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食用菌栽培技术(2022年一流课程-社会实践类) 绵阳师范学院

主讲教师:赵秋月

教师团队:共5

  • 赵秋月
  • 姜立春
  • 李婷
  • 张跃非
  • 黎倩
食用菌栽培技术是以食用菌为生产对象或研究对象,研究食用菌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生长发育及变异的规律,食用菌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以及食用菌的分布规律、食用菌的进化与分类和食用菌资源利用的一门科学。本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本科专业选修课,内容包括食用菌生物学基础理论,菌种的选育制作原理和基本技术,主要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三大部分。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教育政策法规为纲领,应四川及西南地区农村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利用食用菌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能力。学生掌握食用菌基础知识,掌握菌种制备与主要食用菌栽培技术,通过实践将所学食用菌知识与实际生产有机融合,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立足培养构建现代乡村食用菌产业体系应用型人才。
学校: 绵阳师范学院
开课院系: 11
专业大类: 农业
开课专业: 生物技术
课程负责人: 赵秋月
课程英文名称: Edible fungi cultivation techniques
课程编号: 20180495
学分: 2
课时: 48
视频播放器 is loading.
当前时间 0:00
/
时长 0:00
加载完毕: 0%
进度: 0%
媒体流类型 直播
剩余时间 -0:00
 
1x

《食用菌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主要类群、食用菌的生理与生态、培养料与栽培设备设施、菌种繁育、主要栽培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平菇、双孢菇、金针菇、羊肚菌等)及菌物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应用。结合学校定位及培养要求设计教学内容与目标,以食用菌的生长、生殖、成熟和衰老为主线,以水分、矿质营养为食用菌生长所必需,同时进行菌种繁育和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学习。能够运用当地资源,创新性的开展食用菌生产实践活动,通过观察和分析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具备食用菌生产评价与反思的能力。教材为边银丙主编《食用菌栽培学》(第3版),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实践基地资源,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开展线上与线下多维度教学改革。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综合运用引导法、讲授法、调查法、小组合作探究、实践活动、创新项目研究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通过竞赛、创新创业项目、技术服务等社会实践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课程成绩由2部分构成: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包括线上的线上学习5%、课后作业5%、在线讨论5%、网上签到10%,线下小组讨论5%,线下提问5%、社会实践10%、创新创业项目设计5%等组成;结果性考核以在线测试10%、综述10%、实践考核报告30%等组成,过程性和结果性考核各占50%

赵秋月

职称:副教授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部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姜立春

职称:教授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部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职位:副院长

李婷

职称:讲师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部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张跃非

职称:高级农艺师

单位:绵阳农科科学院

部门:食用菌研究所

职位:主任

黎倩

职称:初级农艺师

单位:绵阳农科科学院

部门:食用菌研究所

提示框
取消 进入课程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