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国学思维与创业思维
    • 1.1 “学习”与创业
    • 1.2 “知识”与创业
    • 1.3 “知道”与创业
    • 1.4 “命运”与创业
    • 1.5 国学思维与创业思维(上)
    • 1.6 国学思维与创业思维(中)
    • 1.7 国学思维与创业思维(下)
  • 2 国学之“中”与发展战略
    • 2.1 国学之“中”
    • 2.2 国学之“中”与发展战略
  • 3 国学之“反”与创业模式
    • 3.1 国学之“反”
    • 3.2 国学之“反”与创业模式
  • 4 国学之“乐”与团队建设
    • 4.1 国学之“乐”
    • 4.2 国学之“乐”与团队建设
  • 5 国学之“信”与品牌打造
    • 5.1 国学之“信”与品牌打造(上)
    • 5.2 国学之“信”与品牌打造(下)
国学思维与创业思维(中)
  • 1 国学思维与创业思...
  • 2 随堂测验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在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秤谌看,仍有点象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阴阳平衡则人健康、有神;阴阳失衡人就会患病、早衰,甚至死亡。所以养生的宗旨是维系生命的阴阳平衡。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巨著——《 易经》告诉我们, 阴阳运动是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太极图就是阴阳运动哲理的缩影。 

  阳: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永恒运动的,都属于阳。 

  阴:凡是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相对静止的,都属于阴。

  ——阴阳之间是消长转化的关系,是互根互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阳极则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长 

  ——阳主热,阴主寒;阳主动,阴应静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产生于宇宙中日、月的运动,如日为阳,月为阴;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

  头为阳,足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 

  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

五行生克

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这种联系又促进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含有互相制约、克制和抑制的意思。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像阴阳一样,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没有相生就没有相克,没有相克,就没有相生,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互相为用的关系推动和维持事物的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而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