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
作为文人四艺之首的琴艺当指拨弦乐器“七弦琴”(或称古琴),而不指胡琴(二胡)、月琴、风琴、钢琴等乐器。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金庸自然也要写到琴,并力图借助其武侠小说传达出中国琴艺独特的神韵。
刘正风自认和曲洋相交只是为了艺术,刘正风吹箫,曲洋善七弦琴,他们都是顶尖的音乐家,他们相聚,只为了研讨音律,别无他意。曲洋和刘正风醉心音律,以数年之功,创制了一曲《笑傲江湖》,自信此曲之奇,千古未有。因为要演奏此曲,不但要志趣相投,修为相若,还要既精音律,又精内功。临死之前,两人再次琴箫合奏一曲《笑傲江湖曲》,声气相求,心意相通,对酬知音,肝胆相照,慷慨悲歌。
令狐冲与任盈盈的“琴话”(情话
)与“琴事”(情事)更令读者诸君悠然神往。《笑傲江湖》学琴一章先写那“婆婆”(任盈盈)以琴曲《清心普善咒》为令狐冲调理内息以至催眠。这曲子“柔和之至,宛如一人轻轻叹息,又似是朝露暗润花瓣,晓风低拂柳梢”。 后来在五霸岗上,令狐冲再次受伤,任盈盈又为他弹奏了一曲「清心普善咒」:“只听得草棚内琴声轻轻响起,宛如一股清泉在身上缓缓流过,又缓缓注入了四肢百骸,令狐冲全身轻飘飘地,更无半分着力处,便似飘上了云端,置身于棉絮般的白云之上。过了良久,琴声越来越低,终于细不可闻而止。”
棋
抚琴是雅事,下棋亦然,而且下棋比抚琴拥有更广泛的接受群体。这不仅因为棋的发明先于琴(前者始于夏商时代),棋携带方便,而且棋艺中蕴含了中国人及中国文化思索层面极深的奥秘。与琴一样,棋艺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必备的一种文化修养,也是金庸小说里众多江湖人物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艺。
珍珑棋局。苏星河摆设师父无崖子的珍珑棋局,为的是引来天下英雄,以资考验,寻找出具有独特奇异天赋的人才作逍遥子的传人,以将逍遥派的武学发扬光大。珍珑棋局是人生的一个寓言,变化多端,因人而施,解法却是谁人也想不到的,着重点却在“不着意于生死,更不着意于胜败”,只有勘破生死,觉悟胜败,方可迎刃而解。
说他是棋痴,是因为
他非常爱好围棋,爱棋成痴,下棋没有对手,居然会自己跟自己下: 只见他缓步走到古松前的一块空地上,剑尖抵地,一划一划的划了起来,划了一画又是一画。郭襄大奇:“世间怎会有如此奇怪的剑法?难道以剑尖在地下乱划,便能克敌制胜?此人之怪,真是难以测度。” 默数剑招,只见他横着划了十九招,跟着变向纵划,一共也是一十九招。剑招始终不变,不论纵横,均是平直的一划。郭襄依着他剑势,伸手在地下划了一遍,随即险些失笑,他使的哪里是什么怪异剑法,却是以剑尖在地下画了一张纵横各一十九道的棋盘。那人划完棋盘,以剑尖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圈了一圈,再在右上角和左下角画了个交叉。郭襄既已看出他画的是一张围棋棋盘,自也想到他是在四角布上势子,圆圈是白子,交叉是黑子。跟着见他在左上角距势子三格处圈了一圈,又在那圆圈下两格处画了一叉,待得下到第十九着时,以剑拄地,低头沉思,当是决不定该当弃子取势,还是力争边角。郭襄心想:“此人和我一般寂寞,空山抚琴,以雀鸟为知音;下棋又没对手,只得自己跟自己下。”
书
毋庸置疑,在所有艺术门类中,最能集中表现中华民族(尤指汉族)传统文化风格的莫过于书法,它作为中国文化独有的艺术,可谓源远流长,蔚为大观,足可称绝。
张三丰文武全才,不仅武学上是一派大宗师,其文才书法都有很深的造诣。张三丰写了24个字:“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24个字中,不仅包含一套上佳的书法,而且包含了一套极高明的剑法。这24个字,共有215笔划,因此这路剑法也有215招。张三丰初时写了一遍又是一遍,那24个字翻来覆去地书写,笔画越来越长,手势却越来越慢,到后来纵横开阖,宛如施展拳脚一般。每一字包含数招,便有数般变化。
“龙”字和“锋”字笔画甚多,“刀”字和“下”字笔画甚少,但笔画多的不觉其繁,笔画少的不见其陋,其缩也凝重,似尺蠖之屈;其纵也险劲,如狡兔之脱,淋漓酣畅,雄浑刚健,俊逸处如风飘,如雪舞。厚重处如虎蹲,如象步。这24个字河蟹有两个“不”字,两个“天”字,但两字写来形同而意不同,气似而神不似,变化之妙,又是另具一功。这一套拳法,张三丰一遍又一遍地演示,足足打了两个多时辰,待到月涌中天,他长啸一声,右掌直划下来,当真是星剑光芒,如矢应机,这一直乃是“锋”字的最后一笔。
朱子柳他原来是大理国的状元,大学士,是云南的书法名家,他既有一种对书法武功的专业热忱,又有主动创意,将书法和武功结合起来,不是为了好看,不是为了花哨,而是为了真正让武功达到一种克敌制胜的实效。 一阳书指是朱子柳绝顶聪明的创造,他将一阳指的点穴手法,和书法艺术融合起来,创造了一种书卷意味十足的霸道武功。这一武功,银钩铁划,劲峭凌厉,充满了威武雄健的阳刚之气。
画
这里只说中国画——简称国画。它历史悠久,中国画在创作主体、受众、创作对象的关系中,以表现人的主体精神为旨趣追求,这种主体精神称为“意”,故国画有“写意”之说。“意”是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修养、气质、品格等素质的综合体现。所以古人说“画乃心印”。
《射雕英雄传》第二十六回中
黄药师指着一幅水墨山水画告诉黄蓉:“岳武穆这首诗写的是池州翟微山,画中这座山却形势险恶,并非翟微。这画风骨虽佳,但少了含蕴韵致,不是名家手笔”。这段评论借东邪黄药师之口深刻地表达出了中国绘画的含蓄美,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若非国画功底深厚的金大侠,又有几人能有此等生花妙笔?
无崖子,这卷轴绢质黄旧,少说也有三四十年之久,图中丹青墨色也颇有脱落,显然是幅陈年古画,比之王语嫣的年纪无论如何是大得多了,居然有人能在数十年甚或数百年前绘就她的形貌,实令人匪夷所思。图画笔致工整,却又活泼流动,画中人栩栩如生,活色生香,便如将王语嫣这个人缩小了、压扁了、放入画中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