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二十一世纪的地理学
    • 1.1 学科发展趋势的多角度分析
    • 1.2 科学的、技术的、哲学的地理学
    • 1.3 系统的、统一的、全球的、发展的、生活的地理学
  • 2 现代自然地理学绪论
    • 2.1 现代自然地理学绪论
  • 3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 3.1 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 3.2 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 3.3 地内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 3.4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及特征、功能
    • 3.5 人类与地表环境
  • 4 岩石圈
    • 4.1 岩石圈的组成
    • 4.2 岩石圈的结构和运动类型
    • 4.3 板块构造与岩石圈的运动机制
    • 4.4 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
  • 5 大气圈
    • 5.1 大气圈的组成、结构
    • 5.2 大气圈的运动
    • 5.3 大气圈的物质输移、能量传输
    • 5.4 气候分异规律、大气圈与人类
  • 6 水圈
    • 6.1 海洋水、陆地水、河水
    • 6.2 湖泊、沼泽、冰川
    • 6.3 水圈的结构、演化与水的运动
    • 6.4 水量平衡、水圈与人类
  • 7 生物圈
    • 7.1 生物圈的组成、结构与地域分异
    • 7.2 生物圈的形成与演化
    • 7.3 人与生物圈
  • 8 圈层间的相互作用
    • 8.1 大气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 8.2 地貌与气候的关系
  • 9 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 9.1 岩石与水
    • 9.2 构造—侵蚀—地貌循环
    • 9.3 沟谷流水作用与地貌
    • 9.4 海岸发育与海岸地貌
    • 9.5 海陆相互作用与河口、三角州
  • 10 水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
    • 10.1 水汽与天气
    • 10.2 水与气候、大气与水体的运动
    • 10.3 厄尔尼诺、风暴潮
  • 11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 11.1 气候—海面—冰川—均衡
    • 11.2 构造运动—大气环流—水分循环
    • 11.3 水、气、岩石圈与黄土地貌
    • 11.4 水、气、岩石圈与冰川、冰缘地貌
  • 12 生物圈与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 12.1 生物圈与岩石、大气圈的相互作用
    • 12.2 生物圈与水圈的相互作用
    • 12.3 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 13 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与地球表层系统
    • 13.1 地表系统的能量流动与能量平衡
    • 13.2 地表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13.3 圈层相互作用与土壤的形成、分布
    • 13.4 圈层相互作用与喀斯特地貌
    • 13.5 喀斯特地貌分析
  • 14 自然地理学的应用——方法原理与实例
    • 14.1 地表环境评估与区划
    • 14.2 地貌地质、水资源的评价
    • 14.3 土地分类、分级与评估
  • 15 地表环境的预测规划与管理
    • 15.1 地表环境的预测规划与管理
  • 16 阅读
    • 16.1 阅读
阅读

注意:阅读课程拓展专题计入成绩,请在本学期结束前完成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