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美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主讲教师:

教师团队:共1

  • 黄安年
专业大类: 历史学
开课专业: 世界史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东西两侧分别是大西洋和太平洋,北临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在过去的二百多年里,美国从殖民地走向独立、从传统农业国家走向现代工业国家,从世界工业强国走向世界超级大国,从世界第一次现代化的追赶者走向世界第二次现代化的先行者。公元2000年,美国人口约为2.8亿,国土面积约为937万平方公里,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为108点,居世界第二位。目前,美国是世界上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地区现代化过程具有一定代表性,相信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

本课介绍了美国现代化的进程、大陆扩张、西进运动及崛起后的超级大国。

教师团队

黄安年

职称:教授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部门:历史系

职位:教授

近代美国发展的特点

首先,美国作为一个外来移民的国家,从欧洲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吸收了年富力强、廉价的劳动力和技术力,推动美国近代各个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次,美国在学习、引进英国和西欧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产生了19世纪末的新技术革命,推动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三,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阶段,封建制度的影响和阻力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小的,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封建社会阶段在其他大国经历了漫长舶或不短的时期,在英国经历了600年左右,在法国经历了1,200年左右,在德国有近千年历史,在日本有1,200年左右历史,在俄尾900年,在我国时间更长。


 第四,美国是一个长期和平统一的国家,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政局。在美国历史上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战争只有9次,累计33年.在近代则只有4次,这在世界大国中是罕见的。在近现代史上,德国经历了100多年的战乱,法国70年,英国66年,俄国50年。美国在本土进行的重大战争只有3次,累计1 3年,从南北战争结束以来,从未在大陆本土上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无论是北美独立革命、第二次对英独立战争,还是美墨战争和南北战争,都对美国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再者直到本世纪30年代末,美国的常备军和国防开支一直是很小的。长期以来掌握美国政权的,既非激迸的革命派,也不是反动的右翼势力,而是温和自由派,这一情况也有利于美国的发展。


 第五,历时一个多世纪的西进运动和半个多世纪的领土扩张,使美国成为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自然资源、相对均衡发展的经济区域,这是任何大国所不具备的。

第六,美国政府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调整社会经济政策和政治关系,加强经济管理和调节、推动经济发展,包括协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关系,制定刺激经济发展的关税,国内税收、货币、银行及鼓励科技发明等政策。

第七,近代美国统治者对土著印第安人的剥夺和对黑人奴隶的掠夺具有原始资本积累的性质,为早期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戗造了条件。


近代美国经济的发展道路表明:资产阶级革命、科技革命、重大战争、领土扩张、社会制度的变迁和经济改革调整,在主要方面,都对美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于美国历史发展的评论最有影响的理论观点是美国例外论,迄今仍严重左右学术界。它表现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种族优越论,天定命运论以及和谐一致论、制度优越论。它夸大历史发展特殊性,否认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特性,从而导致否定客观规律、神化资本主义的片面结论。还有一种偏见是贬低美国资本主义客观历史作用的腐朽论,全盘地否认资本主义发展的活力,这同样是一种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偏见。

西进运动的作用和影响

西进运动作为美国历史上一个不容抹杀的事件,无论对其性质评价如何,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何顺果在他的书中对西进运动的作用进行了大量描述,其开篇就认为是西进运动带来了美国十九世纪以工业革命为中心的全面变革,“正是这个西进的运动,给美国近代化的内容和形式,广度和深度,以巨大和强烈的影响并赋予它以力量和特色,以致可以说整个十九世纪的美国史都是‘西进’的标志下度过的。”21接着,他又具体的谈到西进运动首先带来了领土的扩张和资源的丰富;其次,交通运输业的新变化——汽船,开凿伊利运河密切东西部联系,建筑横贯大陆的铁路,刺激美国铁路业发展;改变原先畸形发展的商业,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国内贸易增长;农业重心转移至密西西比河流域,机械化过程早日到来。在这本书中,重要的一点是他分析了西进运动与工业革命的互动作用,工业革命固然是西进运动的背景和动力,而西进运动也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和市场,并带动了制造业西移,“决定性的因素是两个而不是一个,正是工业革命和西进运动这两大运动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构成了美国实现近代化并向现代化美国过渡的主要动力。”22张友伦的观点与其基本相似。

杨生茂、刘绪贻在《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一书中从国家地位谈到美国人在辽阔的西疆拓殖新社会并改造旧社会,这样,美国独立未及百年——还不到南北战争时——这片以海洋与其宗主国为界的殖民地,便以俨然成为一个大陆国家了。“23他们还认为西进运动对农业的促进最为显著。同时,西进运动促进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这一点,美国学者埃里克·兰帕德谈的更为深入,“1860年以前美国城市化的开始主要不是工业化的结果,而是地区间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结果……西部城市的出现和兴起是西进运动的直接后果,也是美国城市化迅速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必然使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变本加厉和造成两极分化的严重问题……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在这里引人注目的显示出来……,所有这一切弊端构成了19世纪上半期各种社会运动的动因。”这似乎比国内学者要全面而深刻。

特纳着重从美国国民性格的形成上谈了西进运动的影响,“这种不断的再生,这种美国生活的流动性,这种向西扩张带来的新机会以及跟简单原始社会的不断接触,提供了支配美国性格的力量。……边疆不断的向西部推进就意味着逐渐离开欧洲的影响,逐渐增长美国独有的特点。……我们看到边疆促成了美国人民的一种混合民族性的形成……在另一方面,边疆的推进减少了我们对英国的依赖……边疆是产生个人主义的场所。复杂的社会由于蛮荒的状况突然陷于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原始组织,其趋势是反社会的。它对控制,特别是对任何直接的控制有反感。”24当然,凡事都有其相反的一面,“边疆的情形对不严格的商业道德、滥发纸币和骗人银行产生了怂恿的影响。”25特纳的评价鲜明的代表了美国边疆学派的特点。

苏联的史学家也认为西扩造成了农业、运输的改进和民主传统的形成。26

总体来说,国内的学者着重于谈西进运动在经济发展上的作用,而美国本过的学者则对于西进运动带来的民主传统感受比较深刻。

经过对这些学者观点的初步整理与小结,我对西进运动也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我认为,西进运动一方面将资本大量吸入西部,这在短期内是推迟美国工业革命开始的年代,但从长远看,它促进了美国经济在工业革命完成后向更深层次发展。而且,不应过多的把西进运动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西进运动的发生是与其当时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的而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在西进运动的历史作用上,我觉得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西进运动壮大了美国反奴运动的力量,对后来的南北战争有重大影响,关于这一点,还可以做具体而深入的研究。


参考教材




课程评价

课程章节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