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技术

胡凯光

目录

  • 1 第1单元
    • 1.1 第1章绪论
    • 1.2 第2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
    • 1.3 第3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 1.4 第4章酸碱滴定法
    • 1.5 第5章配 位 滴 定 法
    • 1.6 第6章氧 化 还 原 滴 定 法
    • 1.7 第7章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 1.8 第8章 电位法
    • 1.9 第9章吸光光度法分析法
    • 1.10 第10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 1.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及其分类
  • 2 第一章 绪论
    • 2.1 分析化学的任务及其分类
    • 2.2 分析化学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 3 第二章 定量分析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 3.1 准确度与精密度
    • 3.2 误差的产生及其减免
    • 3.3 定量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 3.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 3.5 每章一练
  • 4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
    • 4.1 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 4.2 滴定分析法计算
    • 4.3 每章一练
  • 5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 5.1 酸碱质子理论
    • 5.2 溶液中pH值的计算
    • 5.3 酸碱指示剂
    • 5.4 酸碱滴定法的原理——一元强酸碱的滴定
    • 5.5 酸碱滴定法的原理——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 5.6 酸碱滴定法的原理——多元酸碱的滴定
    • 5.7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 5.8 每章一练
  • 6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 6.1 配位滴定法
    • 6.2 影响配位滴定的因素
    • 6.3 配位滴定法的原理
    • 6.4 金属指示剂
    • 6.5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 6.6 每章一练
  • 7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 7.1 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
    • 7.2 高锰酸钾法
    • 7.3 重铬酸钾法
    • 7.4 碘量法(一)
    • 7.5 碘量法(二)
    • 7.6 每章一练
  • 8 沉淀滴定法
    • 8.1 沉淀滴定法、摩尔法
    • 8.2 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
    • 8.3 每章一练
  • 9 重量分析法
    • 9.1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与要求
    • 9.2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 9.3 沉淀的形成条件
    • 9.4 重量分析法的计算
    • 9.5 每章一练
  • 10 第一章 绪论
    • 10.1 分析化学的任务及其分类
  • 11 分析化学绪论
    • 11.1 教材与参考文献
    • 11.2 分析化学的定义
    • 11.3 分析化学与化学的关系
    • 11.4 分析化学的任务
    • 11.5 分析化学的作用
    • 11.6 分析化学的分类及方法的选择
    • 11.7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 11.8 分析化学的过程及结果的表示
    • 11.9 滴定分析法概论
    • 11.10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 11.11 滴定分析中体积测量及计算
  • 12 分析试样的采样与制备
    • 12.1 试样的采集
    • 12.2 试样的制备
    • 12.3 试样的分解及滴定前的预处理
  • 13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 13.1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误差、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
    • 13.2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 13.3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误差的传递
    • 13.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 13.5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 13.6 显著性检验
    • 13.7 可疑值取舍
    • 13.8 回归分析法
    • 13.9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 14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 14.1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误差、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
    • 14.2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 14.3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误差的传递
    • 14.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 14.5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 14.6 显著性检验
    • 14.7 可疑值取舍
    • 14.8 回归分析法
    • 14.9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 15 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15.1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概述
    • 15.2 分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15.3 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
    • 15.4 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 15.5 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及审查认可
  • 16 酸碱滴定法
    • 16.1 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与平衡
    • 16.2 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与分布分数
    • 16.3 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
    • 16.4 酸碱缓冲溶液
    • 16.5 酸碱指示剂
    • 16.6 酸碱滴定原理
    • 16.7 终点误差
    • 16.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 16.9 1—5章单元测验
  • 17 分析技能实验内容
    • 17.1 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17.2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 17.3 实验一 电子天平称量练习实录
    • 17.4 实验二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实录
    • 17.5 实验三  HCl溶液的标定
    • 17.6 实验四  工业氢氧化钠中NaOH和Na2CO3含量测定
  • 18 期末复习练习
    • 18.1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练习
    • 18.2 分析化学期末练习答案
    • 18.3 分析技能复习练习
每章一练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练 习 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

1、在滴定分析中,化学等量点与滴定终点间的关系是(   

   A、两者含有不同             B、两者必须吻合 

   C、两者互不相干             D、两者愈接近、滴定误差愈小

2、在滴定分析中,装在滴定管中的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   

  A、分析试剂      B、标定溶液    C、标准溶液     D、基准溶液

  3、用直接法配制0.1000mol/LNaCl标准溶液正确的是(    )。(NaCl的摩尔质量是58.44g/mol

   A、称取5.844g基准NaCl溶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B、称取5.9g基准NaCl溶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C、称取5.8440g基准NaCl溶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D、称取5.9g基准NaCl溶于水,移入1L烧杯中,稀释搅拌

4、下列哪一种滴定方法必须用到两种标准溶液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5、在滴定分析中,一般要求滴定误差(   

  A、≤0.2%     B、≤0.5%      C、≤1%     D、≤2%

6、在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颜色突变是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A、化学计量点    B、理论变色点  C、滴定终点   D、以上说法都可以

7、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是(   

 A、确定了浓度的溶液         B、用基准试剂配制的溶液

 C、用于滴定分析的溶液       D、确定了准确浓度、用于滴定分析的溶液

8pH=5pH=3的两种盐酸以12体积比混合,混合溶液的pH是(  

  A3.17       B10.1       C5.3          D8.2

9、某浓氨水的密度(25℃)为1.0g/mL,含NH3量为29%,则此氨水的浓度(单位为mol/L)约为(     )(已知NH3的摩尔质量为17g/mol

 A1.7        B5.0        C10          D17

10、向1mlpH=1.8的盐酸溶液中加入水(   )才能使溶液的pH=2.8

A9ml         B10ml       C8ml          D12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

1、用Na2C2O4标定KMnO4的浓度,满足式(   

 An(KMnO4)=5 n(Na2C2O4)             Bn(1/5KMnO4)= n(1/2Na2C2O4

 Cn(KMnO4)=2/5 n(Na2C2O4)            Dn(KMnO4)=5/2 n(Na2C2O4)  

2、配位滴定的方法有(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间接滴定法    D、置换滴定法

3、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有简便的方法指示滴定终点

 C、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必须是1:1的关系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质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滴定法是最常见和最基本的滴定方法

 B、化学反应需要加热才能进行,就必须用返滴定法

 C、返滴定法与置换滴定法的原理和计算是不同的

 D、直接滴定法和间接滴定法在滴定时就是所使用仪器不同,其他都一下

5、下列标准溶液必须用间接法配制的是(    )

 A、氯化钾溶液    B、盐酸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硫代硫酸钠溶液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溶液的质量分数ω与物质的量浓度C,它们是可以相互互化的

 B、知道了滴定度T和滴定剂的体积V,把它们相互乘积就能算出待测物质的量

 C、物质的量浓度的有效数字可任意确定

 D、当选用不同的基本单元进行计算时,就不要再考虑它们的系数了

三、判断题(每题2分)

 1、在相同浓度的两种酸溶液中,它们的H+浓度有可能不同(   

 2、滴定终点一定和化学计量点相吻合(   

3、只有基准试剂才能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因此优级纯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4、所以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分析反应而进行分离或检出(   

 5、在标定中,测定待测溶液浓度的物质只能是基准物质或标准溶液。(   

 6H2SO4是二元酸,因此H2SO4的基本单元一定是1/2H2SO4   

 7、凡是基准物质,使用之前都需进行干燥(恒重)处理(   

 8、从滴定管读取的溶液体积若恰好为24mL,应记为24.00mL   

9、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可达到0.1%左右,用50mL滴定管滴定时,消耗溶液的体积应控制在20mL以上(    

10、选用不同的基本单元计算时必须考虑反应的系数(    )


四、计算题(每题10分)

1、称取硫酸试样1.525g,放于25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去25.00 mL,以0.1044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到化学计量点,消耗体积为25.30 mL,求样品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已知M(H2SO4)=98.07g/moL

2、称取大理石试样0.2303g,溶于酸中,调节酸度后加入过量的(NH4)2C2O4溶液,使Ca2+沉淀为CaC2O4,过滤洗涤,将沉淀溶于稀H2SO4中,溶解后的溶液用c(KMnO4)=0.04024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2.30 mL,求大理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M(CaCO3)=100.09g/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