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大学﹒梦 ——大学的梦想与现实
    • 1.1 大学态度
    • 1.2 大学功能
    • 1.3 大学构造
  • 2 大学﹒志 ——大学生的目标制定
    • 2.1 多元目标
    • 2.2 合理目标
    • 2.3 目标管理
  • 3 大学﹒道 ——大学的精神追求
    • 3.1 社会精英
    • 3.2 大学生形象
    • 3.3 重塑理想
  • 4 大学﹒立 ——大学生的自主习惯
    • 4.1 走向独立
    • 4.2 自主要求
    • 4.3 自我反省
  • 5 大学﹒路 ——大学生的规划路径
    • 5.1 优化方案
    • 5.2 执行能力
    • 5.3 时间管理
  • 6 大学﹒学 ——大学生的学习规划
    • 6.1 课堂学习
    • 6.2 大学阅读
    • 6.3 实验学习
  • 7 大学﹒能 ——大学生的能力拓展
    • 7.1 竞争能力
    • 7.2 思维能力
    • 7.3 社会实践
  • 8 大学﹒问 ——大学生的创新创造
    • 8.1 课程论文
    • 8.2 课题研究
    • 8.3 毕业论文
  • 9 大学﹒考 ——大学生的考试准备
    • 9.1 课程评价
    • 9.2 升学深造
    • 9.3 “考碗”一族
  • 10 大学﹒诚 ——大学生的诚实守信
    • 10.1 诚信考试
    • 10.2 学术规范
    • 10.3 贷款信用
  • 11 大学﹒和 ——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 11.1 请教师长
    • 11.2 上铺兄弟
    • 11.3 同窗情谊
  • 12 大学﹒爱 ——大学生的恋爱观
    • 12.1 恋爱“季节”
    • 12.2 恋爱学问
    • 12.3 恋爱问题
  • 13 大学﹒身 ——大学生的运动规划
    • 13.1 健身“达人”
    • 13.2 运动“家族”
    • 13.3 体育竞技
  • 14 大学﹒心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 14.1 健康心理
    • 14.2 自我调适
    • 14.3 心理救助
  • 15 大学﹒美 ——大学生的艺术生活
    • 15.1 艺术修养
    • 15.2 艺术技能
    • 15.3 艺术活动
  • 16 大学﹒财 ——大学生的理财规划
    • 16.1 消费支出
    • 16.2 勤工助学
    • 16.3 投资体验
  • 17 大学﹒业 ——大学生的择业规划
    • 17.1 择业定位
    • 17.2 择业途径
    • 17.3 择业关键
  • 18 大学﹒创 ——大学生的创业选择
    • 18.1 理性创业
    • 18.2 创业时机
    • 18.3 创业准备
  • 19 俞敏洪先生与熊丙奇老师共话大学生活
    • 19.1 大学意义
    • 19.2 留学问题
    • 19.3 就业选择
  • 20 阅读
    • 20.1 阅读
上铺兄弟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新科2位院士30年前是同班室友

2015年两院院士新鲜出炉,在这次当选的131名两院院士中,来自东南大学的王建国以及来自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孟建民院士在30年前竟同在东南大学读博士,同班同导师还住在同一个寝室。


眼前的王建国非常的谦逊,面对记者也基本上是有问必答,当然,回答中也感受到了他的严谨。

谈及自己与自己的室友今年同时入选两院院士,而当年他的导师齐康与同班同学钟训正院士也同是入选院士时,王建国笑言,这只是一个巧合。

回忆过去,王建国感慨,感谢我的每一位老师,特别是齐康老师,其高瞻远瞩,特别是在建筑方面非常的敏锐,从齐先生那里,他将建筑学这种有限的设计领域扩展到了城市和环境领域,扩大到社会和人文的领域,这是其博士攻读期间最大体会,同时,齐先生也为他创造了很多机会。

“我们在‘七五’期间齐先生让我做了一个课题,我负责小城市常熟的试点研究,我城市设计的起点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王建国回忆,当时那个课题孟建民院士则是负责大城市南京。

回忆起舍友孟建民,王建国坦言,孟建民的学习成绩非常好,画画、设计都非常好,曾经也获得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一等奖。孟建民毕业后曾在东大工作过一段时间,随后调往东大深圳建筑设计院工作,而后又在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担任总建筑师。

让王建国院士多聊些与孟建军院士同寝室的趣事时,王建国突然卖起了关子:“保密。”当然,记者们也没有追问。

30年来,王建国院士及团队在大尺度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创作、绿色城市设计、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四个方面工程进行实践,先后在30多个城市完成60多项设计,包括位于北京奥林匹克综合文化区的国家重大工程中国国学中心、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地规划设计竞赛方案、南京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等。王建国院士最近的一件设计作品为南京牛首山游客服务中心。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教授,一个专业工作者。”王建国认为,当选院士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工作还要照常继续。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过一辈子。

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