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工匠精神

主讲教师:王维燕

教师团队:共7

  • 李宏
  • 王维燕
  • 孙园
  • 陈志平
  • 朱元璐
  • 王亮
  • 余倩
课程介绍
       在中国历史上,一代代匠师们曾经以精益求精、德艺并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造就了誉满天下的古代灿烂文明。而今天的中国面临着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升级挑战,更需要大力弘扬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的“敬业乐业、专注执着、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从而培育更多的“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本课程的旨在明确什么是工匠精神,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和怎样培养工匠精神。引导学生立志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优秀工匠、杰出工匠,乃至“大国工匠”。同时培养学生自主认知、正确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使之具有理解、践行、弘扬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进而为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教师团队

李宏

职称:高级政工师

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维燕

职称:讲师

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园

职称:副教授

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志平

职称:讲师

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朱元璐

职称:讲师

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经济管理学院

王亮

职称:讲师

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余倩

职称:讲师

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采用线上互动式独立学习与线下研讨式集体辅导相结合。第一阶段线上教学计划安排12学时,以学习知识和方法为主;线下教学计划安排4学时,以主题讨论和专项训练为主。着眼于工匠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教材

【参考文献】

[1] 李淑玲.工匠精神[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

[2] [日]秋山利辉.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M].中信出版社.2015

[3] 曹顺妮.工匠精神 开启中国精造时代[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4] 杨朝晖.致工匠:创时代 工匠精神的30项精密传承[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6

[5] 苏燕.人生需要匠人精神[M].中信出版社.2016

[6] 蒋津.匠人精神[M].群言出版社.2016

[7] 谌海燕.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

[8]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M].九州出版社.2012.

[9] [美]理查德·桑内特.匠人[M].李继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10] [美]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M].科学出版社.1975.

[11] 路宝利.中国古代职业教育[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12] 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

[13] 谭家健,孙中原.墨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4] 张青松.《考工记》白话图解.[M].北京:岳麓书社.2017

[15] 李克强.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R].2016

[16]蔡方鹿.华夏圣学“儒学”与中国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17]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18]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19]李炎.再现与重构——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当下性[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20]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乡土重建[M].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15.

[21][美]亚力克·福齐.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陈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2][美]托尼·瓦格纳.创新者的培养——如何培养改变世界的创新人才[M].陈劲,王鲁,刘文澜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3] [日]阿久津一志.如何培养工匠精神:一流人才要这样引导、锻炼和培养[M].张雷,译.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24]杨乔雅.大国工匠——寻找中国缺失的工匠精神[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

[25]张子睿,樊凯.工匠精神与工匠精神养成引论[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

课程评价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