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大学﹒梦 ——大学的梦想与现实
    • 1.1 大学态度
    • 1.2 大学功能
    • 1.3 大学构造
  • 2 大学﹒志 ——大学生的目标制定
    • 2.1 多元目标
    • 2.2 合理目标
    • 2.3 目标管理
  • 3 大学﹒道 ——大学的精神追求
    • 3.1 社会精英
    • 3.2 大学生形象
    • 3.3 重塑理想
  • 4 大学﹒立 ——大学生的自主习惯
    • 4.1 走向独立
    • 4.2 自主要求
    • 4.3 自我反省
  • 5 大学﹒路 ——大学生的规划路径
    • 5.1 优化方案
    • 5.2 执行能力
    • 5.3 时间管理
  • 6 大学﹒学 ——大学生的学习规划
    • 6.1 课堂学习
    • 6.2 大学阅读
    • 6.3 实验学习
  • 7 大学﹒能 ——大学生的能力拓展
    • 7.1 竞争能力
    • 7.2 思维能力
    • 7.3 社会实践
  • 8 大学﹒问 ——大学生的创新创造
    • 8.1 课程论文
    • 8.2 课题研究
    • 8.3 毕业论文
  • 9 大学﹒考 ——大学生的考试准备
    • 9.1 课程评价
    • 9.2 升学深造
    • 9.3 “考碗”一族
  • 10 大学﹒诚 ——大学生的诚实守信
    • 10.1 诚信考试
    • 10.2 学术规范
    • 10.3 贷款信用
  • 11 大学﹒和 ——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 11.1 请教师长
    • 11.2 上铺兄弟
    • 11.3 同窗情谊
  • 12 大学﹒爱 ——大学生的恋爱观
    • 12.1 恋爱“季节”
    • 12.2 恋爱学问
    • 12.3 恋爱问题
  • 13 大学﹒身 ——大学生的运动规划
    • 13.1 健身“达人”
    • 13.2 运动“家族”
    • 13.3 体育竞技
  • 14 大学﹒心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 14.1 健康心理
    • 14.2 自我调适
    • 14.3 心理救助
  • 15 大学﹒美 ——大学生的艺术生活
    • 15.1 艺术修养
    • 15.2 艺术技能
    • 15.3 艺术活动
  • 16 大学﹒财 ——大学生的理财规划
    • 16.1 消费支出
    • 16.2 勤工助学
    • 16.3 投资体验
  • 17 大学﹒业 ——大学生的择业规划
    • 17.1 择业定位
    • 17.2 择业途径
    • 17.3 择业关键
  • 18 大学﹒创 ——大学生的创业选择
    • 18.1 理性创业
    • 18.2 创业时机
    • 18.3 创业准备
  • 19 俞敏洪先生与熊丙奇老师共话大学生活
    • 19.1 大学意义
    • 19.2 留学问题
    • 19.3 就业选择
投资体验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大学生该不该炒股?

记者针对大学生炒股现象进行调查显示,31%的大学生在炒股,其中26%的炒股学生投入5万元以上;一些大学生因炒股连作息都混乱了,甚至上课看盘,完全不听课。该调查文章还称,有学生认为“就算有(股市)泡沫、有风险,但是国家会控制的。国家是不会让股民去兜底的”。

看到这个数字,我感到惊讶。2014年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547.7万人,“31%的大学生在炒股”就意味着有790万大学生在炒股。

炒股与投资股票是有区别的。你如果把股票作为投资品,购买一只股票后会放到一边不理会它,不关心它的价格波动,也不看大盘K线,更不到处打听内幕消息,你就坐等公司分红。炒股就是对多只股票频繁买入卖出进行投机套利,也就是赌博。19世纪法国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皮埃尔-约瑟夫·普鲁东说,如果靠牺牲别人的利益获得财富,那就是盗窃。炒股赚钱就是赚别的股民的钱,是牺牲别的股民的利益,所以,炒股的本质就是不受法律追究的盗窃。形象地比喻,如果把买股票作为投资,这就好比与你心仪的伴侣结婚,你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如果把买股票作为投机,则就是一夜情,你会频繁轮换,不知道珍惜。把大学生炒股说成是投资理财的实践,这就是怂恿大学生进行投机,这不但会荒废大学生的学业,还会葬送大学生的前程。

几年的大学生活如白驹过隙,应加倍珍惜。我们算一笔账:一年有365天,里面有104个周末日,11个法定节假日,寒暑假约90天,再除去学校自己的运动会等活动,一年能上课的天数也就150天。如果在这150天里还不安心学习,上课看盘炒股,怎能对得起辛苦劳作、省吃俭用为自己积攒学费生活的父母?

要知道,股市就是一个大的投机场所,炒股就是负和游戏。最近一个时期,上海证券交易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每天股票交易总额均超过2万亿元,每天的印花税就高达20亿元,还有券商的佣金和费用远远超过印花税,每天媒体在宣扬股市“造富”的故事,但要知道,仅印花税和券商的佣金从股市抽去的钱,好比一天灭掉几十个亿万富翁。正因为印花税及佣金与交易额成正比,所以,越是牛市,印花税和券商的佣金从股市里抽去就越多,股民赔得越多,正如世界著名资本运作大师吉姆·罗杰斯所讲“股市不是闹着玩的”。大学生用父母的血汗钱炒股,如果赔了本,该如何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双亲交代?

炒股没什么技术而言,输赢基本上凭运气。一些无良券商和分析师不管在熊市还是牛市,总是喋喋不休地让人入市加仓,实验证明,分析师的炒股业绩与大猩猩的相差无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格拉斯曼和凯文·阿西特1999年出版了《道指36000点:在未来牛市中发财的新战略》一书,当时道指是11000点,作者预测3~5年内道指会攀升到36000点。作者在媒体推销这本书时忽悠说:“赶快入市!”“不要错过你一生中最好的发财机会!”“把你的房子抵押了买股票吧!”这本书很快成了畅销书,格拉斯曼还被当时的小布什总统任命为副国务卿,阿西特则分别被麦肯恩和小布什聘为总统竞选经济顾问。而实际情况是,2002年7月23日道指跌到7702点,直到2015年6月15日道指也仅有17791点。所以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预测大师,偶尔说对了一次也是胡蒙的,更不存在什么“股神”,股市里没有常胜将军。


赚钱无过,炒股也合法,但如果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浪费在炒股上,很可能因此贻误终生。我们并不要求大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求他们尽快让自己陈腐的思想得到启蒙,用文明进步知识武装自己,激发自己的创新精神,树立创业意识,努力成为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脸谱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式的人物,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虽然投资也可带来财富的增值,但它必须经过劳动,没有劳动的投资就好比是没有发动机的汽车,不会产生任何经济效益。任何投机炒作都是转移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只有劳动创造价值。作为在校大学生,应努力学习,深入观察社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挖掘对市场和科技的洞察力,这就相当于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增长获得财富的能力,这种能力储存在身体内可终生享用,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婚姻也存在腐败现象,甚至表现得更加露骨和堕落,联姻的主体不是人与人,而是权力和金钱的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