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项目一  课程认识
    • 1.1 任务1  机械制造业的现状与发展
    • 1.2 任务2  机械制造系统和机械加工工艺系统
    • 1.3 任务3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
  • 2 项目二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 2.1 任务1  项目导入
    • 2.2 任务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与工艺规程
    • 2.3 任务3  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 2.4 任务4  毛坯的选择
    • 2.5 任务5  定位基准的选择
    • 2.6 任务6  工艺路线的拟订
    • 2.7 任务7  加工工序的设计
    • 2.8 任务8  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
    • 2.9 任务9  项目实施
    • 2.10 任务10  项目拓展
  • 3 项目三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 3.1 任务1 项目导入
    • 3.2 任务2 轴类零件工艺分析
    • 3.3 任务3 轴类零件外圆表面加工方法
    • 3.4 任务4 轴类零件加工设备
    • 3.5 任务5  轴类零件加工刀具
    • 3.6 任务6 轴类零件的装夹
    • 3.7 任务7 轴类零件的测量
    • 3.8 任务8  项目实施
    • 3.9 任务9 项目拓展
  • 4 项目四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 4.1 项目导入
    • 4.2 套类零件工艺分析
    • 4.3 套类零件内孔表面加工方法
    • 4.4 套类零件孔加工设备
    • 4.5 套类零件孔加工刀具
    • 4.6 套类零件的装夹
    • 4.7 套类零件的测量
    • 4.8 零件的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
    • 4.9 项目实施
    • 4.10 拓展项目
  • 5 项目五  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
    • 5.1 项目导入
    • 5.2 箱体类零件工艺分析
    • 5.3 箱体类零件加工方法
    • 5.4 箱体类零件加工设备
    • 5.5 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刀具
    • 5.6 箱体类零件的夹具
    • 5.7 箱体类零件的测量
    • 5.8 项目实施
    • 5.9 拓展项目
  • 6 项目六   齿轮类零件加工工艺
    • 6.1 项目导入
    • 6.2 齿轮类零件工艺分析
    • 6.3 齿形加工方法
    • 6.4 齿轮加工机床
    • 6.5 新建课程目录
    • 6.6 齿轮加工刀具
    • 6.7 新建课程目录
    • 6.8 齿轮的装夹
    • 6.9 新建课程目录
    • 6.10 齿轮类零件的检验
    • 6.11 项目实施
    • 6.12 拓展项目
  • 7 项目七  机械装配工艺
    • 7.1 项目导入
    • 7.2 项目概述
    • 7.3 新建课程目录
    • 7.4 装配尺寸链
    • 7.5 新建课程目录
    • 7.6 装配方法
    • 7.7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 7.8 项目实施
    • 7.9 新建课程目录
  • 8 项目八  机械装配工艺
    • 8.1 项目概述
    • 8.2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 8.3 制造自动化技术
    • 8.4 先进制造模式
    • 8.5 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项目实施

4.9 项目实施

1.任务分析

4.1中的任务是编制定位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该定位套从结构上看是一个典型的套类零件,工件材料为HT200,调质处理217~255HBS,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均在正常加工要求范围内,中小批量生产。

2.工作计划

1)明确任务

 学生以3~5人为一项目小组的形式实施任务,以利于小组成员之间开展协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根据任务要求,共同分析完成任务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相关技术资料,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分工时应做到责任明晰,任务量均衡饱满。

2)收集资料

小组成员根据任务分工,收集与套类零件工艺规程编制相关的工艺文件和技术资料。

3)实施任务

围绕所研究的任务查阅资料,收集数据,共同探讨定位套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的编制具体方法与步骤,制定出详细的任务实施方案。

项目组成员根据各自的任务分工,按照方案中制定的内容和程序展开工作。

3.实施过程

1)分析定位套的主要技术要求

① φ30+0.013 +0.002外圆柱面φ20+0.021 0内孔的同轴度允差为φ0.02 mm,表面粗糙度为Ra 1.6μm;

② A、B端面对φ20+0.021 0孔的轴线H的垂直度公差为φ0.015mm,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

③ 材料为HT300。

2)定位基准的选择

① 以φ54为粗基准,在一次装夹中车出A面、φ30+0.013 +0.002外圆及B面、φ20+0.0210内孔;

② 加工φ54外圆及端面C时,可用φ30+0.013+0.002外圆为精基准;

 ③ 加工3-φ5.5孔时,用φ30+0.013 +0.002外圆和A端面为精基准;

④ 加工D面时,用φ20+0.021 0内孔、端面C和任一φ5.5的孔为精基准。

3)加工路线的拟定

为保证套筒内外圆的同轴度要求和A、B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采用在一次装夹中先粗、精车端面A,φ30+0.013 +0.002外圆和B端面,再钻、扩、铰φ20+0.021 0的孔;车C面及φ54外圆,钻、扩、铰内孔。

4)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定位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见表4-2。

 

4.任务评价

任务完成以后,由学生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讲解和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进行总结,根据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在项目组中的工作态度、参与程度、所起作用、合作能力等情况,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任务实施检查与评价表见表4-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