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岗位典型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实施过程
本课程提炼了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国际物流公司、国际贸易公司等公司从事进出口货运流程、单证流程、文档处理等工作所需的典型技能要求和知识,包括海运流程、空运流程、单证处理、货物交接、货损货差索赔等多项典型工作内容。本课程标准设计理念为:①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观,即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根据进出口货运代理业务流程设置教学项目;②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观,即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模式组织教学;③能力本位的课程质量观,即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课程建设终极目标。
2、课程内容与岗位职业标准相匹配
本课程内容契合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国际物流公司、国际贸易公司等公司从事进出口货运流程、单证流程、文档处理等岗位群的标准。课程内容中各项任务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如海运流程、空运流程、单证处理、货物交接、货损货差索赔等,与单证、报关、报检、采购、营销和文档等多岗位群职业标准要求匹配,也与上海人保局物流师(国际货代)、商务部的国际货运代理人从业资格等岗位职业标准鉴定要求一致。
3、设计体现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的课程载体
本课程围绕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由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国际货代业务专家共同进行课程建设。以模块化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国际贸易发展的情况划分为四个模块:①货代行业认知;②海运国际货运代理的工作过程为:海运询价—接单(接受货主委托)—订舱—做箱—报关—提单确认和修改--签单—费用结算—提单、发票发放等;③空运国际货运代理的工作过程为:办理托运—安排货舱—装货、装机—签发运单—发出装运通知、收款;④货损货差案例分析,4个模块22项技能培养。以任务驱动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设计体现学生为主体和激励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活动
本课程基于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工作过程确定教学体系。明确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人员的职业能力,确定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实务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开发课程内容,以一个货代公司的一票业务为贯穿项目,学生的学习顺序就是完成该项业务的工作过程。通过填写对应的单据、完成软件操作等工作达到技能方面的要求。每一次课程都相应完成教师布置得工作任务,项目由任务组成;通过学习完成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来达到知识标准;通过业务模拟训练、角色扮演实操、企业参观学习等来达到素质目标。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强化操作能力,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做到课程要求符合专业要求,训练要求与岗位要求一致,以体现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