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是我院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它以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于一体,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未来工作中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今后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进行基本的口、笔语交际奠定基础,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交际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
师资条件
(1)教师团队:外语教研室现有英语教师19人,其中专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3人。职称方面,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助教5人。
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互补性强。
(2)教师专业背景和教学能力:我院主讲教师均为英语相关专业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职业教育理念,绝大多数教师曾参与 省
级及省级以上英语教学和职业教育方面的培训,英语基本功扎实,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能熟练地进行英语表达和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
2.教学条件
(1)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为课堂英语教学和口试测试的组织和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英语广播每天定时播报和每周一次开放式的英语口语角,为学生听力训练和口语训练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3.学生基础
具备高中毕业的英语学习基本要求,掌握日常生活基本词汇和一定的语法知识,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通过有效教学,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得到了很好的纠正,进行日常生活方面的交际;
通过正确引导,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网上资源的查找、阅读和学习;
通过培训,每年均有学生参加大学生英语笔试、口试和写作大赛, 成绩斐然。
《畅通英语》基础教程1,2 (第三版), 主编:《畅通英语》改编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航标职业英语》综合英语1,2, 主编:蒋秉章,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全明星英语》学生用书1,2
知识目标
1. 词汇:掌握1000个英语单词(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600个积极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运用。
2. 语法: 词类、句子成分、句子种类、句子类型、时态、语态、标点符号。
能力目标
1. 交际能力:在熟悉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可以用英语与外国人交谈,包括交换特定信息,诸如事件、时间、地点、价格等。
2. 运用能力:使用已掌握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写出包含3-5条信息约50字的简短信函或便条、通知等。
素质目标
1. 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 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3.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关系能力。
4. 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5. 具备中西方文化的基本修养。
四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合作与坚韧。
本课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形成性评价=平时总评=出勤+口语测试1+口语测试2+作业1+作业2+线上学习
终结性评价= 期末口语考试成绩+期末笔试成绩
期末总评=形成性评价成绩x50%+期末口语考试成绩x20%+期末笔试成绩x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