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根到殿堂——流行音乐导论

陶辛 楼徐燕 郭昕 赵朴 郝巍

目录

  • 1 绪论
    • 1.1 绪论:流行音乐大世界
  • 2 幕后揭秘
    • 2.1 音乐的制作工艺
    • 2.2 音乐制作的技术
    • 2.3 流行音乐的包装
  • 3 内行看门道
    • 3.1 何为音乐产业?
    • 3.2 大公司与小厂牌
    • 3.3 商业与“地下”
    • 3.4 版权如何商定?
  • 4 谁在唱那首歌
    • 4.1 原唱与翻唱
    • 4.2 原创与抄袭
    • 4.3 金曲与神曲
  • 5 粉墨登场
    • 5.1 天皇巨星
    • 5.2 我是歌手
    • 5.3 超级乐队
  • 6 不只是听——流行音乐的传播
    • 6.1 传播载体——舞台事件
    • 6.2 传播载体——媒介气质
    • 6.3 排行榜与颁奖
  • 7 赋予生命——流行音乐的表演
    • 7.1 即兴表演
    • 7.2 和声进行
    • 7.3 一起摇摆
  • 8 魔幻特技——流行音乐的音响制作
    • 8.1 音色
    • 8.2 采样
  • 9 从布鲁斯到比波普
    • 9.1 从吟唱到舞动
    • 9.2 爵士乐初体验
    • 9.3 爵士乐的革命
  • 10 融和乐到嘻哈
    • 10.1 不同音乐风格的化学反应
    • 10.2 摩城之声
    • 10.3 嘻哈来袭
  • 11 风暴来临——摇滚乐
    • 11.1 风格之墙的倒塌
    • 11.2 摇滚新声
    • 11.3 铁血摇滚
    • 11.4 摇滚疆域扩展
  • 12 追本溯源
    • 12.1 美国——大熔炉与发源地
    • 12.2 欧洲——孵化器与培养皿
    • 12.3 拉丁——千姿百态又同根同质
  • 13 西风东渐
    • 13.1 熟悉又陌生
    • 13.2 日本和台湾音乐的发展
    • 13.3 日本和台湾音乐的特点
    • 13.4 香港流行音乐
    • 13.5 韩国流行音乐
  • 14 中体西用
    • 14.1 大陆流行音乐的遗产与馈赠
    • 14.2 抒情歌曲与“新民歌”
    • 14.3 大陆原创摇滚音乐
    • 14.4 民谣
  • 15 爱与忧愁——流行音乐的内容
    • 15.1 爱情歌曲的陷阱
    • 15.2 农业重金属的乡谣
    • 15.3 那些年听过的校园歌曲
  • 16 跨越音乐边界
    • 16.1 融合与跨界
    • 16.2 另类与主流
    • 16.3 原声与科技
  • 17 叛逆与公益
    • 17.1 双重形象与担当
    • 17.2 叛逆的理由
    • 17.3 博爱与理想
  • 18 凡俗与灵性
    • 18.1 快餐与经典
    • 18.2 “十字路口”的传奇故事
    • 18.3 灵性的维度
  • 19 饕餮盛宴——流行音乐的感官作用
    • 19.1 快乐的由来
    • 19.2 亲近的享受
    • 19.3 宣泄与需求
    • 19.4 新奇鲜活
    • 19.5 青春的动感
  • 20 流行音乐的情感功效
    • 20.1 浪漫之声
    • 20.2 我为歌狂
    • 20.3 心有灵犀
    • 20.4 陪伴与疗伤
    • 20.5 白衣飘飘的年代
    • 20.6 寻找自我
    • 20.7 时尚与前卫
  • 21 流行音乐的日常实用功能
    • 21.1 屏息静听
    • 21.2 麦霸登场
    • 21.3 你是谁的粉丝
    • 21.4 五彩MV
  • 22 结论
    • 22.1 结论
商业与“地下”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流行音乐的商品化属性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已经深入现代社会大众文化生活的诸多方面,并成为大众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流行”词源来自英国 20 世纪 50 年代兴起的“流行艺术”运动,在音乐领域后泛指与严肃音乐相对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不是单一的音乐形式。

它主要是以音乐信息为载体,通过大众媒介传播,在大众中获得广泛流传的一种消费性、并具有流动性质的大众文化现象。其显著特点是消费性。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商品文化现象,构成其传播的载体如各类录音磁带、唱片等作为产品,作为大众文化的消费品,满足尽可能多的消费者的需求,在市场经济下,由于生产者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因此,这些产品的生产者必然会以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作为它的最终目标。另外,对流行音乐的消费,在其文化行为方式上,不仅与家庭、个人,并且也会与各种社会娱乐活动相关,消费和娱乐的方式本身也可以具有很强的商品文化特征。流行音乐一旦进入消费市场,以商品的面貌出现时,就具备了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使流行音乐的商品属性与其它艺术形式相比较,愈发显得突出。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