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融合,选取组织课程内容。遵循“工作任务由单一到综合、工作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开发设计了5个学习情境,15个学习性工作项目,将知识与技能溶入到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由少到多,循序渐进,职业能力由低到高成长,由新手逐步转化为技术能手,具备职业任职资格。
在教学内容中融入RHCT(红帽认证技师)和RHCE(红帽认证工程师)行业认证内容,培养Linux系统管理及服务器管理的高技能型人才,学生可以获取RHCT(红帽认证技师)和RHCE(红帽认证工程师)证书。
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按照“系统性、程序性、可行性和反馈性”4个原则进行教学设计。
创新教学模式: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根据学生特点、课程目标和校内外教学条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有针对性地采取基于真实工程项目教学模式,课程中所有的教学项目都来源于企业真实工程案例;采用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与行业认证相融合、专业教师与技术专家相融合。 在课程建设初期,经过调研选择RHCE红帽认证工程师的职业技能要求为标准,选择教学内容,将RHCE红帽认证工程师的知识、技能标准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实训过程中学生所做的项目都来源于企业的真实工程案例,接受“真刀实枪”的实践训练,以解决“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为零距离就业搭好桥梁。
分组讨论教学法: 为了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克服系统搭建过程中的焦虑感,对于难度较大的任务,采用分组讨论法开展协作学习,学生强弱搭配,4-6人一组,由教师提出任务,由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分组汇报,最后教师总结并点评。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降低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角色扮演法 :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过程中,根据企业项目情节不同,学生扮演企业不同员工角色进行项目实施。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角色的动作与思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课后收集素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灵活运用角色扮演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了职业素质,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 选取思路
在教学内容选取过程中,以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要求,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同企业专家一起,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选取组织教学内容。
2. 选取过程
(1)典型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专业技术能力 从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工作岗位出发,总结出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网络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网络操作系统平台的管理与维护、网络服务器的管理与维护以及用户终端的管理与维护,并就其典型工作任务中与本课程相关的Linux网络服务器构建与管理工作所需掌握的技术能力进行梳理,归纳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技术能力。
(2)专业技术能力→学习性工作任务 基于上述职业岗位任务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能力,总结归纳出支撑这些专业技术能力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融入教学元素,形成学习性工作任务。
(3)学习性工作任务→学习情境 我们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研讨,将归纳总结出的学习性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整理,将具有共性的任务提取出来。融入相关职业标准和行业认证培训内容,形成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组织实施教学。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内容组织
(1)内容组织原则 《Linux服务器配置统》课程,在内容组织上围绕学习情境设计,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① 理论实践一体化原则:确定任务涵盖的知识与技能;
② 工作过程完整性原则:设计项目任务;
③ 职业环境与教学环境相结合原则:构建学习环境;
④ 以学生为中心研制:选定教学方法;
⑤ 整体性评价原则:制定学习情境考核方案。
(2)教学内容序化 《Linux服务器配置》课程根据岗位技能需求和学生认知的特点,遵循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技术应用从易到难,学习情境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职业能力不断提升的原则序化教学内容。
(3)学习情境对专业技能的支撑 每个学习情境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的获取和强化是通过相关学习情境的学习和实践。
(4)教学内容组织与实施 教学项目的组织实施按照“项目导入”、“讲解示范”、“模仿练习”、“课堂实践”、“检查反馈”和“拓展提升”的过程展开。
在“项目导入”环节,通过企业真实工程项目案例展示,明确要实现的功能和学习目标;
在“讲解示范”环节,教师通过案例分析与讲解、进行项目仿真示范,展示良好的企业项目实施规范和职业态度,学生通过观察学习企业项目实施规范并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在“模仿练习”环节,学生以团队小组形式训练基本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进行现场指导,答疑解惑;
在“课堂实践”环节,学生综合应用本学习单元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完成企业真实的工作项目,实践完成后进行组内成员互评、组间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在“检查反馈”环节,教师根据小组成员在工作中的表现,从工作态度、岗位技能、产品质量、团队合作等方面做综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及评价意见反馈给学生;
在“拓展提升”环节,学生根据检查反馈的结果和建议,课外进行知识拓展和技能提升。
教学内容组织实施 《Linux服务器配置》课程共包括5个学习情境,多个教学项目。遵循“工作任务由单一到综合、工作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每一个教学项目(点)的组织实施按照“项目导入”、“讲解示范”、“模仿练习”、“课堂实践”、“检查反馈”和“拓展提升”的过程展开。
通过精选企业真实项目、项目精心分解,让学生在学习案例的同时,掌握Linux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而培养Linux企业网络服务器的管理与维护能力。每个学习情境结束后设有单元实践(线)环节,所有学习情境结束后安排校内综合实训(面),顶岗实习(体)穿插进行,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实现专业技能的逐步推进(点线面体),而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围绕着真实项目,“教、学、做、导、考”一体化,最终实现与职业能力的“零距离”接轨。这种阶梯式教学组织解决了学生会做但不熟练的问题,通过多层次、多项目的技能训练,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程的专业技能。