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中国新闻与传播思想史研究

主讲教师:

教师团队:共1

  • 许正林
专业大类: 新闻传播学
开课专业: 传播学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的事实。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教师团队

许正林

职称:教授

单位:上海大学

部门:广告系

职位:主任

新闻传播

传播学与新闻学在其演进过程中,曾有过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新闻学对传播学的诞生也确实起过催产的作用,但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一般认为:新闻学是报刊新闻时代的产物,偏重于业务研究或“术”的研究;传播学是电子新闻时代的产物,侧重于理论研究或“学”的研究。新闻学以古老的“报学”研究为基础,偏重于微观研究、局部研究和单向研究;传播学以新兴学科的知识为基础,侧重于宏观研究、整体研究和双向研究。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信息的现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传播活动的现象。新闻学是具体科学的研究,对传播学研究有提供材料、充实内容的作用;传播学是一般科学的研究,对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规范、指导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新闻学是一种专业研究,传播学是一种社会研究。总之,两者各有特点。

新闻学的发展历程

信息的文字传播几千年以前就有了。公元前 200年前后,中国封建王朝开始用各种传播媒介发布政令、文告。公元前59年,罗马议事厅外逐日公布元老院议事情况,后人称这种书写会议信息的涂了石膏的木板布告牌为“每日纪闻”。考古发现,公元前50年中国已开始造纸,公元105年中国人蔡伦已制成质量较好的纸。约在7世纪,中国人又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从而为原始报纸的产生准备了条件。中国唐代的“报状”、“进奏院状”,是官方颁发的以记载皇帝谕旨、臣僚奏章和朝廷政事为主要内容的官报,后人通称之为“邸报”。邸报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个贡献。

近代报刊业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伴生物,新闻传播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开始显示出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铅字活版印刷很快普及,从而有可能大量印刷报纸。最早的印刷报纸是意大利1566年出版的单张印刷出售的《威尼斯公报》。17世纪初,不定期报纸已在欧洲各国普遍发行。从那时起,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新闻传播活动,逐渐形成了近代意义上的新闻事业。

19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世界上第 1家向订户供稿的通讯社──法国哈瓦斯通讯社。到20世纪前半期,新闻事业除文字印刷、电报播发外,又增加了新闻摄影、新闻纪录影片、广播和电视等传播工具,并且继续向电子化发展。1965年,美国发射世界上第1颗商用国际通信卫星,使一个地方发生的新闻,通过实况转播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亲眼目睹。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新闻事业已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广泛、与千百万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社会事业之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6年的统计,世界各地区出版的日报达11273种, 日发行量超过5亿份;各种频率和频道的广播电台57506座。人们已无法想象,在当今世界,如果没有报刊、广播、电视,社会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有一些社会职业衰落或消失了,新闻传播事业却方兴未艾。

参考教材



课程评价

课程章节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