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esopot
amia culture),或两河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主要由苏美尔(Sumerian)、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组成。
这个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带,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而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这一带远古时期居住着许多种族,是干旱区域,但下游土地肥沃,很早就发展了灌溉网络,形成以许多城市为中心的农业社会。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时间断限为公元前5000年的塔萨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历史。专家们实际探讨古埃及文化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4245年埃及南、北王国的首次联合,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屋大维攻占埃及,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自杀,托勒密王朝覆灭,埃及并入罗马帝国。亦即通常所说的历时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
印度文明
印度文明出现前很久,农业可能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彼此相距很远的地方独立发展起来了,这些地方包括热带的东南亚、亚洲的最西端(今土耳其东部、叙利亚和伊拉克北部)、非洲、以及公元前第一个千年期间的中南美洲。非洲和美洲古代农业的独立发展直到晚得多的时代才导致出现完善的书写体系和金属加工,尽管美洲农业社会最终建立大城市的时候在其他方面却仍然停留在技术落后的石器时代。与采集文化不同的是,耕种永久性农田要求有永久性居住地,这类由农民居住的村庄或小镇在公元前10000年后不久开始出现在亚洲最西端。
中国文明
中国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
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灿烂果实。产生中华文明的重要因素非黄河和长江莫属了。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黄河流域早期农业一般主要是种植粟,长江流域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
古希腊文明
公元前2000年,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
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岛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800年,它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古希腊紧邻地中海和爱琴海,是海洋文明(西方文明)的源头,所以古希腊文明又称海洋文明。
古罗马文明
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通常指从前9世纪初至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到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 变为封建制国家,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伊斯兰文明
中世纪伊斯兰的邬拉玛('Ulama',
宗教学者)如∶伊本·哈勒敦(Ibn Khaldun 1332-1406 AD)者,人类文明乃其社会结构变化发展之现像呈现。所谓伊斯兰文明(Hadarah or 'Umran)即是伊斯兰建立后在穆斯林社会所发展出来的文明。伊斯兰文明在建筑、艺术、科学、医学等领域有着极高的造诣。恩格斯曾这样评价,“阿拉伯人留下十进位制、代数学的发端、现代的数字和炼金术;基督教的中世纪什么也没留下。”
伊斯兰文明乃藉由Tawhid将所有不同的文明要素凝聚、整合成一个有机结构体,并为伊斯兰文明认同之标的。Tawhid不仅将不同的文明要素结合,并且改造调合之,以使之相互支持而达成和谐,盖由于伊斯兰传播的幅员相当广大而吸纳了不同之在地性的文化传统。在伊斯兰文明形成的过程中,Tawhid并无改变那些不同文明要素之本质,而是将旧有的要素转化成具有伊斯兰之特质。
这些特质充分表现的伊斯兰文明的多元性;而且此文明要素的转化实有轻重之分,端视该要素间的关系与其功能而定;换言之,乃视融合的程度而有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