,出版教材1部,出版译著1部,发表论文130 余篇。70 余件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其中2件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件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中外新闻传播史等。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