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生命伦理学

主讲教师:曹永福

教师团队:共1

  • 曹永福
课程介绍
本学科运用伦理学方法,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的伦理维度,进行跨学科的系统研究,使学生了解当代生命医学科技发展,辨析临床应用中引发大量社会、伦理、法律讨论的热点问题,增强学生的科技伦理意识,提高学生对生命伦理问题的人文素养与关怀。
教师团队

曹永福

职称:教授

单位:山东大学

课程特色

生命医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延长了人们的寿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带来了福音,许多不可能发生的医疗奇迹慢慢变为现实。

然而,现代医学在延长人们生命的同时,却同时延长了人的死亡过程,这种延长是否应该?人们应该何时停止对临终病人的抢救?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应该如何公平地分配奇缺的人体器官?应该如何确定通过人工授精儿和试管婴儿的身份?应该如何对待医学上的试药人?应该如何善待实验动物?应该如何策略地防控艾滋病?……

生命伦理学将运用伦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在跨学科和跨文化的情境中,对这些生命科学和医疗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课程背景

(一)当代生命医学科技发展引发伦理讨论

当代生命科学和医学技术发展迅猛,而且会在很短时间内运用到临床实践。但这些科技的发展及其临床运用,却冲击着人们的已有道德观念,带来大量生命伦理困惑,引发人们的广泛讨论。例如,器官移植技术带来器官分配的公平问题,辅助生殖技术导致人伦关系的复杂化,克隆技术挑战着人类尊严的伦理底线等。

(二)每一个人应该有兴趣关注生命伦理学问题

由于生命医学科技与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其引发的生命伦理学问题已经不仅成为伦理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法学等许多学科的研究内容,而且成为宗教界人士、新闻界人士、立法者、决策者,乃至普通社会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大学生兴趣广泛、思想活跃,不仅可以深入思考这些生命伦理学问题,而且可能从自己的专业背景和视角去分析和化解这些问题。

(三)生命伦理学非常适合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开设

通识教育是在大学生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重在让他们对人类主要知识领域有所了解,培养独立思考、社会责任感、价值选择与判断等核心能力,通识教育课程重在启发思想、传授方法和培育精神,因此,生命伦理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当代许多生命医学科学知识和技术,启迪学生发现、分析其中的伦理问题,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就非常适合作为这类课程开设。

教学目标

(一)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普及生命医学科技以及引发的伦理问题知识,开阔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知识眼界,甚至有利于大学生从自己专业视角思考这些问题。

2.能力目的

训练大学生的伦理思维能力,包括强烈的科技伦理意识与伦理敏感性、善于发现和分析生命医学科技引发的伦理问题,以及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3.素质目标

培养大学生的生命医学科技伦理精神和正确的科技发展态度,包括敬畏生命(包括实验动物生命)、人文关怀、不同文化与价值观的尊重、反思与批判精神、道德责任感等。


参考教材







课程章节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