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团结
每当历史进入关键时刻,总有鼓舞人心的理念指引人们前行。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在迈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之际,共同面临的又一场大考。挑战面前,是同舟共济还是以邻为壑?是并肩奋战还是隔岸观火?是雪中送炭还是乘人之危?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无数的人们,选择紧紧站在一起,结成抗击疫情的命运共同体。武汉东湖畔,粉色的早樱开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对全人类健康的威胁和挑战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自2月26日,中国境外新冠肺炎的每日新增病例已超过中国境内。3月16日,中国以外确诊病例数超过中国国内病例数。
截至3月15日早8点的全球疫情地图
为全球抗击疫情注入信心
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这次疫情发生后,我们怎么应对、应对效果如何,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投入抗击疫情一线,中国经验和战绩更加深入地为世界所瞩目。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有效遏制了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中国的经验告诉世界,遏制疫情蔓延是可能的,任何国家只要有来自政府的坚定承诺和人民的强有力配合,就可以控制疫情。
中国行动为世界赢得了准备时间,也赢得了希望。正是武汉和湖北的大规模防控措施,为中国其他省份赢得了时间,也为世界其他地方争取了准备时间;正是得益于中国正在采取的大规模防控行动,国际社会才争取到了一个“机会窗口”。虽然疫情已扩散至118个国家和地区,但对于很多国家和地区来说,“机会窗口”仍在。
从免费检测病毒、不断提高检测效率,到轻重症分开、线上问诊,到建设专门医院、方舱医院,再到社区配送生活物资,中国在抗击疫情的大考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探索出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如今,中国派出的医疗专家团队已经赴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开展工作,中国政府和专家正通过各种途径与世界分享防控和诊疗经验。
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数正在以令人不安的态势上升。这对我们无疑是一种警示,疫情还没有彻底战胜,威胁还没有完全消除。已经织密的疫情防控网,决不能被境外输入性病例撕开口子。
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必须严而又严。对来往人员的监测、排查、隔离,对输入型病例的安置、诊断、治疗、护理,在不少地方都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尽快出台针对性举措,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务必适而有度。病毒是全人类的公敌,疫情面前每个国家都是受害者。防范境外疫情输入风险考验方式方法,检验治理能力。在疫情跨越国界、病毒横行世界的时候,防控对外国公民和本国公民需要一视同仁。既要讲方法,也要有条理,更要有温度,如此才能防止对国际人员和经贸往来的“阻断”效应,杜绝对疫情严重国家人群的“排斥”效应。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上,国与国之间可能会因为各自利益产生摩擦,甚至敌视、战争,但此时,在这场人类和病毒的较量面前,地域、国籍、种族、肤色、信仰甚至苦难、仇恨等一切都应该放下,把所有的爱恨情仇化成共克时艰的行动。人类是一个命运的共同体,除了疾病流行,我们还要携手面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粮食安全、资源短缺等各种问题。这场疫情让我们更懂得“人类”二字的深意,所有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类能够在这唯一的地球上好好活下去。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场与疾病的抗争史。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给国际社会带来深刻启示: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方向。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斗争正处在最关键阶段,不少国家也日益面临疫情的威胁。中国绝不会临阵退缩,更不会独善其身。形势虽然严峻,但信心弥足珍贵;使命虽然艰巨,但希望就在前方。中国将以携手抗击疫情为契机,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共同呵护人类赖以居住的星球,共同建设荣损与共的地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