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课程安排说明
    • 1.1 理论课上课安排
    • 1.2 实验课上课说明
    • 1.3 实验任务
  • 2 多媒体技术概述
    • 2.1 讲在前面
    • 2.2 本章的学习目标
    • 2.3 什么是多媒体
    • 2.4 多媒体的相关技术
    • 2.5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 2.6 实验安排
  • 3 数字视频基础
    • 3.1 视频的原理
    • 3.2 视频的数字化
    • 3.3 数字视频格式
    • 3.4 视频的码率与播放
    • 3.5 线性与非线性编辑
    • 3.6 屏幕录制
  • 4 数字音频基础
    • 4.1 声音的特性
    • 4.2 声音数字化的基础
    • 4.3 声音数字化——采样
    • 4.4 声音数字化——量化
    • 4.5 声音数字化——编码
    • 4.6 数字声音的质量
    • 4.7 获取声音素材的途径
    • 4.8 声卡的结构与功能
    • 4.9 MIDI
  • 5 数字图像基础
    • 5.1 图像的色彩
    • 5.2 位图与矢量图
    • 5.3 数字图像的属性
    • 5.4 图像的数字化
    • 5.5 数字图像的获取与输出
  • 6 文本的编排与获取
    • 6.1 文本的特性
    • 6.2 文本的编排
    • 6.3 文本的输入
    • 6.4 超文本与超媒体
    • 6.5 安装新字体
  • 7 计算机动画基础
    • 7.1 传统动画
    • 7.2 计算机动画
    • 7.3 计算机动画的制作
    • 7.4 虚拟现实
  • 8 多媒体计算机
    • 8.1 学习目标
    • 8.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 8.3 多媒体软件系统
    • 8.4 光盘存储系统
    • 8.5 其他设备的性能与原理
  • 9 期末作业
    • 9.1 实践课作业
    • 9.2 讲授课作业
数字视频格式
  • 1 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
  • 2 帧内压缩与帧间压缩
  • 3 视频压缩标准与h.264
  • 4 格式与后缀名
  • 5 格式转换
  • 6 h.264编码
  • 7 回放:视频格式

 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 

 视频图像数据有极强的相关性,也就是说有大量的冗余信息。其中冗余信息可分为空域冗余信息和时域冗余信息。压缩技术就是将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去掉(去除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压缩技术包含帧内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帧间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和熵编码压缩技术。

  去时域冗余信息 
 
     使用帧间编码技术可去除时域冗余信息,它包括以下三部分: 
 
     - 运动补偿 运动补偿是通过先前的局部图像来预测、补偿当前的局部图像,它是减少帧序列冗余信息的有效方法。 
     - 运动表示 不同区域的图像需要使用不同的运动矢量来描述运动信息。运动矢量通过熵编码进行压缩。 
     - 运动估计 运动估计是从视频序列中抽取运动信息的一整套技术。
 
     注:通用的压缩标准都使用基于块的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

去空域冗余信息 
 
     主要使用帧间编码技术和熵编码技术: 
 
     - 变换编码 帧内图像和预测差分信号都有很高的空域冗余信息。变换编码将空域信号变换到另一正交矢量空间,使其相关性下降,数据冗余度减小。 
     - 量化编码 经过变换编码后,产生一批变换系数,对这些系数进行量化,使编码器的输出达到一定的位率。这一过程导致精度的降低。 
     - 熵编码 熵编码是无损编码。它对变换、量化后得到的系数和运动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