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

黄亮 主讲
10
教师团队
2 学分
32 学时
课程说明 《食品微生物学》为河南省一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荣获河南省本科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是食品类及生物工程类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课程除讲授微生物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等基础内容外,还着重讲授微生物在粮食储藏及食品工业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微生物引起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途径,引起腐败变质的环境因素,控制有害微生物活动的方法途径等。
课程介绍 课程相关信息 教师团队 课程章节 知识图谱资源

课程介绍

    《食品微生物学》为河南省一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荣获河南省本科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是食品类及生物工程类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课程除讲授微生物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等基础内容外,还着重讲授微生物在粮食储藏及食品工业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微生物引起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途径,引起腐败变质的环境因素,控制有害微生物活动的方法途径等。
    《食品微生物学》按照“微生物结构生理(基础知识)+粮油食品保鲜与检验(应用)+专题案例讨论(能力素养)”的框架系统化组织教学单元,具有鲜明的粮油食品特色。学习者能够获得食品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具备粮食产后加工储运过程中微生物检验技术与食品发酵生产方案设计能力,提升科学思维水平与职业素养。

课程相关信息

河南工业大学 学校
生物工程学院 开课院系
食品及生物类专业 专业大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粮食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油脂工程等 开课专业

教师团队

黄亮 副教授 河南工业大学
黄亮,副教授,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第十届、十一届校教学督导组专家,教学名师,两届校长教学质量奖获得者。近年来主持食品微生物学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一流线上课程2项,获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2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河南省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参与完成省级教改项目1项,省级质量工程3项。主持校级教研项目3项,校级线上一流课程1项,多次获得校级教学大赛一等奖。发表教研论文多篇,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6项,省科技攻关及基础前沿项目3项,国家授权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获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任现职以来,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其中SCI 6篇,EI 2篇,参编教材两部。指导学生获河南省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主讲课程:食品微生物学
教学感悟: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李海峰 副教授 河南工业大学
研究领域
环境微生物学
个人简介
    李海峰,女,1984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食品与环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200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1年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获得微生物学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7月任教于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并主讲《微生物学》与《细胞工程》两门课程。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与河南工业大学高校专项基金项目。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编著作2部。
张莉 副教授 河南工业大学
研究领域
食品微生物发酵与储藏,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论文与著作
1、张莉, 王金水, 贾峰.饲料中真菌毒素的分布及检测技术,食品与发酵工业,2012.06.
2、张莉.抑制栽培对不同品种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南方农业学报,2013.02.
3、张莉, 贾峰, 张广乐, 王金水.草莓解除休眠过程中DNA甲基化变化研究,河南农业科学,2012.12.
4、张莉.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才智,2013.08
5、张莉,张兰,张玉,许亚杰,李华伟.酿酒酵母菌株的筛选与发酵特性分析,河南农业科学,2018.06.
6、L Zhang, Y Wang, X-Z Zhang, M Zhang, C-P Qiu, Z-H Han,Dynamics of phytohormone and DNA methylation patterns changes during dormancy induction in strawberry (Fragaria× ananassa Duch.). Plant Cell Reports, 2012, 31(1):155-165.
7、L Zhang,Y-S Hu,G_L zhang.Python in ChIP-Seq date analysis, Journal of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Research,2014.05.
荣誉与奖励
2018年6月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
2018年5月荣获河南工业大学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
李娜 副教授 河南工业大学
李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微生物学博士毕业,2018 年进入河南工业
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主要对与粮食相关的重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依据蛋白的结构,
提高蛋白的活性,或研究蛋白的作用机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 项,河南省项目2 项。
代表性论文:
1. Lin, H., Meng, Y., Li, N., Tang, Y., Dong, S., Wu, Z., Xu, C., Kazlauskas, R., & Chen, H. Enzymatic
Enantioselective anti-Markovnikov Hydration of Aryl Alkene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 in
English). 2022, 61(32), e202206472.
2. Dong, S., Fan, D., Liu, Q., Meng, Y., Liu, X., Yang, S., Lin, H., Li, N., & Chen, H. Enantioselectivity
and key residue of Herbaspirillum huttiense monooxygenase in asymmetric epoxidation of
styrenes.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22, 106(5-6), 2007–2015.
3. Li N., Shi K., Rao T., Banerjee S., Aihara H.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promiscuous DNA binding
and broad substrate selectivity of fowlpox virus resolvase. Scientific Reports. 2020, 10(1):393-407。
4. Terashima H.*, Li N.*, Sakuma M., Koike M., Kojima S., Homma M., Imada K. Insight into the
assembly mechanism in supramolecular ring-structure of the sodium-driven Vibrio flagellar motor
from the structure of Flg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2013,110(15):6133-6138. (*共同第一作者) 。
5. Li N., Kojima S., Homma M.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eriplasmic region of PomB, a Na+-driven
flagellar stator protein in Vibrio alginolyticus.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2011,193(15): 3773-3784.
6. Li N., Kojima S., Homma M. The sodium-driven motor of the polar flagellum in marine bacteria
Vibrio.Genes to Cells. 2011, 16(10): 985-999.
7. Li N., Hu S.-B., Feng G.-Y. Resolution of 2-nitroalcohols by Burkholderia cepacia lipase-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acylation.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12, 34(1): 153-158.
胡元森 教授 河南工业大学
研究领域
粮油食品微生物
论文与著作
胡元森,李翠香,宇光海,屈建航.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郑州师范教育.2012,1(4):87-90.ISSN2095-3488.
胡元森,李翠香,刘娜,黄亮,陈亮,蔡静平,李瑞芳.食品工程类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1,28(2):98-100.ISSN2095-1736,CN34-1081/Q.
胡元森,李翠香,尹艳丽,罗宇,曲建航,王付转.工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重构研究[J].学园.2011,(21):3-4.国内刊号CN53-1203/C,国际刊号ISSN1674-4810.
胡元森,蒋炳伸,潘涛,李翠香.芽胞杆菌XM-1酸性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中国食品学报.2012,12(2):41-45.ISSN1009-7848.CN11-4528/TS
胡元森,李翠香,刘娜,段永康,黄亮.不同发芽深度芽麦储藏稳定性研究。中国粮油学报.2012,27(4):79-83.
胡元森,陈静,李翠香,刘娜,黄亮.几种储粮霉菌脱氢酶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食品科学.2012,33(13):207-211.ISSN1002-6630,CN11-2206/TS
胡元森,段永康,李翠香.芽麦储藏吸湿性及其生物活性变化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1,26(9):74-78.ISSN1003-0174.CN11-2864/TS.
胡元森,段永康,刘阳.高温及微波处理对芽麦储藏品质的影响[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5):16-20.ISSN1673-2383.CN41-1378/N
胡元森,李翠香,潘涛.芽胞杆菌XM-1产酸性淀粉酶发酵条件研究[J].中国酿造. 2011,(7):100-105. ISSN0254-5071,国内刊号:CN11-1818/TS.
胡元森,段永康,王改利,李翠香.不同储藏年限玉米主要品质变化研究[J].粮油加工.2011,(3):64-67. ISSN1673-7199,CN11-5534/TS.
荣誉与奖励
1、2010年10月-2015年10月,河南省微生物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发证日期:2010年10月。
2、2009年度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发证日期2010年5月,证书号:20090601。
3、《一株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发酵条件及基因克隆研究》,被评为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优秀奖。指导教师:胡元森。发证日期:2011年1月11日。
4、2010年度国际学院学生评教活动中,被评为“我最爱戴的任课教师”,发证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国际学院。发证日期:2010年12月10日。
5、河南工业大学第二届教学大奖赛中获三等奖,发证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发证日期:2007年12月。
6、《芽麦储藏霉变及其对主要品质的影响》,被评为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优秀硕士论文奖。指导教师:胡元森。发证日期:2011年11月25日。
7、2011-2012年度河南工业大学优秀教师,2012年9月。
8、2011-2012年度河南工业大学优秀工会干部,2012年度11月。
9、2013年度河南工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13年12月25日。
10、2013年度河南工业大学就业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12月。
刘娜 教授 河南工业大学
研究领域
食品微生物学
论文与著作
(1).  Na Liu ; Zhanhui Zhang; Yadong Xue; Shujun Meng; Yubi Huang; Weihua
Li; Jihong Huang; Jihua Tang, Ident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nd
Candidate Genes for Maize Starch Granule Size through Association Mapping , Scientific Reports, 2018.12, 8(1): 0~14236 (期刊论文)
(2) Na Liu ; Yadong Xue; Zhanyong Guo; Weihua Li; JihuaTang ,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es Candidate Genes for Starch Content Regulationin
Maize Kernels,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6.7.30, 7: 1046 (期刊论文)
(3) Na Liu ; Liang Huang, A Study on Different Resistances to Aspergillus Flavus in Maize Inbred Lin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ulation: System,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11.8, 17(19): 151~154 (期刊论文)
(4) Zhiyong Wang ; Na Liu ; Lixia Ku; Zhiqing Tian; Yong Shi; Shulei Guo;
Huihui Su; Liangkun Zhang; Zhenzhen Ren; Guohui Li; Xiaobo Wang; Yuguang Zhu;
Jianshuang Qi; Xin Zhang; Yanhui Chen, Dissection of thegenetic architecture for grain quality-related traits in three RIL, Plant Breeding, 2015.11.25, 135(1): 38~46 (期刊论文)
(5) Na Liu ; Liang Huang, PartialCharacterization of Acidic Protease from Rhizopus stolonifer, The Open Biotechnology Journal, 2015.11.3, 9: 199~203(期刊论文)
(6)  Na Liu; Mengzhen Li, Phyllachora jianfengensis sp. nov. from China. Mycotaxon, 2016.1.15, 130: 1039~1043.
(7) Na Liu; Le Wang; Gu Huang; Lin Guo, Phyllachora hainanensis sp. nov. from
China, Mycotaxon, 2015, 130(1): 237~239.
(8)刘娜; 李梦臻, DNA 条形码技术在病原真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江苏农业
科学, 2015.3.25, (03): 10~12.
(9) 黄谷; 刘娜; 李梦臻, 中国南方炭角菌属的分类研究, 中国菌物学会第
六届会员代表大会( 2014 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
论坛, 2014.7.14-2014.7.16
荣誉与奖励
2014年08月 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高校生命科学)一等奖及“河南省教学标兵”荣誉称号;
2014年09月 获河南工业大学第四届教学大奖赛二等奖;
2015年03月 获河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5年03月 获“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2011年11月 指导的硕士论文获得河南工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2016年11月 指导的硕士论文获得河南工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屈建航 教授 河南工业大学
研究领域
环境微生物学
论文与著作
1.Jian-Hang Qu*, Wen-Wen Ma, Hai-Feng Li, et al. Altererythrobacter amylolyticus sp. nov., isolated from lake sedi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2019, 69: 1231-1236
2.Jian-Hang Qu*, Lu-Jie Zhang, Yun-Hui Fu, et al. A novel genus of the class Actinobacteria, Longivirga aurantiaca gen. nov., sp. nov., isolated from lake sedi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2018, 68: 942-946
3.张璐洁, 屈建航*, 符运会, 等. 环磷酸腺苷对太湖界面沉积物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微生物学通报, 2018, 45(2): 284-292
4.屈建航*,尹伊,焦国宝,等. 酸性α-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2015,31(7):188-192
5.屈建航(参编). 粮油食品微生物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年6月1日. ISBN 9787030575104
6.杨金水(主编),屈建航(副主编). 资源与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程.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年4月. ISBN 978-7-03-039901-4
荣誉与奖励
1.河南省优秀教师
2.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
3.河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4. 河南省文明教师
5. 河南工业大学优秀教师
6. 河南工业大学硕士生优秀指导教师
7. 河南工业大学教学大奖赛一等奖、校长教学质量奖
张帅兵 教授 河南工业大学
研究领域
粮油食品微生物学
论文与著作
(1)Shuai-Bing Zhang, Yang-Yong Lv, Yu-Li Wang, Feng Jia, Jin-Shui Wang, Yuan-Sen Hu. Physiochemical changes in wheat of different hardnesses during storage. Journal of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DOI: 10.1016/j.jspr.2017.05.002
(2)Zhang, Shuai-Bing *,Zhai, Huan-Chen,Lv, Yang Yong,Cai, Jing-Ping,Wang, Jin-Shui,Hu, Yuan-Sen*. Proteomic analysis reveals the fungal resistance of soft wheat during storage,Journal of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2016.10.01,69:195~198
(3) Shuai-Bing Zhang*,Le Wang,Yan Liu,Huan-Chen Zhai,Jing-Ping Cai,Yuan-Sen Hu. Expression of feruloyl esterase A from Aspergillus terreu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iomass degradation,Protein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2015.8.14,115:153~157
(4) Shuai-Bing Zhang,Huan-Chen Zhai,Shu-Xia Huang,Jing-Ping Cai*. A site-directed CO2 detection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spoilage of stored grains by insects and fungi in Chinese horizontal warehouses,Journal of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2014.10.01,59:146~151
(5)Shuai-Bing Zhang,Huan-Chen Zhai,Yuan-Sen Hu,Le Wang,Guang-Hai Yu,Shu-Xia Huang,Jing-Ping Cai*,A rapid detection method for microbial spoilage of agro-products based on catalase activity,Food Control,2014.8.1,42:220~224
(6) Shuai-Bing Zhang *,Huan-Chen Zhai,Le Wang,Guang-Hai Yu. Expression,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feruloyl esterase A from Aspergillus flavus,Protein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2013.11.01,92(1):36~40
(7)Shuai-Bing Zhang, Zhong-Liu Wu*. Identification of amino acid residues responsible for increased thermostability of feruloyl esterase A from Aspergillus niger, using the PoPMuSiC algorithm[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1, 102(2):2093-2096.
(8)Shuai-Bing Zhang, Xiao-Qiong Pei, Zhong-Liu Wu*. Multiple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hermostability of feruloyl esterase A from Aspergillus niger[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2, 117(10):140-147.
(9)Shuai-Bing Zhang, Xiao-Feng Ma, Xiao-Qiong Pei, Jing-Yuan Liu, Hua-Wu Shao*, Zhong-Liu Wu*. A practical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system for feruloyl esterases: Substrate design and evaluation.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B Enzymatic, 2011, 74(1-2):36-40.
(10) Zhuo-Lin Yi,Shuai-Bing Zhang*,Xiao-Qiong Pei,Zhong-Liu Wu*,Design of mutants for enhanced thermostability of β-glycosidase BglY from Thermus thermophilus,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3.2.01,129:629~633
荣誉与奖励
获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粮油学会第一届青年科技奖、河南工业大学“优秀教师”、 “就业创业工作优秀指导教师”和“金龙鱼青年教师奖”等荣誉称号和奖励。
陈亮 教授 河南工业大学
研究领域
粮油食品微生物
论文与著作
1. Chen L, Shi H, Heng JY, Wang DX, Bian K. Antimicrobial, plant growth-promoting and genomic properties of the peanut endophyte Bacillus velezensis LDO2. Microbiological Research, 2019, 218: 41-48. 
2. Chen L, Heng JY, Qin SY, Bian K.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biocontrol potential of Bacillus velezensis LM2303 against Fusarium head blight. PLoS One, 2018, 13(6): e0198560.
3.Chen L.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Bacillus velezensis LM2303, a biocontrol strain isolated from the dung of wild yak inhabited Qinghai-Tibet plateau.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17, 251, 124-127.
4. 陈亮, 秦素雅, 衡军影, 王金水, 卞科. 微生物抗菌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9(05): 119-126.
5. 陈亮, 李瑞静, 秦素雅, 黄亮, 魏龙超, 卞科. 小麦赤霉病拮抗菌株筛选及其抑制作用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 2017, (05): 12-17.
6. 陈亮, 李瑞静, 黄亮, 秦素雅. 微生物抗菌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畜牧杂志, 2017, (02): 15-19.
7. 陈亮, 关二旗, 李瑞静, 王金水, 卞科. 一种小麦赤霉病液体生防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 201510165246.9). 
8. 陈亮. 一株联产多种抗菌脂肽和γ-聚谷氨酸的芽孢杆菌菌株(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 201510165243.5).
荣誉与奖励
全国粮食行业青年拔尖人才
翟焕趁 副教授 河南工业大学
研究领域
食品微生物学;真菌毒素
个人简介
       翟焕趁,女,1975年生,博士,讲师。1994-1998年河南大学发酵过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2008年、2008-2011年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分别获理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师,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参讲研究生的部分课程。先后参与完成了福建省科技厅科技计划攻关项目、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目前主持有河南高层次人才基金1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近年来主要从事植物病原真菌分子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研究。

知识图谱资源

任务名称 任务点类型
添加
关系名称
关系名称 父子关系
关系连线

注意节点间箭头指向:在某节点的关系设置里,若设置与另一节点的自定义关系,箭头指向即为前者指向后者。(例:在A节点的关系设置中,设置与B节点的自定义关系,则箭头指向为A→B)
含义
实例
提示
删除操作执行后,已关联的自定义关系将一并被清除,数据无法复原。您确认要删除吗?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