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西方哲学Ⅱ

主讲教师:

教师团队:共1

  • 江怡
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
专业大类: 哲学
开课专业: 外国哲学

本系列介绍了西方哲学,内容包括了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及其哲学思想、狄德罗及其唯物主义思想、康德哲学、费希特及其哲学、谢林的先验唯心论哲学、黑格尔哲学等等。

教师团队

江怡

职称:教授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职位:教授

西方哲学

古希腊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摇篮,是欧洲乃至西方哲学的故乡。古希腊哲学的最早流派米利都学派约产生于公元前7或前6世纪,在此之前,古希腊哲学也有一个漫长的孕育时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古希腊哲学的前提是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在最古老的神话中,讲到了天地的开辟、众神的诞生、人类的起源等。在古希腊人的想象中,神具有人的形象和人的感情。神和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是永生不死的,他们比人更高大、更有力量,而且主宰着人间的祸福和命运。奥林匹斯山的12个主要的神实际上就是自然力的化身。

历史渊源

神话:至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如柏修斯、海格立斯、提修斯等等,都是神和人所生的半人半神。他们的经历、事迹虽然很离奇,却反映出古代希腊人在同自然力量的长期斗争中所作出的光辉业绩。可见,古希腊神话是当时的历史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特殊的、形象化的反映。古希腊神话在荷马著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以及赫西俄德所编的《神谱》中保存得很完整。荷马的两部史诗对古希腊文化影响很大,《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实际上是一种集体创作。荷马史诗最初出现在什么时候已经无从查考,现存的形式是庇西特拉图带给雅典的,他在公元前560至前527年(包括间断期)执政,所以是公元前 6世纪的作品。荷马史诗初胚的形成期肯定要早得多。赫西俄德为公元前 8世纪希腊诗人,他的《神谱》描绘了一个诸神的谱系。

法国启蒙哲学

哲学思想对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影响颇大.由于当时法国的社会矛盾尤为激烈,这里的哲学思想发展成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棱、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代表的战斗唯物主义。

伏尔泰:1694-1778通过深入研究牛顿和洛克的科学与哲学著作,撰写出他最早的哲学著作《哲学通信》。伏尔泰承认外在世界的客观性,认为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以此为前提,他进而论证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觉。感觉是观念的唯一来源,人脑唯一只是对感觉得来的观念进行组合和整理。由此可以看出,伏尔泰不仅继承了洛克唯物注意感觉的基本观点,而且还发展并克服了洛克思想的不彻底性。洛克的内在经验实际就是唯心注意的东西。不过,由于过分强调感觉、经验、伏尔泰还没有认识到抽象思维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还不能理解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辨证过程。

反对天主教以及教会所散布的迷信和偏见,是伏尔泰一生斗争的重点。他从“自然道德”出发,运用最有力的武器嘲讽、揭露、抨击迷信和偏见,而赞扬理性。他认为如果没有教育便不能实现正义,而正义的胜利是以理性和真理的胜利为前提的。因此,他试图用他那嘲讽的笔调来唤醒民众、教育民众。但他又主张人类必须有上帝。“如果没有上帝的话,也必须造出一个”,由此来统一、约束人民,维持社会的秩序。体现着理性的上帝,是哲学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所作出的无奈的呼唤。

法国启蒙运动中另一哲学主将卢棱也著书立说,阐述其哲学思想。卢棱早年熟读洛克的哲学著作。称他为“贤明的洛克”。受其思想影响,卢棱哲学思想的出发点是唯物主义感觉经验论。

黑格尔-思想精髓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是德国哲学中由康德启始的那个运动的顶峰。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黑格尔学说贡献        

黑格尔传记黑格尔的著作以其覆盖面之深广而享有盛誉。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体系来理解哲学的历史和人们身处的世界本身――在黑格尔,这个世界通常被看成是“一个历史的行进,其中每一个相续的运动都是为解决前一运动中的矛盾而出现的。”

黑格尔哲学

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体系。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资产阶级哲学的高峰。它不仅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与软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西方资产阶级的特点。在黑格尔哲学中,表现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体系的深刻矛盾。 

20世纪,黑格尔哲学重新受到广泛重视。黑格尔研究成了国际现象,不同阶级、不同的学派,都提出自己的解释,从中引出自己的结论。东西方很少有哲学家和哲学派别不同黑格尔发生直接和间接的关系。黑格尔派或新黑格尔主义,成了历史现象。但黑格尔哲学却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启发当代人的思想。在中国,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中最有影响的一位哲学家,他的哲学也正在得到较以往更深入的研究。 

伦理思想

黑格尔集以往西方伦理思想之大成,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伦理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黑格尔关于伦理的学说就是他的法哲学,其中包括抽象法、道德、伦理3个部分,中心是揭示自由理念的辩证发展过程。从哲学上看,黑格尔伦理思想的形式是唯心的,但其内容是现实的,方法是辩证的,它的成就对后世伦理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美学思想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美学讲演录》一书中,这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学体系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艺术的根本特点,是理念通过感性的形象来显现自己、认识自己,“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成为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黑格尔分别对艺术的性质和特征、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和各门艺术的体系,进行既是逻辑的又是历史的分析。逻辑方面,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有关艺术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历史方面,他开创了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展示了宏伟的历史观。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划时代的作用,成为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

参考教材


课程评价

课程章节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