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创意思考

冯林张崴

目录

  • 1 第一章  导论
    • 1.1 课程简介
    • 1.2 什么是思考?
    • 1.3 海绵与淘金:两种思考方式
    • 1.4 思考的心理学基础(一)
    • 1.5 思考的心理学基础(二)
    • 1.6 怎样提高创造力?
  • 2 第二章 思考的历程
    • 2.1 思考的方法
    • 2.2 什么是创意思考?
    • 2.3 什么是批判思考?
  • 3 第三章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 3.1 什么是思维定势?
    • 3.2 思维定势类型(一)
    • 3.3 思维定势类型(二)
    • 3.4 突破思维定式
  • 4 第四章 创意思考类型
    • 4.1 改变思维方向获得创意
    • 4.2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 4.3 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
    • 4.4 形象思维及分类
    • 4.5 想象思维
    • 4.6 联想思维
    • 4.7 直觉思维
    • 4.8 灵感思维
    • 4.9 思维导图的概念
    • 4.10 思维导图绘制
  • 5 第五章 创意思考方法(一)
    • 5.1 什么是创意思考方法?
    • 5.2 头脑风暴的概念
    • 5.3 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及规则
    • 5.4 头脑风暴实施程序
    • 5.5 学会提问
    • 5.6 典型方法——奥斯本检核表法
    • 5.7 和田十二法
  • 6 第六章 创意思考方法(二)
    • 6.1 列举法概念
    • 6.2 属性列举法
    • 6.3 希望点列举法
    • 6.4 缺点列举法
    • 6.5 成对列举法
    • 6.6 综合列举法
    • 6.7 组合法的概念
    • 6.8 常见的组合方法
    • 6.9 典型方法——形态分析法
    • 6.10 信息交合法
    • 6.11 分解法
    • 6.12 类比法概念
    • 6.13 类比法原理及方法
    • 6.14 典型方法——综摄法
    • 6.15 类比引申法
  • 7 第七章 批判性思维及其障碍
    • 7.1 批判性思维及其定义
    • 7.2 批判性思维的构成
    • 7.3 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 7.4 突破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 7.5 批判性思维测评
  • 8 第八章 批判性思维的基础
    • 8.1 哲学、逻辑和科学方法论的来源 及西方教育
    • 8.2 逻辑和推理
    • 8.3 用逻辑思考与表达
    • 8.4 直言三段论
    • 8.5 道德、法律与美学中的批判性思维
  • 9 第九章  批判性思维的中心问题
    • 9.1 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 9.2 论证
    • 9.3 论证相关问题
    • 9.4 如何评价论证
  • 10 第十章 批判性思维的过程
    • 10.1 有歧义的词语
    • 10.2 推理谬误
    • 10.3 证据的可靠性
    • 10.4 干扰性因素
  • 11 第十一章   批判性思维的应用
    • 11.1 批判性的思考
    • 11.2 批判性阅读与写作
    • 11.3 批判性科学创新
    • 11.4 批判性的技术创新
分解法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分解创新的首要环节是选择和确定分解的对象。分解的对象与组合对象不同,分解创新的对象只是一个事物。经过分解创新,该事物的局部结构或局部功能产生脱离整体的变化。

分解的对象绝不是把组合创新的成果再分离成组合前的状况。对于任何一个整体,只要能分解成异于原先的状态,区别于原先的功能,或者分解出新的事物,就具有进行分解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可见,分解创新不仅是创新技法,也是认识事物的方法。通过分解事物,可以使人们深入到事物内部,进行系统的观察与周密的思考。在分解过程中,接触事物各层次的结构、功能、分解各层次的结构,会看到很多巧妙结构,学到许多结构设计的方法。



例:手套的分解

手套是非常简单的生活用品,将手套再分解能得到什么呢?

江苏镇江的一位工程师心血来潮,把普通的薄型白手套的指套部分剪去,再在手套的背面印上五笔字型的指法和字根规则,成为专利产品“电脑上机手套”。这样,初学者戴上手套上机就十分方便,忘记了规则看一下手套的背面立即可知。

西安有一位大学教师与其相反,把手套的指套部分分解出来,成为单独的产品——卫生指套,用无菌塑料薄膜做成的指套附在食品包装中,在食用前将指套套上手指,以防手指上的细菌污染食品,特别适合旅行时使用,也获得了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