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传播艺术与媒介批评

主讲教师:

教师团队:共1

  • 胡志毅
专业大类: 艺术设计与传媒大类
开课专业: 影视多媒体技术

本系列主要介绍了传播艺术的仪式、传播艺术的受众、传播艺术的叙事、传播艺术的形态、传播艺术的控制、传播艺术的构成、传播艺术的源流、传播艺术的特性、传播艺术的类型、传播艺术的接受等课程。

教师团队

胡志毅

职称:教授 博导

单位:浙江大学

部门:传播学

职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教授。

艺术传播

艺术传播

即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是指艺术信息在社会上的流动。以往从艺术作品到艺术欣赏,大多采用简单的、直接的传播方式,传播的意义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力水平及科技水平的局限,致使传播功能落后,未能对艺术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

而在近百年、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迅捷发展对于艺术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电子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以及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艺术传播方式和功能获得重大进展。它不仅使影视艺术成为当今最具有大众性的艺术样式,同时也将其中许多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影响到其它艺术样式,视像技术的优越性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艺术传播在当代艺术活动领域,已经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对于艺术品的传播形式、规模、速度、周期、增殖量大小,以及对于接受者的接受方式、欣赏情趣等,都具有极大的影响。艺术的接受,包括艺术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是艺术活动的终点,也是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内在价值获得最终实现的根本途径。艺术接受者的鉴赏与批评活动具有很强的主体性意义,它既是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认知、诠释和创造,同时也是与艺术家的精神交流和对话。艺术接受还可以对艺术家乃至客体世界予以精神性反馈,从而实现艺术活动与社会活动的联结,使艺术活动融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宏大系统中,并在其间发挥权极的作用。

是门类艺术与哲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人类学、比较学、艺术史学等相结合的学科。从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发展、艺术创造、艺术鉴赏、艺术传播等各个方面,探讨人类艺术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未来的走向及变化。美术传播的理论与历史研究方向更着眼于美术领域中的大众传播,研究在新媒体背景下,美术作为传播信息和传播载体的种种问题。

艺术传播的意义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美,能够吸引受者,产生共鸣的艺术品,必须具备美的品质,这种品质包括形象

美、情蕴美和形式美。艺术品的美感强度直接影响着艺术的传播效果。公众接近艺术,陶醉于艺术,就是因为艺术作品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公众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识包括审美认识、观点、经验、趣味和理想,既受民族地域、文化艺术、道德观念、生活习俗的影响,更为时代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及相应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维模式、文化教育所决定,当然也要受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这些因素绝不是简单的复合叠加,而是相互作用潜移默化地形成一个复杂多样的时代的审美意识。只有符合公众审美意识的艺术品,才能引起公众的共鸣,充分体现其艺术价值。也只有深刻把握时代的审美意识,才能创作出真正符合时代需要的艺术作品。因此艺术的终极关怀是创造美、传播美、培育美。只有有了美的作品,才可能为受者所肯定和接受,进而传播艺术美。

艺术传播四要素

是艺术信息传播主体 受传者 和传播媒介。

艺术传播五大基本要素

1、广泛的艺术家资源

广泛的艺术家资源是艺术传播的根基。

中华书画网拥有一大批国内最顶尖的书画家资源,可以根据创作特点请不同的艺术家参与,保证艺术作品的高艺术水准和价值。 单个或几个艺术家因为其擅长的领域的局限性,是不可能进行全面的艺术设计的。

2、权威的艺术平台

缺乏有影响力的艺术平台,艺术传播就会缺乏有力支持。

中华书画网、中国瓷器网、中国收藏投资网、中国收藏鉴定网四大有影响力的专业艺术平台,可以配合企业、政府进行良好的艺术传播。

3、优秀的艺术战略团队

优秀的艺术战略团队,是进行艺术传播的基本保证。

我们拥有一批以传播专家余建祥先生为首的、有着十多年策划传播经验的国内一流专家团队,可以为企业、政府提供最优秀的艺术传播策略。

4、良好的艺术载体

没有优秀的艺术载体,艺术传播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瓷器的英文就是China,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和土与火的传奇,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的代表;而中国书画则代表了中国最高的艺术水平,将这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在艺术水准还是工艺上都是最默契和良好的结合。

我们在全国主要瓷器产地景德镇、醴陵、德化等地,与当地最优秀、工艺水准最高的厂家进行深度合作,确保瓷器生产工艺的国际领先性和工艺的丰富性,为作品艺术特色跟瓷器工艺的良好结合提供了可靠保证。

5、综合传播平台

我们还拥有中国民俗文化网和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等一大批相关平台,配合政府和风景旅游区进行传播。

另外我们的产品都经过严格的检测,无论在工艺水准和艺术水平上都达到国内一流标准,并可在收藏证书查询网上全球联网查询,保证其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由于国内生产厂家水平良莠不齐,收藏者很容易花大价钱买到收藏价值很低的工艺瓷器,自身权益很难得到保障。而我们的权威平台可以有效地帮助投资者规避这类风险。

以上五大艺术传播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会使艺术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使艺术传播完全无效。

传播媒介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概念定义

传播媒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其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一方面,作为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的发达程度如何,决定了社会传播的速度、范围和效率;另一方面,作为组织的传播媒介的制度、所有制关系、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如何,决定了社会传播内容、倾向性和性质。

传统意义上的传播媒介是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四大类;按照媒体的性质又可以将其分为纸媒、电子媒体和第五媒体。其中,纸媒又分为信件、书籍、报纸、杂志、广告册等,电子媒体可以分为电视、广播、网络、数字产品;第五媒体分为手机、小灵通、无限网络、便携网络。

定义区别

1、传播媒介有别于传播符号

符号是一种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它本身是信息的载体,是传播内容的构成物。而媒介则是符号的载体,它并不指代其他事物,也并不直接构成传播内容。作为一种代码或手段,符号反映了人对事物认识的过程和信息表达的逻辑特点,因此往往具有抽象性、有序性、思维性和意识性的特点。作为一种物质实体,媒介反映了物质和能源的本身特点和存在形貌,如石碑坚硬,纸张薄软,大喇叭粗犷,电视机精致……它们都有形体、有重量、有尺寸,可移动、可保存、可毁坏。信息与符号、符号与媒介之间关系,犹如毛与皮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传播媒介有别于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如口头传播,书信传播、图像传播和综合传播等。在政治传播中,过去人们常采用文艺形式、音乐形式、忆苦思甜形式、参观访问形式等。在文字传播形式中,人们可以运用书籍、报纸、杂志、传单、小册子等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一种传播形式可以动用不同的媒介,一种媒介也可以服务于不同的形式。传播形式表明的只是传播活动的状态、方式和结构,而传播媒介显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

3、传播媒介有别于传播渠道

英语“Chnmel”(渠道)一词,原意是指航道、水道、途径、通路、门径、渠道等。在传播学中,它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不同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例如,人际传播渠道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决定了只能使用人体器官媒介(如发射媒介——嘴,接收媒介——耳)和空气媒介。但是,信息一旦通过广播、电视传播,就又是大众传播渠道了。人际传播媒介可以随意进入各种传播渠道,并与其间的特定媒介配合使用,而不会改变其渠道形态,但大众传播媒介则完全不同。可见,传播媒介并不等于传播渠道。

4、传播媒介有别于媒体

媒介是一种物质实体,是传播信息所使用的工具,而媒体是一种媒介组织,指的是拥有、使用并经营媒介的机构。

媒体应有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

媒体应该注意其对社会各类群体的教育影响力,而且不只是对于儿童。

要随实际情况的最新变更,更新所传播内容或要注明当时记录的日期时间。

不可因误导、欺骗、隐瞒接收者或夸大、贬低、扭曲事实,而使社会有负面效应或因而对某些群体和个体有不符合事实的偏见、误解;但是,若不隐瞒,反而有社会负面影响,也不可以。

不可刻意搜集某些没变更频率的相似事件,不同于以往的突然频繁地密集传播,而没解释这些事件的发生机率、属性比例及持续期间、发生时间和地区,因而误导接收者对这些事件与地区、时间、其他事物的发生时机关联性和发生机率。

不可在没说明意见来源和资料、消息来源的情况下,陈述任何人和自己观察、臆测、修辞所得他人的情绪、心态、动机、看法、语气、态度、言行、神情、感想……等及个人意见,更不能假借他人名义陈述之。

媒体功能

媒体主要有以下5项功能:

监测政府

表逹民意

传递资讯

提供娱乐

传承文化

负功能:

麻醉

拟态环境

刻板印象

基本类型


时间顺序

根据媒介出现的先后顺序,可分为早起符号媒介、语言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

传播对象

从传播对象来看,可为分个人传播媒介和大众传播媒介。

作用感官

依据媒介所作用的人的感官的不同,可分为听觉媒介,视觉媒介和视听媒介。

哈特观点

美国传播学家哈特认为,媒介还可分为示现的媒介系统、再现的媒介系统、机器媒介系统。

传播方式

按照媒介的传播方式,分为直接媒介和间接媒介。

传播目的

按照媒介进行传播的目的,分为公益性媒介和营利性媒介。

媒介特点

实体性

在大众传播中,媒介(如报纸、书刊、电视机等)都是用于传播的实体,是具体的、真实的、有形的物质存在。

中介性

媒介居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使传受双方通过它交流信息、建立联系。

负载性

负载符号既是传播媒介的特点,也是它存在的前提和必须完成的使命。

还原性

作为中介的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要保持所负载符号的原声、原形、原样,而不应该对符号做扭曲、变形和嫁接处理。

扩张性

媒介不仅可以使传受双方产生关系,还可以将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所见所闻扩张开来为许多人所共享。

参考教材


课程评价

课程章节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