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爱因斯坦和量子论与相对论的诞生
    • 1.1 物理学的开端:经验物理时期
    • 1.2 伽利略与经典物理的诞生
    • 1.3 经典物理的三大支柱:经典力学、经典电动力学、经典热力学和统计力学
    • 1.4 经典物理的局限与量子论的诞生
    • 1.5 爱因斯坦生平与科学贡献(一)
    • 1.6 爱因斯坦生平与科学贡献(二)
    • 1.7 迈克尔逊实验、洛伦兹变换与相对论的建立
    • 1.8 相对论的几个结论
    • 1.9 爱因斯坦等人对相对论诞生的贡献
    • 1.10 原子物理学的发展(一)
    • 1.11 原子物理学的发展(二)
    • 1.12 矩阵力学的建立
    • 1.13 波动力学的建立
    • 1.14 关于量子力学的学术论战
    • 1.15 量子力学的进一步发展
  • 2 放射性与原子弹
    • 2.1 中子的发现
    • 2.2 裂变与链式反应
    • 2.3 原子弹研制的背景(一)
    • 2.4 原子弹研制的背景(二)
    • 2.5 原子弹的研制
    • 2.6 原子弹的运用与氢弹的研制
    • 2.7 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
    • 2.8 原子能的和平利用
  • 3 探索宇宙的历程
    • 3.1 哥白尼之前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 3.2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历史背景
    • 3.3 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与日心说
    • 3.4 第谷与开普勒对天文学的贡献
    • 3.5 伏尔泰与牛顿和苹果的故事
    • 3.6 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
    • 3.7 牛顿的学术论争
  • 4 弯曲的时空——广义相对论
    • 4.1 狭义相对论的局限
    • 4.2 惯性力与万有引力
    • 4.3 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
    • 4.4 等效原理
    • 4.5 非欧几何
    • 4.6 广义相对论的建立
    • 4.7 广义相对论与时空弯曲
    • 4.8 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
    • 4.9 引力波
    • 4.10 规范场(一)
    • 4.11 规范场(二)
  • 5 白矮星、中子星与黑洞
    • 5.1 黑洞的理论预言
    • 5.2 恒星的演化与白矮星的形成
    • 5.3 白矮星的相关研究
    • 5.4 中子星的发现与相关研究
    • 5.5 黑洞的形成与性质(一)
    • 5.6 黑洞的形成与性质(二)
    • 5.7 霍金之前的黑洞研究
    • 5.8 霍金的主要成就
    • 5.9 黑洞的其他研究
  • 6 相对论宇宙学
    • 6.1 星空与太阳系(一)
    • 6.2 星空与太阳系(二)
    • 6.3 膨胀的宇宙
    • 6.4 大爆炸宇宙模型
    • 6.5 关于大爆炸学说的一些错误认识
    • 6.6 虫洞和时空隧道
    • 6.7 时间机器的可能性
    • 6.8 时间的性质
黑洞的形成与性质(二)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