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盘点家园
    • 1.1 资源环境看国情
    • 1.2 黑河-腾冲线的含义
    • 1.3 四类环境问题
  • 2 人类与资源危机
    • 2.1 人类史就是一部与资源危机的战斗史
    • 2.2 世界无末日
    • 2.3 中国的资源环境瓶颈
  • 3 环发关系为何失调
    • 3.1 GDP主义的环境影响
    • 3.2 低端经济
    • 3.3 环境退化中的政绩与财税体制因素
  • 4 追求脱钩
    • 4.1 双重脱钩
    • 4.2 穿越中等收入陷阱与资源环境约束的峡谷
    • 4.3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 5 生态补偿
    • 5.1 转移支付的绿色化
    • 5.2 绿色的契约
    • 5.3 生态建设也要善有善报
  • 6 遏制公地的悲剧
    • 6.1 当公地遭遇私利
    • 6.2 环境被滥用的根源
    • 6.3 谁污染,谁治理
  • 7 税收的绿色化
    • 7.1 税收的功能
    • 7.2 绿税的思想
    • 7.3 基层政府合适的财源
  • 8 环境产权
    • 8.1 排污权与免受污染权
    • 8.2 环境权益市场
    • 8.3 关注环境权交易的成本
  • 9 万花筒般的邻避事件
    • 9.1 邻避现象面面观
    • 9.2 以合理的规划降低邻避事件的发生
    • 9.3 建立政府与民间的信任桥梁
  • 10 环境保护的社会机制
    • 10.1 环境领域的现代治理结构
    • 10.2 共建家园
    • 10.3 培育环保领域的社会公益组织
  • 11 复杂的全球气候变化
    • 11.1 热岛与气候变暖
    • 11.2 当气候遭遇发展
    • 11.3 低碳经济的价格
  • 12 中国的低碳之路
    • 12.1 低碳经济是必由之路
    • 12.2 基于生命周期的碳减排
    • 12.3 奢侈浪费与低碳不兼容
  • 13 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
    • 13.1 理解循环经济
    • 13.2 市场经济与循环经济
    • 13.3 从摇篮到摇篮
  • 14 绿色GDP与环境的可核算性
    • 14.1 环境损益的货币化
    • 14.2 绿色GDP:美丽的理论与困难的现实
    • 14.3 应该修正的不是GDP
  • 15 新产业革命的环境效应
    • 15.1 深绿、浅绿、伪绿
    • 15.2 新经济的环境效应
    • 15.3 人力资本的无穷潜力
  • 16 追求健康的城镇化
    • 16.1 城镇化的环境效应
    • 16.2 如何看待当前的城镇化
    • 16.3 避免城镇化中的浪费
  • 17 应对农村的空心化
    • 17.1 城镇化的反面
    • 17.2 重构镇村体系
    • 17.3 释放土地潜力
  • 18 十四亿人的饭碗问题
    • 18.1 培育国土资源的承载力
    • 18.2 农业的省力化
    • 18.3 以技术和管理保障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
  • 19 阅读
    • 19.1 阅读
绿色GDP:美丽的理论与困难的现实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