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军政权术家——袁世凯
    • 1.1 建立北洋六镇军队系统
    • 1.2 大力推动新政改革
    • 1.3 兴教育、创办新式警察、振兴实业
    • 1.4 发展铁路业和金融业,推行独立审判和地方自治
    • 1.5 北洋军政集团的形成
    • 1.6 袁式政治及其失败
    • 1.7 重新审视袁世凯
  • 2 状元实业家——张謇
    • 2.1 四十一岁终中状元
    • 2.2 甲午战败后投身实业
    • 2.3 从创办纱厂到参与政治
    • 2.4 公开参与立宪运动
    • 2.5 成为新士绅领袖
    • 2.6 武昌起义后张謇的心路历程
    • 2.7 张謇的政治理念
    • 2.8 选择支持袁世凯
    • 2.9 转变对袁世凯的态度
  • 3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 3.1 孙中山的成长背景
    • 3.2 兴中会的骨干成员
    • 3.3 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
    • 3.4 孙中山的革命程序论
    • 3.5 孙中山晚年的政治思想
    • 3.6 孙中山值得分析的三件事
    • 3.7 孙中山对国民党的影响
    • 3.8 以党治国的理念
    • 3.9 孙中山的历史地位
  • 4 流星政治家——宋教仁
    • 4.1 书生革命
    • 4.2 民族主义新知识人
    • 4.3 宋教仁的民族主义
    • 4.4 革命党骨干
    • 4.5 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
    • 4.6 宋教仁的民主宪政思想
    • 4.7 宋教仁的议会和政党理念
    • 4.8 宋教仁对责任内阁和政党内阁的论述
    • 4.9 为宪法流血
孙中山晚年的政治思想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