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通信电子线路

主讲教师:

教师团队:共1

  • 王怀阳
学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业大类: 电子科学与技术
开课专业: 电路与系统

《通信电子线路》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信电子线路》内容包括7章,即绪论,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谐振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制与解调,角度调制与解调,反馈控制电路,并在每章中增加了典型电路的仿真实例。

教师团队

王怀阳

职称:副教授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部门:信息与通信工程

职位:研究员

通信系统

高频电路是通信系统,特别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础,是无线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麦克斯韦(Maxwell)在1861年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通过1888年赫兹(Hertz)的火花放电实验得以证明。从1896年马可尼(Marconi)的无线通信实验开始,出现了无线通信技术,并逐步涉及陆地、海洋、航空、航天等固定和移动无线通信领域。现在的无线通信技术已相当成熟,并还在继续发展。

无线通信(或称无线电通信)的类型很多,可以根据传输方法、频率范围、用途等来分类。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其设备组成和复杂度虽然有较大差异,但它们的基本组成不变,图1—1是典型的点点双向无线通信系统基本组成示意图。

图1—1所示示意图中发送链路和接收链路都由前端电路、后端电路和用户电路三部分组成。用户电路属于信源和信宿设备,用来产生或接收信息,如语音通信的话筒将声音变换为电信号,扬声器将接收到的电信号变换为声音。发送端用户电路的这种变换是将信源产生的原始信息变换成电信号,而这一信号的频谱通常靠近零频附近,属于低频信号,称为基带(Baseband)信号,基带信号以是模拟的、脉冲式的或数字式的信号,但只是对原始信息的直接映射,没有附加任何信息。基带信号对于传输系统的设计者来说通常都具有不可预知的特性。为了压缩信息带宽,可以对此基带信号进行信源编码。不同的通信业务,有不同的用户电路。用户电路及其相关低频电路不是本书讨论的内容。

后端电路对信号的处理通常是调制(Modulation)和解调(Demodulation).发送链路中的调制,是将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形式。调制后的信号称为已调信号(Modulated Signal),相应的没有进行调制之前的基带信号也可称为调制信号(Modulating Signal)。已调信号通常为射频或高频的带通信号,但也可在基带上实现数字调制或星座映射。调制时还需要一个高频振荡信号,称为载波(Carrier),它可由高频振荡器(Oscillator)或频率合成器(Fre—quency Synthesizer)产生。实现调制的电路称为调制器(Modulator)。在接收链路中,将接收到的已调信号变换(恢复)为基带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Demodula—tion),把实现解调的部件称为解调器(Demodulator)。解调时一般也需要一个本地的高频振荡信号,称为恢复载波(或插入载波)。有时将收发设备中的调制器和解调器合称为调制解调器(Modem)。

前端电路主要包括发信机(发射机)、收信机(接收机)、天线和馈线(有时将直接调制的调制器也归于前端电路)以及一些辅助或支持电路等。由于前端电路一般工作于射频(高频),因此,前端电路通常称为射频前端或射频收发器(收发短信)。发信机将调制后的信号变换到频率较高的载波上,使所传送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的特性更好地满足信道的要求,与信道特性相匹配.一.接收机将动态范围很宽的射频信号由高频变换到适宜处理的低频。接收机接收到的是高频、小信号、大动态范围和低信噪比的信号,因此,接收机通常采用高精度的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和混频器等模拟电路。天线用来实现射频信号的有效辐射与接收。在前端电路中进行复杂的频率变换的目的,除了方便实现干扰抑制、电平变换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在天线尺寸合理的条件下得到足够高的辐射和接收效率。

通信

概念

通信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解释,在出现电波传递通信后通信(Communication)被单一解释为信息的传递,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其目的是传输消息。然而,通信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传递消息的要求不断提升使得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在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中,利用“电”来传递消息的通信方法称为电信(Telecommunication),这种通信具有迅速、准确、可靠等特点,且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空间、距离的限制,因而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现今因电波的快捷性使得从远古人类物质交换过程中就结合文化交流与实体经济不断积累进步的实物性通信(邮政通信)被人类理解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阻碍。

在古代,人类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符号、身体语言、眼神、触碰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在现代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甚至视频电话等各种通信方式。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经济的效率,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

方式

以视觉声音传递为主的古代的烽火台、击鼓、旗语、近代以实物传递为主的驿站快马接E-MAIL力、信鸽、邮政通信等。以前的通信对远距离来说,最快也要几天的时间,而现代通信往往以电信方式为主如电报,电话,快信,短信,E-mail等注重即时通信,作为自然科学来说邮政通信更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沟通,但是在现今注重经济利益的时期往往不注意人与自然的关系致使邮政通信相对即时通信不宜接受。美国联邦通信法对通信的定义包括电信和广播电视。需要说明的是此通信法并不适合中国。中国自古注重“天人合一”的人文自然观及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我国的电信管理条例对电信的定义包括公共电信和广播电视。我国邮政法正在不违背万国邮政公约的情况下结合中国国情不断完善。

参考教材


课程评价

教学资源
课程章节 | 文件类型   | 修改时间 | 大小 | 备注
48 单调谐放大器(十)
视频
.mp4
2021-08-26 90.28MB
50 单调谐放大器(十一)
视频
.mp4
2021-08-26 97.94MB
54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十五)
视频
.mp4
2021-08-26 100.37MB
56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十六)
视频
.mp4
2021-08-26 100.38MB
58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十七)
视频
.mp4
2021-08-26 92.94MB
60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十八)
视频
.mp4
2021-08-26 97.81MB
62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十九)
视频
.mp4
2021-08-26 93.76MB
95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一)
视频
.mp4
2021-08-26 804.21MB
96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二)
视频
.mp4
2021-08-26 839.45MB
课程章节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