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课程导论
    • 1.2 文学经典与经典解读
    • 1.3 思考题
  • 2 鲁迅
    • 2.1 鲁迅生平、思想及创作概况
    • 2.2 现代经典的诞生:《呐喊》《彷徨》
      • 2.2.1 《狂人日记》导读
      • 2.2.2 《阿Q正传》导读
      • 2.2.3 《孔乙己》导读
    • 2.3 单元测试题
  • 3 郭沫若
    • 3.1 《凤凰涅槃》导读(一)
    • 3.2 《凤凰涅槃》导读(二)
    • 3.3 《凤凰涅槃》导读(三)
    • 3.4 单元测试
  • 4 闻一多与格律诗派
    • 4.1 《死水》导读
    • 4.2 单元测试
  • 5 巴金
    • 5.1 《家》导读
    • 5.2 单元测试题
  • 6 曹禺
    • 6.1 曹禺的戏剧创作之路
    • 6.2 《雷雨》导读
    • 6.3 单元测试题
  • 7 老舍
    • 7.1 老舍创作及《骆驼祥子》解读
    • 7.2 单元测试题
  • 8 丁玲、萧红
    • 8.1 丁玲及其创作
    • 8.2 萧红及其创作
    • 8.3 单元测试题
  • 9 赵树理
    • 9.1 赵树理与“赵树理方向”
    • 9.2 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点
    • 9.3 单元测试题
  • 10 钱钟书
    • 10.1 《围城》导读
    • 10.2 单元测试题
  • 11 张爱玲
    • 11.1 《传奇》导读
    • 11.2 单元测试题
  • 12 杨沫
    • 12.1 《青春之歌》导读(一)
    • 12.2 《青春之歌》导读(二)
    • 12.3 单元测试题
  • 13 茹志鹃
    • 13.1 《百合花》导读
    • 13.2 单元测试题
  • 14 路遥
    • 14.1 《平凡的世界》导读(一)
    • 14.2 《平凡的世界》导读(二)
    • 14.3 单元测试题
  • 15 莫言
    • 15.1 《红高粱》导读(一)
    • 15.2 《红高粱》导读(二)
    • 15.3 单元测试题
  • 16 朦胧诗
    • 16.1 舒婷《致橡树》导读
    • 16.2 北岛《回答》导读
    • 16.3 食指《相信未来》导读
    • 16.4 单元测试题
  • 17 新写实小说
    • 17.1 《风景》导读
    • 17.2 单元测试题
  • 18 陈忠实
    • 18.1 陈忠实与《白鹿原》
    • 18.2 单元测试题
  • 19 余华
    • 19.1 余华与先锋小说
    • 19.2 《许三观卖血记》导读
    • 19.3 单元测试题
  • 20 新时期散文
    • 20.1 《文化苦旅》导读
    • 20.2 《我与地坛》导读
    • 20.3 单元测试题
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点
  1. 知识点:《小二黑结婚》的文学史意义

  2. 微视频

  3. 微课件

4.拓展资源

     《小二黑结婚》导读

一、《小二黑结婚》的文学史意义与价值

(一)故事的最初根源 :一个听来的复杂故事:不仅仅包含有传统婚姻与现代自由的冲突,而且有多重的意味:如对农村中女性分配权的争夺,对打破了性别平衡的人的抑制等……

(二)《小二黑结婚》的过渡意义:

代表了从启蒙文学向革命文学的过渡阶段,充满了两种话语的复杂纠结。一种话语是启蒙话语,一种话语是革命话语。启蒙话语体现在生命个体对“自由”、“解放”等现代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对蒙昧生活的唾弃;革命话语则是表现在对新的权威的“认证”上。小二黑和小琴的婚姻幸福完全维系于革命政权的巩固;婚姻自由并不仅仅是对个人自由的政治诠释,它同时释放了极具号召力的精神信号,为新中国准备了青年生力军。因此,它的最根本的锋芒不是二诸葛和三仙姑,而是金旺兄弟,他们作为行政权的敌人而存在的。

启蒙话语之所以是含混的,是因为小说讲与革命政权有关的人时,如小二黑和小琴是讲自由的,而在讲“封建余孽”如三仙姑等时,则她是不享有自由权力的,他们没有信仰的自由,甚至也没有爱美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