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辐射的基本定义及特点
1、基本概念
辐射:发射辐射能是各类物质的固有特性。当原子内部的电子升温和振动时,产生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发出电磁波向空间传播,这就是辐射。
热辐射:由于自身温度或热运动的原因而激发产生的电磁波传播,就称热辐射。
辐射传热:物体之间相互辐射和吸收的总效果。
2、特点
① 不需要物体直接接触。热辐射不需中间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递,而且在真空中辐射能的传递最有效。
② 在辐射换热过程中,不仅有能量的转换,而且伴随有能量形式的转化。
辐射:辐射体内热能→辐射能;
吸收:辐射能→受射体内热能
③ 只要温度大于零就有能量辐射。不仅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辐射热能,而且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辐射热能,
④ 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其温度性质有关。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二、从电磁波的角度描述热辐射的特性
1、传播速率与波长、频率间的关系
热辐射具有一般辐射现象的共性,具有电磁波的基本关系:
2、电磁波的波谱
工业上有实际意义的热辐射区域一般为0.1-100μm,常称为热射线,这一波段内的电磁波最容易被物体吸收转化为热能。
3、物体表面对电磁波的作用
(1)吸收比、反射比与穿透比之间的关系
当热辐射投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般会发生三种现象,即吸收、反射和穿透,如图8-2所示。
(2)固体表面的两种反射
镜面反射:入射角=反射角,表面粗糙度<波长
漫反射: 表面粗糙度>波长
三、黑体模型及其重要性
为研究辐射特性可提出以下理想辐射模型:
黑体:α=1 ρ=0 τ=0;白(镜)体:α=0 ρ=1 τ=0;
透明体:α=0 ρ=0 τ=1
黑体具有最大的吸收力(α=1),同时亦具有最大的辐射力(ε=1)。人工黑体,如图所示。
在一定的小孔面积与腔体总面积之比下,材料本身的吸收比越大,黑体模型的有效吸收比越大;小孔面积占空腔内壁总面积的份额越小,小孔的吸收比就越高。空腔内表面的辐射是均匀且各向同性的,是同温度下的黑体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