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高校课堂“低头族”,你怎么看?
有网友调侃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和你在一起,而你在低头看手机。”、“小学上课费嘴,初中上课费笔,高中上课费脑,大学上课费流量。”还有网友说,“每天第一件事是睁眼,第二件事就是看手机,上课怎么会不玩?”对于高校课堂“低头族”,你怎么看?

可以说,如今这样的课堂“低头族”已成为众多高校中的一道“风景”。而不少学校也开始费尽心思地予以防范:有的出台严厉的“扣分”政策,有的要求学生在上课期间统一上缴手机,还有的干脆安装信号屏蔽机、上课期间断网。然而这些只“限行”却未“收心”的举措在短期内确实能取得一些效果,但时隔不久,学生总能“下有对策”,课堂“低头”的窘况也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不管是扣分、上交手机还是断网,都是“治标不治本”,更需要反思的是学校本身,“为什么课堂吸引不了学生?就是因为有些课程固化、没有新意,更没有针对学生成长的需要;老师只按照学校安排授课,局限性太大;学生除了上课,很少有机会能找到老师。师生缺乏交流,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学生很难找到归属感,只能寄托于手机和社交媒体。
当然,同时也需要我们的大学生们反思。玩游戏、刷微博、发短信、看电影……这些消遣性、娱乐性的东西,不仅会将我们的大学美好时光“碎成了段子”,还浪费了父母的血汗,而且也容易造成未来的就业难。
如今,一些大学毕业生总是万般感叹就业难,却不知道好多单位也在感叹:寻找有真才实学的大学毕业生真的也难。试想,在校时,学生的手机成了高校“打不退的第三者”,就业时拿什么本事去谋取一个职位?
所以说,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责任不光在老师身上。
由此,将学生从手机上拉回来,一是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入手,老师需改进授课方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受欢迎,可以多借用新媒体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并增加课堂互动;
二是从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入手,作为大学生,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如果多数时间都放在玩手机上,就是不务正业了,不仅浪费自己宝贵的大学美好时光,也浪费了父母的血汗,更让自己的未来前途坎坷,由此,必须提高自己的自律意识。
知识点关联
课堂学习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