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新媒体系统实务

主讲教师:

教师团队:共1

  • 曹三省
专业大类: 新闻传播学
开课专业: 传播学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本系列主要讲解了新媒体的一些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在实务中的运用。

教师团队

曹三省

职称:副教授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部门:信息工程学院

职位:副教授

新媒体是什么?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2013年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了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显示新媒体是最为主要的反腐倡廉事件的首次曝光媒介类型。

新媒体的互动性

新媒体的互动性是网络空间内信息发布的低门槛和信息传播方式灵活性的直接产物。

新媒体的互动性在形式上表现为传者和受者之间交流互动的增强。这种互动体现为转载、分享、回帖等形式,和传统媒体的热线电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新媒体的互动性也体现在整个信息形成过程的改变。在真正的互动环境中,信息不再依赖某一方发出,而是在双方的交流过程中形成的,传统媒体中有严格的受众和传者的区分,新媒体中没有了传者和受者,只有信息的参与者。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中可以在极大的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参与信息的传播和发布。

新媒体的互动不仅体现在媒介机构和受众之间的互动而且体现在受众之间的互动。

新媒体的互动是信息的双向流动,这种双向的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单向的传播模式,是一种点对点的传播,在这一过程中草根的话语权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现代公民观念的培育。

新媒体的应用方面有互动性营销、政治选举宣传、政府的网上答复中心等。

新媒体的特性

1. 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由于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呈现出碎片化倾向,新媒体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而生的。

2.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代媒体在传播的诉求方面走向个性表达与交流阶段。对于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而言,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

3.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

4.媒体使用与内容选择更具个性化,导致市场细分更加充分。

参考教材


课程评价

教学资源
课程章节 | 文件类型   | 修改时间 | 大小 | 备注
12 新媒体的基本概念(一)
视频
.mp4
2021-08-26 93.42MB
13 新媒体的基本概念(二)
视频
.mp4
2021-08-26 99.95MB
14 新媒体的基本概念(三)
视频
.mp4
2021-08-26 109.90MB
15 图解新媒体(一)
视频
.mp4
2021-08-26 94.71MB
16 图解新媒体(二)
视频
.mp4
2021-08-26 101.98MB
17 心媒体——新媒体人机系统概论(一)
视频
.mp4
2021-08-26 99.48MB
18 心媒体——新媒体人机系统概论(二)
视频
.mp4
2021-08-26 93.12MB
19 心媒体——新媒体人机系统概论(三)
视频
.mp4
2021-08-26 109.91MB
20 新媒体支撑技术(一)
视频
.mp4
2021-08-26 95.95MB
21 新媒体支撑技术(二)
视频
.mp4
2021-08-26 96.89MB
22 新媒体支撑技术(三)
视频
.mp4
2021-08-26 96.14MB
课程章节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