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课程导学:新媒体认知
    • 1.1 新媒体概述
    • 1.2 新媒体的来龙去脉和破茧之路
    • 1.3 不同类型的媒体及其特点
    • 1.4 新媒体生态
    • 1.5 章节小测
  • 2 内容策划是什么
    • 2.1 内容策划概述
    • 2.2 案例:今日头条注册
    • 2.3 今日头条号定位与布局
    • 2.4 今日头条营销图文及创作
    • 2.5 今日头条推荐机制
    • 2.6 头条号如何轻易做到用户关注
    • 2.7 章节小测
  • 3 新媒体内容的形式及其营销思维
    • 3.1 项目提要
    • 3.2 微信的营销功能
    • 3.3 微信公众号定位与注册
    • 3.4 建设微信公众号的基础框架
    • 3.5 规划与撰写微信公众号的内容
    • 3.6 推广微信公众号
    • 3.7 章节小测
  • 4 新媒体内容制作方法以及流程
    • 4.1 项目提要
    • 4.2 定位微博账号
    • 4.3 撰写微博内容
    • 4.4 策划微博活动
    • 4.5 章节小测
  • 5 内容生产与创建
    • 5.1 项目提要
    • 5.2 小红书平台注册
    • 5.3 小红书平台运营
    • 5.4 小红书撰写标题
    • 5.5 小红书撰写正文
    • 5.6 小红书吸引粉丝
    • 5.7 章节小测
  • 6 新媒体内容包装与推广
    • 6.1 项目提要
    • 6.2 短视频运营概述
    • 6.3 短视频内容创作
    • 6.4 短视频拍摄
    • 6.5 短视频剪辑
    • 6.6 短视频运营
    • 6.7 章节小测
  • 7 新媒体内容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 7.1 项目提要
    • 7.2 直播运营概述
    • 7.3 直播间装修
    • 7.4 直播策划及实施
    • 7.5 直播数据分析
    • 7.6 主播筛选与合作
    • 7.7 章节小测
  • 8 新媒体策划实战
    • 8.1 咨询平台实战
    • 8.2 内容电商平台实战(案例讲解)
    • 8.3 以XX化妆品为例全案营销
    • 8.4 以XX品牌为例文案策划全案
  • 9 附录
    • 9.1 新媒体行业标准
    • 9.2 新媒体从业人员素养
新媒体行业标准

            新媒体行业标准

新媒体的宣传及营销推广,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作为新兴技术以爆发式发展赋能产业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和潜在的风险,诸如直播的“翻车”事件、低俗宣传及网络暴力频频发生,要么给消费者造成损失、要么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污染着新媒体的整体生态。需要重新思考与审视,特别是国家在直播、微博及公众号等方面新规的出台,新媒体营销行业正从“野蛮生长”阶段走出,走进法制时代。新媒体从业人员、机构、企业(商家)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指引下,在消费者和社会的共同督导下,行业的发展更加趋于理性,进一步加快了良性生态的建立。

一、新媒体管理政策法规

新媒体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越来越得到各方的重视。国家监管层面,也从鼓励为主逐步向规范化发展转变,近几年来,陆续在微博、公众账号、内容生态、政务新媒体及直播等各个重要领域出台有关意见、办法或规定,涉及新媒体图文、短视频及直播技术层面,包括资讯、导购及社交等各类平台,涵盖商用、民用及政务等方面,在保障新媒体行业良性发展的作用日趋突显。

作为新媒体从业人员,需要有强烈的红线思维及法律意识,全面了解国家就新媒体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掌握在日常工作中涉及到的条款内容及要求,依法、守法从事新媒体相关工作。下面就新近出台的与新媒体从业人员密切相关的制度做一些简单的介绍,每个法规按概述、主要内容及工作提醒等三个方面介绍,具体内容可通过下表链接查询。

(一)主要政策法规解读

1.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发〔2014〕33号)

(1)通知概述。该通知由国务院于2014年8月发布,主要是明确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管理执法的部门。目的在于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2)通知内容。国务院明确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并负责监督管理执法。

(3)工作提醒。关注全国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新媒体行业相关部门网站,留意政策法规的更新,及时开展学习与应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016)

(1)法规概述。该法由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于2017年6月1日开始实施。该法是基础性法律,全国首部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的基础性法律,总结了历年一些好的成熟的做法,并为将来可能制度发展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重要保障。

(2)主要内容。《网络安全法》由总则、网络安全支持与促进、网络运行安全、一般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法律责任及附则共7章79项条款组成,内容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规定了网络产品、服务、运营、信息安全以及监测、早期诊断、应急响应和报告等方面的要求,明确数据隐私特别是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的要求,强调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和安全方面的特殊要求。

3.微博客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18年)

(1)规定概述。《微博客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于2018年3月20日开始实施。规定的出台,是针对近年频繁出现的通过微博客形式传播低俗信息、谣言、违法信息及开展恶意炒作等现象,为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在微博客渠道获取资讯、交流分享及休闲娱乐过程中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与公共利益,是保证微博客信息服务健康良好发展的重要指引。

(2)主要内容。规定明确“微博客是指基于使用者关注机制,主要以简短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实现信息传播、获取的社交网络服务。”,对微博客服务提供者、使用者及信息服务做了明确的定义。主要包括微博客服务提供者的资质、范围许可、舆论安全、信息内容、辟谣机制、社会监督及行政管理要求及微博客使用者身份认证等有关要求和内容。

(3)工作提醒。一方面,在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日常工作中,要特别注意规定里提及的身份认证,不造谣、不传谣,不为热搜而发布或传播低俗色情、诈骗赌博等有害信息。建立清晰的认知,通过新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宣传、推广及销售等商业利益的同时,必须承担起相应的法律、社会及道德责任。另一方面,微博客不仅仅是微博、博客,还包括所有以文字、图片及视频等形式的社交网络服务,即现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短视频直播都属于规定的范围。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2018年)

(1)意见概述。针对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自建移动客户端或在第三方平台开设账号或应用开展宣传、互动等新媒体相关工作,就这些政务新媒体存在的功能定位清晰、发布不严谨、互动服务不及时等问题,为更好营造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宣传党政理念、解读传播政策、构建惠民互动办事服务平台等需要,国务院于2018年12月出台了这项意见。

(2)主要内容。意见规定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及基本原则等总体要求,明确了各级部门的工作职责,重点强调要加强以“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解读回应,加强政民互动、创新社会治理,突出民生事项、优化掌上服务”等功能建设,要求从“开设整合、内容保障、安全防护、监督管理”等方面规范运维管理,提出“组织领导、人员培训及考核评价”等保障措施。

(3)工作提醒。该意见的公布,是政府顺应时代发展特别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回应。政务新媒体的导向和主流报道,是其他新媒体开展宣传的风向标。同时,政务新媒体与民用或商用新媒体有着很多可以互动的空间和路径。

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1)法文概述。电子商务法于2018年8月31日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

(2)主要内容。电子商务法共有7章89项条款,明确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内涵,涵盖电子商务经营者及平台经营者主体的责任及行为规范,提出电子商务合同订立与履行、争议解决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

(3)工作提醒。正如前文所述,资讯内容平台电商化、电商平台内容化,不同新媒体平台或电商平台里的新媒体频道,都在努力构建内容+电商的闭环。因此,电子商务法作为一个基础法律,是新媒体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和理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始新媒体的相关工作。

6.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2019年12月)

(1)规定概述。为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维护网民利益,2019年12月颁布了该规定,并于2020年3月1日开始实施。

(2)主要内容。内容生态治理主要涉及三类主体,内容生产者、内容服务平台和内容服务使用者。规定要求三类管理相对人不得开展侮辱、违法、造假等禁止类行为;规定明确禁止内容生产者触碰的如反对宪法等十条高压红线、主动防范和抵制炒作劣迹内容等八类不良信息;提出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协同开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工作。

(3)工作提醒。规定中提出的针对三类主体的规范要求,特别是禁止类行为、红线及不良信息的表述,是各大新媒体平台规范或规则的重要蓝本。系统了解和学习这些这类上位规定或政策,在理解平台规范要求方面,可以有更好的大局观和全局观。

7.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21)

(1)规定概述。2021年1月发布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是在2017年实施的公众账号信息管理规定的基础上,为适应新形势、新技术、新形态的发展需求修订而成。有别于《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本规定重点在于账号的分类及行为管理,而不是管内容。

(2)主要内容。规定共有23项条款,涉及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及生产运营者的分级分类管理、社会监督、身份认证、主体责任及行政管理等内容,明确账号的注册、运营、交易及注销全过程管理要求,账号涉及的平台、用户、合作推广者及商业经营服务者等各方的行为要求,突出自我监督、社会督导和政府监督的自律和他律要求。

(3)工作提醒。如果说《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是从内容上要求新媒体从业者在开展有关工作时,注意对内容的把握,那么公众账号服务规定则更多的从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等行为方面进行的规范。其中,对公众账号运营者的行为规范和责任要求,是新媒体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

8.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021)、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2021年)

(1)意见及办法概述。直播营销在近年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在促进就业、提振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直播营销中频繁出现的言行失范、数据造假、消费者维权取证困难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网民合法权益,促进直播业态的健康发展,由国家网信办、公安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发布,并于2021年5月25日实施。

(2)主要内容。①意见要求督导落实主体责任:压实平台主体责任、明确主播法律责任、强化用户行为规范;在确保导向正确和内容安全方面,提出提升主流价值引领、切实维护网民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筑牢信息安全屏障及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等具体要求,发挥联动机制,通过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倡导社会监督和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等方面增强综合治理能力。②办法则对直播营销环境下不同主体予以明确,分别对直播平台、运营者、营销人员等主体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范。

(3)工作提醒。意见和办法是新媒体行业涉及直播版块重磅级的法律文件,是从事直播有关业务的工作遵循。深入学习其中不同主体的行为规范与要求,是开展有关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9.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8年)

(1)法文概述。为规范广告活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广告法自1994年开始实施,分别于2015年、2018年及2021年进行修订,今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通过广告法的局部内容修订。

(2)主要内容。广告法明确广告参与各方主体及其责任与行为规范、广告内容的准则、行为规范、监管管理及法律责任等多个篇章。

(3)工作提醒。新媒体从业人员,有相当大部分会从事与产品或服务宣传、销售有关的工作,这些工作有很多内容都受广告法的管制。如果说《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主要是针政治和社会道德等公共规范方面的内容的话,那广告法就更多的是营销宣传行业领域对内容的要求和规范。对于广告宣传出现的“最、第一”等各方面的限制,是新媒体从业人员在策划和宣传产品及服务的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