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金庸小说中的琴棋书画舞

主讲教师:

教师团队:共1

  • 孙宜学
学校: 同济大学
开课院系: 文学
专业大类: 中国语言文学
开课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学分: 0.1
课时: 2

本系列介绍了金庸小说中的琴棋书画舞,体现了金庸在琴棋书画诸民族特色中有较精深的造诣。孙宜学教授以金庸小说中的人物为例,注重描写武中的“艺”、武中的“文”,让江湖人物也擅长琴棋书画等技艺,这就使得他的小说小致沦为“暴力教科书”,而是“小百科全书”这无疑成为金庸小说雅俗共赏、历久弥香的重要原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意蕴邈远。金庸将琴棋书画、医匠农戏等内容融入波谲云诡的江湖世界。令人拍案叫绝。琴棋书画素有“文人四艺”、“文人雅趣”之称,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之佳酿 。金庸小说中,个人认为这些艺术家,反而比武功高手更加真实,更加令人喜爱。

教师团队

孙宜学

职称:教授,副院长

单位:同济大学

部门:文学

职位:教授,副院长

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是中国通俗旧小说的一种重要类型,多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描写他们身怀绝技、见义勇为和叛逆造反行为。中国最早出现的长篇武侠小说为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后世武侠小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传统武侠、浪子异侠、历史武侠、谐趣武侠、古典仙侠、奇幻修真、现代修真,但从武侠小说的狭义层次上来说就只指传统武侠、浪子异侠、历史武侠、谐趣武侠这四类。

,男,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原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本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农历二月初六)生于浙江海宁,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创作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及《越女剑》等15部武侠小说。金庸小说继承古典武侠小说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深受欢迎。不少文坛才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公认的盟主,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山北斗”。其作品艺术成就之高、影响力之大,至今无人能与其比肩。

简单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历三个版本:旧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刊在报刊上,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网上有电子版本。1970年起,金庸助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开始修订工作,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并结集出版。每一次修订,情节都有所改动。新修版的故事细节和结局也略有改变,引来不少回响。两岸三地的出版分别授权于广州的广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于2002年11月开始出版,代替原来的三联书店)、台湾的远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出版社。

2013年6月3日,有自称北大学生的网友在人人网上传了一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的照片,而证书的主人正是查良镛(金庸原名)。有媒体随后从北大得到证实,金庸先生确实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北大攻读博士学位。       在这张网友上传的照片上可以看到,这份北大博士毕业证书写着:“查良镛,1924年生,于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在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习,修完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证书上有北大校长王恩哥的签名,落款时间是2013年7月,并盖有北京大学的公章。北大中文系原系主任陈平原教授证实说,金庸先生这几年确实在北大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中央文史馆馆长、北大国学研究院院长、北大中文系教授袁行霈。“他(金庸)应该不用到学校上课。”陈平原说,“至于他是否今年通过了论文答辩、今年毕业,我就不了解了。” 

金庸小说中的琴棋书画

 

作为文人四艺之首的琴艺当指拨弦乐器“七弦琴”(或称古琴),而不指胡琴(二胡)、月琴、风琴、钢琴等乐器。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金庸自然也要写到琴,并力图借助其武侠小说传达出中国琴艺独特的神韵。

刘正风自认和曲洋相交只是为了艺术,刘正风吹箫,曲洋善七弦琴,他们都是顶尖的音乐家,他们相聚,只为了研讨音律,别无他意。曲洋和刘正风醉心音律,以数年之功,创制了一曲《笑傲江湖》,自信此曲之奇,千古未有。因为要演奏此曲,不但要志趣相投,修为相若,还要既精音律,又精内功。临死之前,两人再次琴箫合奏一曲《笑傲江湖曲》,声气相求,心意相通,对酬知音,肝胆相照,慷慨悲歌。

令狐冲与任盈盈的“琴话”(情话)与“琴事”(情事)更令读者诸君悠然神往。《笑傲江湖》学琴一章先写那“婆婆”(任盈盈)以琴曲《清心普善咒》为令狐冲调理内息以至催眠。这曲子“柔和之至,宛如一人轻轻叹息,又似是朝露暗润花瓣,晓风低拂柳梢”。 后来在五霸岗上,令狐冲再次受伤,任盈盈又为他弹奏了一曲「清心普善咒」:“只听得草棚内琴声轻轻响起,宛如一股清泉在身上缓缓流过,又缓缓注入了四肢百骸,令狐冲全身轻飘飘地,更无半分着力处,便似飘上了云端,置身于棉絮般的白云之上。过了良久,琴声越来越低,终于细不可闻而止。”

  棋

抚琴是雅事,下棋亦然,而且下棋比抚琴拥有更广泛的接受群体。这不仅因为棋的发明先于琴(前者始于夏商时代),棋携带方便,而且棋艺中蕴含了中国人及中国文化思索层面极深的奥秘。与琴一样,棋艺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必备的一种文化修养,也是金庸小说里众多江湖人物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艺。

珍珑棋局。苏星河摆设师父无崖子的珍珑棋局,为的是引来天下英雄,以资考验,寻找出具有独特奇异天赋的人才作逍遥子的传人,以将逍遥派的武学发扬光大。珍珑棋局是人生的一个寓言,变化多端,因人而施,解法却是谁人也想不到的,着重点却在“不着意于生死,更不着意于胜败”,只有勘破生死,觉悟胜败,方可迎刃而解。

说他是棋痴,是因为他非常爱好围棋,爱棋成痴,下棋没有对手,居然会自己跟自己下:  只见他缓步走到古松前的一块空地上,剑尖抵地,一划一划的划了起来,划了一画又是一画。郭襄大奇:“世间怎会有如此奇怪的剑法?难道以剑尖在地下乱划,便能克敌制胜?此人之怪,真是难以测度。”  默数剑招,只见他横着划了十九招,跟着变向纵划,一共也是一十九招。剑招始终不变,不论纵横,均是平直的一划。郭襄依着他剑势,伸手在地下划了一遍,随即险些失笑,他使的哪里是什么怪异剑法,却是以剑尖在地下画了一张纵横各一十九道的棋盘。那人划完棋盘,以剑尖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圈了一圈,再在右上角和左下角画了个交叉。郭襄既已看出他画的是一张围棋棋盘,自也想到他是在四角布上势子,圆圈是白子,交叉是黑子。跟着见他在左上角距势子三格处圈了一圈,又在那圆圈下两格处画了一叉,待得下到第十九着时,以剑拄地,低头沉思,当是决不定该当弃子取势,还是力争边角。郭襄心想:“此人和我一般寂寞,空山抚琴,以雀鸟为知音;下棋又没对手,只得自己跟自己下。”

 书

毋庸置疑,在所有艺术门类中,最能集中表现中华民族(尤指汉族)传统文化风格的莫过于书法,它作为中国文化独有的艺术,可谓源远流长,蔚为大观,足可称绝。 

张三丰文武全才,不仅武学上是一派大宗师,其文才书法都有很深的造诣。张三丰写了24个字:“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24个字中,不仅包含一套上佳的书法,而且包含了一套极高明的剑法。这24个字,共有215笔划,因此这路剑法也有215招。张三丰初时写了一遍又是一遍,那24个字翻来覆去地书写,笔画越来越长,手势却越来越慢,到后来纵横开阖,宛如施展拳脚一般。每一字包含数招,便有数般变化。“龙”字和“锋”字笔画甚多,“刀”字和“下”字笔画甚少,但笔画多的不觉其繁,笔画少的不见其陋,其缩也凝重,似尺蠖之屈;其纵也险劲,如狡兔之脱,淋漓酣畅,雄浑刚健,俊逸处如风飘,如雪舞。厚重处如虎蹲,如象步。这24个字河蟹有两个“不”字,两个“天”字,但两字写来形同而意不同,气似而神不似,变化之妙,又是另具一功。这一套拳法,张三丰一遍又一遍地演示,足足打了两个多时辰,待到月涌中天,他长啸一声,右掌直划下来,当真是星剑光芒,如矢应机,这一直乃是“锋”字的最后一笔。

朱子柳他原来是大理国的状元,大学士,是云南的书法名家,他既有一种对书法武功的专业热忱,又有主动创意,将书法和武功结合起来,不是为了好看,不是为了花哨,而是为了真正让武功达到一种克敌制胜的实效。  一阳书指是朱子柳绝顶聪明的创造,他将一阳指的点穴手法,和书法艺术融合起来,创造了一种书卷意味十足的霸道武功。这一武功,银钩铁划,劲峭凌厉,充满了威武雄健的阳刚之气。

 画

这里只说中国画——简称国画。它历史悠久,中国画在创作主体、受众、创作对象的关系中,以表现人的主体精神为旨趣追求,这种主体精神称为“意”,故国画有“写意”之说。“意”是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修养、气质、品格等素质的综合体现。所以古人说“画乃心印”。

《射雕英雄传》第二十六回中黄药师指着一幅水墨山水画告诉黄蓉:“岳武穆这首诗写的是池州翟微山,画中这座山却形势险恶,并非翟微。这画风骨虽佳,但少了含蕴韵致,不是名家手笔”。这段评论借东邪黄药师之口深刻地表达出了中国绘画的含蓄美,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若非国画功底深厚的金大侠,又有几人能有此等生花妙笔? 

无崖子,这卷轴绢质黄旧,少说也有三四十年之久,图中丹青墨色也颇有脱落,显然是幅陈年古画,比之王语嫣的年纪无论如何是大得多了,居然有人能在数十年甚或数百年前绘就她的形貌,实令人匪夷所思。图画笔致工整,却又活泼流动,画中人栩栩如生,活色生香,便如将王语嫣这个人缩小了、压扁了、放入画中一般。


参考教材

课程评价

教学资源
课程章节 | 文件类型   | 修改时间 | 大小 | 备注
1.1 金庸小说中的琴棋书画舞(一)
视频
.mp4
2021-12-14 98.95MB
1.2 金庸小说中的琴棋书画舞(二)
视频
.mp4
2021-12-14 96.50MB
1.3 金庸小说中的琴棋书画舞(三)
视频
.mp4
2021-12-14 100.08MB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